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nutritional and phys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efficient mycelial colonization of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 ex. Fr.). Singer were elucidated with the percentage mycelial colonization and density as references. This investigation wa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two commercial strains (designated Vvc1 and Vvc2) and two wild strains (designated EAAC-0001 and EAAC-0002) ofV. volvacea from the Philippine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baseline data on their physiological requirements. The four strains ofV. volvacea had varying preferences for carbon. Vve1 preferred polysaccharides (starch and cellulose), whereas Vvc2 grew luxuriantly at a relatively rapid rate in sugar alcohol (sorbitol). The two wild strains preferred starch as a carbon source. In terms of nitrogen utilization, soytone, peptone, and glycine supported efficient mycelial colonization of the four strains. The vitamin utilization test revealed that ascorbic acid, calcium pantothenate, and biotin are good sources. The mycelial growth performances of the strains were also evaluated on six dehydrated mycological media. Efficient colonization of Vvc1, Vvc2, and EAAC-0002 with dense mycelial growth was noted in mycological agar. EAAC-0001, on the other hand, grew more efficiently in malt extract agar. The Philippine strains ofV. volvacea grew luxuriantly when incubated at 35°C and pH 8.0 under dark and sealed conditions. Moreover, the relatively higher moisture content (70%) of the oolong tea leaf formulation favorably stimulated efficient mycelial colonization. Under optimum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Vvc1, Vvc2, and EAAC-0002 were fast-growing strains, whereas EAAC-0001 was a moderately growing type.  相似文献   
22.
巴楚蘑菇研究Ⅰ.营养成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生产于新疆南部巴楚县的珍稀名贵野生食用菌巴楚蘑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1)巴楚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香菇及黑木耳,略低于新疆所产美味食和菌粗槽羊肝菌;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率均与百肝菌相似;  相似文献   
23.
以4 种菌糠为复合育苗基质对西瓜砧木进行育苗试验,考察各菌糠品种应用于西瓜砧木育苗的适用性,筛选出适用西瓜砧木育苗的菌糠品种。试验选取海鲜菇、杏鲍菇、金针菇以及茶树菇菌糠分别与蛭石混合配制成复合育苗基质,测定各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进行西瓜砧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和金针菇菌糠容重相对较小,总孔隙度相对较少;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育苗效果优于杏鲍菇和金针菇处理;海鲜菇菌糠:蛭石=4:1、茶树菇菌糠:蛭石=1:1 基质处理西瓜砧木壮苗指数达0.36、0.37,显著高于对照的草炭:蛭石=2:1处理。建议选择海鲜菇、茶树菇菌糠进行西瓜砧木育苗复合基质的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24.
脲酶抑制剂NBPT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堆肥反应器, 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 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 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 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 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料pH的升高, 在堆肥高温前期的0~10 d可有效降低堆肥的脲酶活性, 在堆肥中后期10~25 d明显提高全氮含量。堆肥25 d后, 添加0.04 mL·kg-1、0.08 mL·kg-1、0.16 mL·kg-1脲酶抑制剂NBPT分别比CK减少氮素损失6.61%、4.89%和13.51%。堆肥过程中, 堆料铵态氮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双峰趋势, 且大部分时间CK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 且CK处理铵态氮的两次升高速度均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在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硝态氮含量不稳定, 但堆肥结束时, 各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可延缓鸡粪中的尿素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 增加堆肥成品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畜禽粪好氧堆肥中加入脲酶抑制NBPT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建立高效、经济的多糖提取途径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发红平菇打下基础。[方法]以红平菇子实体为材料,研究了红平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在以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单因素提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经不同提取剂比较试验表明,蒸馏水为最佳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料水比1:25,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40min,提取次数1次。[结论]在该研究得出的提取工艺下,红平菇多糖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6.
有机废弃物生产园艺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菇渣废料为主要原料,以鸡粪、尿素、发酵微生物等为辅料,研究了废弃物菇渣的发酵工艺及发酵后菇渣基质的复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的温度是50~60℃,最佳水分条件为发酵料含水50%~60%,与菇渣复配的适宜无机基质为蛭石,菇渣与蛭石的体积比为6∶4。  相似文献   
27.
3种农林生产剩余物厌氧发酵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3种农林废弃物(佛手瓜茎叶、蘑菇废料和梧桐叶)为发酵原料,在(30±1)℃恒温条件下,通过对厌氧发酵过程中各种原料日产气量、pH值和气体成分等动态指标的测定,探究各种原料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3种原料均配成2 000 g发酵液、并且总固体含量为8%的条件下,3种原料产气都有两个高峰,且持续时间相当.蘑菇废料,梧桐叶的累积产气量分别是45 360、32 770和14 470 mL,日平均产气量分别为657、216 、482 mL/d.在发酵过程中梧桐叶和蘑菇废料的pH值变化较为正常,第8天时测得两者的甲烷体积分数均在40%以上.佛手瓜茎叶在发酵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酸积累现象,进入甲烷化阶段也比较晚.  相似文献   
28.
高静压和热处理对蘑菇多酚氧化酶的钝化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静压处理HHP(100~1 600 MPa,0.2~25 min)和热处理(55~80℃,0.2~20 min)对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简称PPO)的钝化效果,并分析了钝化动力学。随着处理压力、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钝化效果增强。在600 MPa以下压力处理后,PPO活性残存率均大于88%,表明600 MPa以下处理压力对PPO的钝化效果较差。而800、1000、1200、1400和1600 MPa压力下处理25 min,PPO活性残存率分别下降到66.42%、52.83%、27.20%、2.20%和0.01%,表明800 MPa以上压力能有效钝化蘑菇PPO。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热处理对PPO的钝化动力学,各温度条件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都在0.960以上,表明PPO的热钝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应用两段式模型对HHP钝化蘑菇PPO的动力学进行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2,HHP钝化蘑菇PPO符合两段式钝化动力学。  相似文献   
29.
菌渣垫料堆积发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渣和稻壳为垫料,研究了菌渣和稻壳不同配比及垫料覆盖方式对发酵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和稻壳的配比为40∶60、50∶50、60∶40,第4天垫料最高发酵温度即达60℃;用麻布袋覆盖垫料可显著提高发酵温度(P〈0.01)。菌渣3种配比均可用于发酵床制作。养殖户可根据垫料原料价格及冬夏环境温度,适当调整垫料原料配比及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30.
蘑菇渣对香蕉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蘑菇渣进行香蕉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香蕉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2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特别是显著增加香蕉的果穗重量、果指总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香蕉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28723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