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目的]鉴定秋水仙素诱导后的草木樨的倍性.[方法]以草木樨萌动种子为试材,秋水仙素溶液为处理试剂,进行了秋水仙素诱导草木樨的研究.[结果]用0.2%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木樨能使草木樨诱导加倍,草木樨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具有的相应特征,整体显示出巨大性.[结论]草木樨为加倍成功的多倍体.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dentify the ploidy of sweet clover induced by colchicine.[Method]The sweet clover germinating seeds and colchicine solution were used for materials to research colchicine-induced Melilotus.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O.2% colchicine solution could induced double sweet clover which showed corresponding features of polyploidy plants as a whole showed great features. [Conclusion] Sweet clover induced by colchicine was polyploidy.  相似文献   
72.
草木樨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饲料与绿肥豆科作物,在我国草牧业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干旱胁迫是影响草木樨分布和产量的重要因素,筛选和鉴定调控草木樨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对解析草木樨抗旱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TCP(teosinte branches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y)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该基因家族在草木樨中的分布以及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物学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TCP基因家族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以及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含有18个MaTC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表明,18个MaTCP基因可以分为TCP-P和TCP-C两大亚家族,其中TCP-P仅包含PCF分支,而TCP-C包含CYC/TB1与CIN两个分支。这些基因都含有高度保守的bHLH结构域,同亚家族中的成员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与基因结构,但在bHLH结构域中TCP-P亚家族相较于TCP-C亚...  相似文献   
73.
草木樨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木樨是豆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为优良饲料作物。同时它根系发达、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能力强,又是很好的绿肥作物和水土保持作物,为改造中低产田,治理盐碱地理想的优良绿肥。适宜在果园、小麦、油菜地里套种,对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70年代,在农作物施用化肥不是很普遍的时候,草木樨在我省的一些坝区和山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它作为绿肥以肥田沃地和作为家畜青饲料饲养牲畜,普遍受到农村群众的喜爱,同时也为养蜂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蜜源。现在,化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绿肥,使草木樨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随着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定位和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不断追求,充分利用我省充裕的冬季轮闲地,大力推广草木樨种植,既能满足种植业和畜牧业需要,还能给养蜂生产提供丰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75.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对斯列金1号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综合开发利用的目的,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黄花草木樨的根、茎、叶、子各部位含有不等量的黄酮、皂苷、多糖、多酚、生物碱及香豆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具有阻抗性、调节性和防治疾病等生理功能,可作为生产医药保健、食品、化工等产品的贵重原料,还可制作畜禽饲料的营养保健添加剂.因此,黄花草木樨中的次生代谢产物颇具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KT对白花草木樨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改良H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白花草木樨不同外植体和KT(激动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无菌苗子叶、下胚轴和幼根为外植体,下胚轴出愈率为100.0%,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出愈率随KT浓度增大呈抑制作用,在1.0mg/L2,4-D+0.1mg/LKT时出愈率分别为98.00%和100.00%,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幼根出愈率随KT浓度增大先促进后抑制,1.0mg/L2,4-D+0.3mg/LKT时出愈率为99.33%,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  相似文献   
77.
草木樨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激素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新生芽.获得最佳分化培养基配方MS+4 mg/L 6-BA+0.2 mg/L IAA.利用农杆菌侵染的方法进行PUTNHX基因的转化,获得大量转基因苗.在含盐量分别为0.4%、0.8%、1.2%的培养基中测定转化苗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0.8%浓度下,转化苗生长时间明显高于野生苗.野生苗第3周已全部死亡,而转化苗仅有个别叶片变黄,说明转基因苗可以耐0.8%的盐.PUTNHX基因的转化确实提高了草木樨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8.
沙打旺、柠条、草木樨三种豆科植物共同特点是: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抗风沙能力强、植株高大根系发育好、固氮能力强,是改良土壤、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植物。山西省五寨县为改变当地生产条件,先后引进这3种植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充分合理利用这3种豆科植物,消除有害物质对家畜影响,节粮养畜,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我们从1996年到1998年在山西省五寨县先后进行了3种豆科植物单独青贮试验,并进行了单独饲喂草食家畜牛羊的观察研究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时间地点草木樨青贮于1995年8月10日~1995年12月10日…  相似文献   
79.
在中低产黑土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玉米、草木樨2:1、4:2间种轮作试验,玉米单种为对照。结果表明粮草间作区较对照区土壤有机含量平均提高61.5%,速效氮、碘、钾及田间持水量均有显著增加,容重降低;玉米平均减产产9.5%,但每年平均增收草木樨鲜草36539.25kg/hm^2,吃草木樨的奶牛产奶期延长12d,产奶量增加777.5kg/年,鲜奶蛋白质含量提高10.3%,粮草间作养奶牛比单种玉米奶牛经济效  相似文献   
80.
草木樨生产力系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