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84篇
  13篇
综合类   214篇
农作物   179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人民日报》撰写《玉米战略》一文,强调在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将玉米放在重要位置。但文中突然出现了一句:"坚决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第二个大豆"是怎么回事啊?听我细说大豆古今史,请您从中慢慢品味。1中国是大豆起源地曾是国人主粮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千百年来它和稻谷、粟米一起养育了世代中国人。大豆古称"菽"或"荏菽"。从西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豆GsADF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F蛋白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低分子量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细胞分裂、细胞运动、植物顶端生长如花粉管伸长,根毛的形成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叶片cD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分离获得GsADF1基因.该基因全长为693 bp,包含417 bp的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ADF蛋白含139个氨基酸残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将GsADF1与其他物种ADF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GsADF1与其它生物的ADF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这说明植物ADF基因高度保守.为进一步研究GsADF1在野生大豆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不同发育期大豆种子中的表达情况,对它进行了荧光定量分析(Real time RT-PCR).结果表明:GsADF1在野生材料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都有表达,且以根和花中表达量最高.而对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中的分析表明该基因在15DAF、20DAF、30DAF、40DAF和45DAF的种子中都有表达,且以15DAF表达量最低,随后呈上升趋势.其表达量的变化表明GsADFI通过调节肌动蛋白可能参与了种子从胚胎发生到贮藏物质积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挖掘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中的高蛋白基因及其连锁标记,以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涵盖第4,5,6,7,8熟期组的508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与野生大豆中高蛋白基因相关的SNP.参试材料蛋白含量数据从美国农业部种质资源信息网下载,为2a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含量数据平均值,基因型数据从Soybase网站下载,利用Illumina公司大豆50K芯片(SoySNP50K BeadChip含有52041个SNP标记)检测获得.结果表明,参试材料蛋白含量呈正态分布,介于38.1% ~56.9%,平均48.1%,标准差2.71%.遗传结构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3组,分别包含271,111,126份材料.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与蛋白含量相关的SNP位点74个,散布在19条染色体的60个单倍型区段内.显著性SNP位点LOD平均值为3.47,SNP位点BARC_1.01_Gm_01_54656209_A_G的LOD值最大,为5.18.根据显著性SNP位点富集程度,确定第11号染色体常染色质区15128832~15253199 bp、第12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26842687~27818244 bp的单倍型区段为本研究中的2个蛋白含量显著性相关区段,命名为HAP_11_1和HAP_12_1.HAP_11_1中,SNP位点BARC_1.01_Gm_11_15167305_G_A的LOD值最大,为3.80,可解释遗传变异为2.88%.HAP_12_1中,SNP位点BARC_1.01_Gm_12_27563620_C_T的LOD值最大,为4.12,可解释遗传变异为3.23%.为野生大豆高蛋白基因育种利用提供了检测标记,为野生大豆高蛋白基因克隆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4.
野生大豆(G.Soja)资源的研究结果展示了野生大豆多花多荚、高蛋白含量、某些抗性等优异性状基因的导入,有可能为栽培大豆高产育种、优质育种、抗性育种带来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从野生大豆经长期的定性培育选择进化而来的。大豆是高营养作物,含蛋白质40%左右,其中含有生物必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大豆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大豆怎么施肥才能高产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癌症,防止骨质疏松,降低胆固醇;大豆皂甙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功效;大豆低  相似文献   
16.
以野生型大豆ZYD00006(供体亲本)与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绥农14(轮回亲本)所构建的回交导入系(1204株)为研究材料,利用WinQTL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在9个连锁群定位了16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14个正效应,2个负效应);导入系群体经过严格的蛋白质含量筛选鉴定,得到10个蛋白质含量性状明显大于轮回亲本的导入系株行。利用这10个高蛋白含量株行(选择群体)结合随机对照群体,通过基于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分析,检测到分布于10个连锁群上的17个与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的标记位点,对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正效应。两种方法共同检测到7个QTL。这些材料和位点将为高蛋白含量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和标记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新闻集萃     
<正>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9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农业与粮食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和国家粮食局任正晓局长共同主持会议,来自亚太经合组织20个经济体的农业与粮食部长和有关国际组织约2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加强区域合作保障粮食安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宿松县野生大豆保护区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复兴地区的气象站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气象要素数据结合野生大豆自然发育期生长态势结合统计分析,得出宿松县复兴地区适合野生大豆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气象条件,为野生大豆生长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科技》2014,(9):97-9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出一年生野生大豆的泛基因组,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阐明了大豆种内、种间结构变异的特点。发掘出野生大豆特有的优异基因,发现野生大豆中生物逆境抗性相关的抗病基因类型远多于栽培大豆,同时栽培大豆驯化过程中一系列重要性状如开花、脂肪合成及产量等相关基因候选基因也发生了变化,为阐明人工选择过程中大豆育成品种的基因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为作物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基因发掘和育种利用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定位考察、收集、大棚种植表明,内蒙古东部野生大豆资源丰富,表型性状多样。随纬度的升高,野生大豆生育期缩短,单株生物量减少,株高降低,叶长宽比增大,百粒重减少,耐盐碱性降低,耐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