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157篇
  156篇
综合类   63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Biological control is usually the first choice of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strategies and has now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by Indonesian oil palm plantations.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i.e., Metarhizium anisopliae, Cordyceps militaris and Beauveria bassiana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control renowned pests of oil palm. Metarhizium has been used to control Oryctes larvae and the mortality has ranged from 91.67% to 100% in laboratory and 7.4% to 88.75% in the field. Metarhizium has been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termite baiting system (TBS) to control termites in the field for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action as well. In many oil palm plantations in Indonesia, Cordyceps has been used to reduce the field moth population ofSetothosea asigna. Application of Cordyceps within the oil palm circle was able to infect S. asigna pupae up to 80%. Meanwhile, Beauveria in an effervescent formulation was demonstrated to have better efficacy on Darna trima larvae. A significant finding o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basal stem rot disease (Ganoderma) was the isolation of Trichoderma sp. and Gliocladium sp.. The efficacy was conducted with promising result and techniqu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riehoderma have been developed, i.e., hole-in-hole system, surgery and a mounding method. However, as the roots developed, Trichoderma was no longer able to protect the palm from Ganoderma. In spite of that, the use of Trichoderma still prolonged the life ofoil palms by up to 2-3 years. Another fungi belonging to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horrhiza (VAM) has been developed to control Ganoderma. The efficacy in the nursery showed promising results and the Ganoderma incidence remained low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Large scale field trials are ongoing. Challeng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in oil palm plantations are because of application and availability of biopesticides/natural enemies. Therefor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formul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re still needed.  相似文献   
62.
以长白落叶松S1-1苗木为对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肥对苗木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表现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其中,尿素对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为影响苗木各项指标的主导因子;培育换床苗的最佳施肥量为尿素55 g·m-2、过磷酸钙200 g·m2或150 g·m-2、硫酸钾60 g·m-2或20 g·m-2。  相似文献   
63.
基于kaya公式分析环渤海地区2000--2010年碳排放演进特征,并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环渤海地区碳排放量大致呈现持续均匀的增长趋势,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经济规模5个因素影响,其中经济规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经济规模对碳排放起决定性作用.结合研究结果和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碳减排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4.
在Broyden凸族建立了Hesse近似矩阵关于目标函数梯度向量等内积分解矩阵的校正公式,从而把由校正矩阵的等内积分解矩阵确定搜索方向的DFP和BFGS算法推广到Broyden凸族.  相似文献   
65.
为探索定量评估干旱灾害对旱区冬小麦造成损失的方法,以山东省莒县为例,利用1981—2010年莒县三十年气候整编资料以及历年冬小麦生长发育期、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运用FAO PM公式,对气象行业标准《小麦干旱灾害等级》中冬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可能蒸散量、需水量、水分亏缺率进行求算,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作物系数表(Kc)中后期阶段的发育期、Kc的界定取值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等进行订正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间各生育阶段总可能蒸散量518.741 mm、不同作物系数小麦总需水量466.393 mm,平均作物系数总需水量440.93 mm,进而求算的阶段水分亏缺率符合实际,效果良好,用水分亏缺率作为评估干旱对冬小麦造成损失的方法可取,可以满足依据水分亏缺率对小麦产量的预报评估需要,可为基层和各级科研人员掌握和了解小麦干旱灾害评估方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66.
GIS支持下安徽省近35 a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参考作物蒸散量是重要的水分资源分量。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法,利用安徽省79个台站1971-200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生成基于GIS的安徽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近35a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空间分布特征为,平原大、山区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从时间尺度上看,自1971年以来,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上呈随年代波动下降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年内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逐月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5-8月份较多,11月至翌年2月最低,且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7.
基于Penman-Monteith方程的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利用Penman-Monteith方程直接计算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该文根据国家“863”节水农业重大专项试验资料,在K-P表层阻抗模型修正研究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稻田蒸散量模拟模型。结果表明:根据土壤相对含水率修正后的K-P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水稻表层阻抗,且反映出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表层阻抗的变化规律;采用改进的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后,误差从改进前的18.57%降低至10.84%,且对冠层未完全覆盖条件下的稻田蒸散量也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是改进的Penman-Monteith方程最为敏感的因子,它们的准确观测对于提高模型的估算精度至关重要;模型回归系数(c1、c0)的变化对模型估算结果的影响较小。表明当某一特定作物的回归系数值确定后,改进的Penman-Monteith方程可应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灌溉模式下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68.
本文是在原味奶片的基础上添加了草莓粉、草莓香精、柠檬酸和食用色素等原料,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草莓奶片的最佳产品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参数为草莓果粉添加量为20‰、草莓香精添加量为3.5‰、柠檬酸添加量5.0‰、食用色素添加量0.0025‰。  相似文献   
69.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与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秆、玉米芯、麦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7个配方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筛选试验,以袋出菇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依次为B2(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秆30%)、B3(棉籽壳21%+木屑9%+玉米秆60%)、B6(玉米芯90%)、B7(麦草90%)、B5(木屑30%+玉米秆60%)、B4(玉米秆90%);以生物学效率进行评价,首选配方为B3,次之为B4、B7、B6、B2、B5。供试菌种产量排序结果表明:A10(5902)高产性状明显,次之为A2(新8)、A1(农平10号)、A9(优88)和A8(新科170);综合产量和生物形态学表现,秸秆代料栽培适宜品种为A10、A2、A1、A9、A5(黑平王)、和A7(原生2号),其中,玉米秆配方(B4、B3、B2)适宜栽培品种为A10、A2、A9、A1,玉米芯配方(B6)适宜品种为A10、A5和A7;麦草配方B7适宜品种为A10、A6(黑优抗)、A2和A1。最佳秸秆配方与品种组合为:(A10-B2)、(A10-B3)和(A2-B2)。  相似文献   
70.
研究一类积分微分方程多步Runge-Kutta方法的散逸性.利用复合求积公式逼近积分项,当k≤1时,证明了(k,l)-代数稳定的、不可约的多步Runge-Kutta方法的有限维散逸性.此外,当k<1时,得到了该方法的无限维散逸性结果.这些结果表明所考虑的数值方法很好地继承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散逸性,丰富了数值求解这一类积分微分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