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2篇
  免费   1195篇
  国内免费   2063篇
林业   866篇
农学   1835篇
基础科学   914篇
  6232篇
综合类   9702篇
农作物   1736篇
水产渔业   451篇
畜牧兽医   1779篇
园艺   713篇
植物保护   752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846篇
  2018年   605篇
  2017年   1074篇
  2016年   1300篇
  2015年   1077篇
  2014年   1174篇
  2013年   1542篇
  2012年   1812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292篇
  2009年   1211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1238篇
  2006年   1121篇
  2005年   842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水氮运筹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的子粒产量和品质与氮肥的施用及氮肥和浇水的配合有密切关系,拔节和开花期追氮结合浇水对产量有明显增加作用;水氮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子粒品质,开花期追氮对子粒蛋白质作用明显,药隔期追氮稳定时间最长,拔节期大量浇水显著降低稳定时间,开花和药隔期追氮结合浇水对子粒品质作用最大。产量和子粒主要品质(蛋白质、湿面筋、稳定时间)表现最佳的结合点是拔节和开花期的水氮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992.
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riabon和Field两种缓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均可达到100d,但Triabon缓释效果优于国产的Field。施用缓释肥料Triabon600kg/hm2,春小麦单产7083kg/hm2,比对照增产42 5%,且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对照增加明显,Field次之。施用缓释肥料的籽实、茎叶N、P、K携出量分别比等NPK养分混配肥料S提高了2 4%~14 8%,5 6%~21 2%,8 0%~11 3%。缓释肥料的N利用率达到37 2%~60 9%,P利用率24 7%~40 3%,K利用率71 3%~81 9%,减少了肥料损失。  相似文献   
993.
在土壤厌氧条件下发生的生物反硝化作用是影响作物对土壤氮素利用率和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氮素转化过程.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到在好氧条件下也能进行反硝化的3株细菌.其中1株为严格好氧的异养菌,编号为AD26.另外2株为兼性菌,分别为AD7和AD60.根据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在好氧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中AD26和AD7在24h内能通过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表观损失率分别达到21%和18%.而在好氧的土壤培养中,二个菌株在3 d内能使土壤中硝态氮表观损失率达到56%,同时少有反硝化中间产物的积累.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不应忽视在好氧条件下的生物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的快速预测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静水溶出率的方法,在25℃、40℃、60℃7、0℃、80℃和100℃条件下,探讨了控释肥料中养分累积释放率与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建立控释肥料肥效期或养分释放期的快速预测方法。结果表明,从低温到高温的各种温度处理下,Scotts公司的Osmocote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养分累积释放曲线都呈二次曲线,相关指数R2均大于0.996。温度与包膜控释肥料肥效期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指数R2大于0.993。在高温下培养3或8.h建立的预测预报回归方程,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预测预报包膜控释肥料在常温下(25℃)的肥效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只相差2.4.d;而习惯上的微分溶出率法却相差29~42.d。表明用高温下的肥效期预测预报回归法可以在数小时内准确、迅速地预测控释肥料的肥效期。同时该方法可作为控释肥料在线生产质量控制和市场上控释肥料质量检验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甘薯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10几年来甘薯氮、磷、钾配比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薯每公顷施N150-225kg,N:P2O5:K2O比例以1:0.3~0.5:0.8~1.2为宜。增产效果N〉K〉P,旱地明显高出水旱轮作地。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测产统计和228个田间小区试验分析,配方施肥比当地常规施肥每公顷平均增产鲜薯3587kg和4881kg,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硫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品质的影响。施硫较对照小麦平均增产221kg/hm2,平均增产率5 0%。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正效应,但不稳定,个别指标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997.
苏州地区水体氮污染状况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告了地处太湖流域中心地带的苏州地区水体氮污染研究结果。对苏州吴县境内主要河流、湖泊和农村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估。根据不同水体 ,不同形态无机氮的浓度及PO3-4 的浓度 ,对河水 ,湖水和井水中氮的来源进行了初步讨论 ,比较了河湖水体氮污染的季节性变化 ,提出了减缓这一地区水体氮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植物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沈其荣  汤利  徐阳春 《土壤学报》2003,40(3):465-470
化学氮肥利用率低和损失严重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管理首当其冲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报道浩如烟海 ,但突破性进展不多。另一方面 ,植物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高又严重影响农产品有关的品质性状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蔬菜和果实中高含量的硝酸盐是影响这些产品出口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 ,从植物体本身着手研究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的机理与途径 ,这是近几年来植物氮素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液泡占据了成熟植物细胞体积的 90 %左右 ,而液泡和细胞质中硝酸盐的浓度通常分别在 30~ 5 0molm- 3和 3~ 5molm- 3,因此 ,如何调动植物液泡中的硝酸盐使之得到更高程度的再利用 ,这是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状况 ,在此基础上作者首次提出植物液泡中硝酸盐的内外流与植物氮素高效利用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旨在拓始这方面的工作能尽快开展 ,为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99.
氯化氯代胆碱提高黄土高原旱地小麦水肥效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试验及^15N追踪技术,研究了CCC浸种对黄土高的旱地小麦水肥效应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1%CCC浸种可使土壤深层根的重量增加86.4%,并可提高旱地小麦再生新的要力达20%以上,对追施氮肥的利用能力较对照高20%,产量提高了16.4%。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 3年 6季氮肥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 ,冀东褐土剖面碱解氮、NO-3 -N含量时空迁移变化和土壤氮素安全值指标。结果表明 ,土壤碱解氮自上而下依次递减 ,NO-3 -N呈“V”字型变化 ,二者均与施肥水平及植株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在 2 0~ 40cm区域出现碱解氮亏缺区 ,N2处理较为明显。N2处理的地下水NO-3 -N含量已超标 ,建议高产条件下土壤环境投氮安全值为 42 0~ 450kghm- 2 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