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8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6篇
  43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9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平菇在不同C/N比麦草培养料中的物质转化结果表明:麦草栽培平菇后,C/N比值普遍下降。下降幅度随C/N比增加,下降趋势与干物质损失一致。干物质转化为菇体以C/N比50~60:1最高,而N素的利用率则以C/N比70:1左右最高。在平菇栽培过程中N的损失与培养料的C/N比大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2.
对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Pleurotus nebrodensis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3.06%、酶解温度44.9℃、酶解时间3.8 h、pH值6.7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12.37%。  相似文献   
63.
王谦  齐玲娣  付强  李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4-1364,1370
将通过原生质体再生技术制备的19株白平菇细胞工程菌株,分别在20、25、30和35 ℃中培养.结果表明,有6株细胞工程菌株表现出了比出发菌株较高的耐热能力,同时,所有的菌株在20、25和30 ℃下均能生长,而在35℃条件下菌丝只能萌发,不能生长.经进一步的耐热性菌株的筛选,选育出了一株较耐热的菌株P484.  相似文献   
64.
通过液体菌种制作,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他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同工酶酶谱在白灵菇栽培种分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我国白灵菇的13株主栽品种和1株糙皮侧耳作为参照,应用3种同工酶酶谱对这些菌株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3株白灵菇可分为4个大类,说明我国白灵菇主栽品种间遗传物质相似程度很高,市场上白灵菇命名混乱,亟待整顿和规范.  相似文献   
66.
9个平菇菌株品比试验表明: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有显著差异,在玉米粒培养基上差异不显著。并且在2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排列顺序不一致。在棉籽壳生料袋栽中生物学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江都109、天达2、江都302、科达杂优、广温七号、中杂9408、杂交24、天达1号、8813。江都109综合性状较好,在洛阳地区可大面积推广,其次为天达2号和科达杂优;而天达一号和8813发菌慢、出菇晚、产量低,应予淘汰;杂交24出菇早,头潮产量高,宜早秋栽培;江都302发菌慢,但产量高,宜中晚秋栽培;广温七号和中杂9408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67.
对10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杏鲍菇菌株菌丝体生长速度为0.15~0.45cm/d;在菌丝体长势上存在差异;哈茨木霉与杏鲍菇菌种混合培养均出现死亡,而杏鲍菇菌丝体长满培养基后再接种哈茨木霉培养,只有Pe3菌株在加富PDA培养上死亡,其余杏鲍菇菌株上则无哈茨木霉生长。子实体产量为每袋0.154~0.260kg,生物学效率为20.53%~34.67%。子实体形态上差异显著,共分为5种类型:保龄形、细棒状、粗棒状、近保龄球形、粗棒状且长。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讨平菇菌株诱变处理与应用。在平菇培养中,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设栽培袋培养料A、B、C和D 4个配方,利用紫外线(照射时间分别为为0.51、0和15 min)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高产优良菌株。利用紫外线对平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了高产优良菌株,其菌丝生长表现为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健壮等特点。与对照(固体棉籽皮培养基)相比,该处理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体可提前10~15 d长好,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可提前10~15 d长满菌袋,提前20~30 d出菇。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其产量存在差异,以配方A(以棉籽皮87%,麸皮或米糠10%为主要成分)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7。利用液体培养生产菌种,采用培养基配方A栽培平菇,具有栽培周期短、简化栽培程序,降低成本,提高平菇的品质、产量高和成品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14个平菇菌株生产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菌株8180,8141,8177为优良菌株。这为菌种筛选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根据,也可作为食用菌领域类似研究参改。  相似文献   
70.
金顶侧耳不同交配型营养缺陷突变菌株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金顶侧耳的营养缺陷突变菌株为供试菌株,在确认其交配型的基础上,配制杂交株,利用其减数分裂中基因的高频率重组性制备不同交配型的营养缺陷突变菌株。结果表明:除突变型Ade2-、Ade5-、Pdx2-各自获得3种不同交配型的营养缺陷突变菌株外,其他突变型均获得4种不同交配型的营养缺陷突变茵株,共计获得具有不亲和性因子和营养缺陷型双重标记的金顶侧耳菌株(包括供试菌株)133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