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6篇
  10篇
综合类   77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改革实践背景下,课堂教育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农林院校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个性化教学理念在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培养出能够服务地方建设,促进农林业发展的地方“特色”人才。优化新农科大学生个性培养课程设置,以健全教学制度与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新农科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03.
农科110     
《种子科技》2014,(1):55-56
育苗。期间要采用遮光、降温、防雨等措施,每667 m2苗床播种1 kg左右。播种前用水浇透苗床,播种后覆盖2 mm细土,再搭建荫棚遮光。幼苗出土时洒一次水,2 d后苗可出齐。苗出齐后撤去荫棚,小水浇灌,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即可。在3~4片叶时可追施一定的氮肥,4~6片叶时可定植,定植前把苗床浇透水,以便起苗。  相似文献   
104.
105.
《农技服务》2020,(1):109-110
从树立爱农意识、强化专业技能、适应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各农业类高校具备开课条件、开设形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昆虫绘图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农科大学新生如何学好大学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农科大学新生反映普遍的大学课程难学这一问题入手 ,从思想上挖掘根源 ,在行动上、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加以指导 ,并通过实例说明集体这个外部环境对新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农科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学好大学课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根据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南京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探讨了加强农科重点学科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和关键举措,也是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针对我国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的现状与弊端,提出“三进三出”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新模式,构建学校、科研院所、现代涉农企业的共商、共建、共享新农科协同育人共同体,对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提高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110.
课程思政建设是农林高校推进新农科建设的重要行动,是实现新农科宏伟蓝图的关键环节。牛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发挥专业教师以及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是牛生产学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从融入思政育人目标、建设思政资源库、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途径和课程思政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牛生产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也为做好课程育人工作和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