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1篇
  免费   1479篇
  国内免费   1717篇
林业   717篇
农学   1348篇
基础科学   186篇
  586篇
综合类   7276篇
农作物   1059篇
水产渔业   1442篇
畜牧兽医   9197篇
园艺   1119篇
植物保护   3067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894篇
  2020年   888篇
  2019年   945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852篇
  2016年   1009篇
  2015年   961篇
  2014年   1206篇
  2013年   1215篇
  2012年   1591篇
  2011年   1611篇
  2010年   1308篇
  2009年   1270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1262篇
  2006年   1106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737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569篇
  1999年   470篇
  1998年   338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1篇
  1956年   16篇
  195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怀孕后期感染PRRS病毒母猪所产新生仔猪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PRRS病毒BJ-4株感染怀孕后期(约90天)的抗体阴性和阳性母猪,待自然分娩后,观察新生仔猪的免疫应答。结果显示,接种PRRS病毒BJ-4的母猪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出现流产死产。新生仔猪浦被子前血清中PRRS病毒核酸TR-PCR检测和ELISA抗体阴性,哺乳后特异性抗体出现,5-6周母源抗体逐渐下降;20日龄猪瘟疫苗免疫后疫苗抗体维持时间短,仔猪在40日龄后进入野毒感染的危险期。RT-nested PCR检测血清中PRRS病毒核酸和易感仔猪病毒特异性抗体监测的结果提示仔猪群内可能存在水平传播。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现CD3^ 细胞减少,CD4^ 细胞显著下降,CD8^ ,CD4^ CD8^ 和SLA-DR^ 表达细胞升高。以上结果表明在感染后病毒能够长期持续性存在,猪场内新生仔猪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后,通过水平传播受到感染,感染后免疫应答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2.
松材线虫病入侵陕西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自1982年在我国发现后,扩散和危害呈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松材线虫病定量的风险分析,得出风险值R=2.775,表明松材线虫病对陕西省而言属于特别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加强监测、检疫和除治管理,防止传入陕西省并造成扩散危害。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造成母猪繁殖能力低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乏情期长和产仔数低,其次是不孕,流产,产弱仔,产木乃伊胎及死胎等。而繁殖障碍性疾病和饲养管理不当是突出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疾病控制和科学饲养来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笔者饲养的200多只蛋鸡用种公鸡于50日龄左右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食欲剧减甚至废绝,羽毛逆立,缩颈嗜眠。倒提时口内流出大量黏液状液体,排恶臭白色或微黄带泡沫稀粪,呈水样。发病率达80%,死亡率达32%。剖检可见部分鸡胸肌和腿肌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个别鸡法氏囊内有黄色较硬的球状分泌物,有的鸡有心包炎和肝周炎,肠道、脾脏和肾脏有出血点。综合以上症状和实验室病毒学和细菌学检测,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5.
鸭病毒性肝炎鸭胚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Ⅰ型ATCC毒株接种健康鸭胚,收集致死的全胚组织作制苗材料,用福尔马林灭活,以麸氨酸钠终止其作用。先后试制疫苗11批,在试验室免疫雏鸭71只,经强毒攻击后,总的保护率为90.4%。本疫苗免疫雏鸭3天后可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在室温至少可保存11天,在4℃可保存254天。经在江苏、安徽、广东等省推广应用200000头剂,均安全有效,颇受用户欢迎,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将新城疫病毒(NDV)Colon-30株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AV)-127株分别接种于非免疫鸡胚和鸭胚,制备抗原液。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剂蜂胶乳化,制成鸡新城疫(ND)-减蛋综合征(EDS76)蜂胶二联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肌内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15d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难 影响。对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疫苗免疫10只鸡,免疫后5-32d,鸡血清中EDS76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5-11.8log2,ND血凝抑制(HI)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为4.8-9.8log2;对ND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批疫苗,每羽份含有的半数保护量(PD50)分别为≥127、≥131和≥127。  相似文献   
77.
陕西蚕病流行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虹  王进 《蚕业科学》1995,21(4):243-247
通过历年盒种产茧量、干茧病蛹及蚕期蚕病调查,得知养蚕技术、养蚕形式、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影响陕西蚕病的流行分布。近几年危害生产的主要是僵病、多角体病及微粒子病。各地由于养蚕形式、技术、地理及气候差异,蚕病发生轻重不同。僵病流行比其它蚕病受养蚕技术、地理、气候影响更明显。多角体病流行与僵病不同,有较明显的垂直传播特点。微粒子病自1989年发现之后,蔓延迅速,其病原首先来自从疫区调入的带毒蚕种。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大岛樱中国引种点危害较严重的4种病害和2种害虫进行观测和种类鉴定,指出了各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发生发展规律等,并试验或介绍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9.
PCR技术检测猪伪狂犬病毒及其潜伏感染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研究合成了伪狂犬毒糖蛋白gp50基因引笺,该引物能够扩增糖蛋白gp50基因中434-651之间的217bpDNA片段,该片段含 SalI酶切位点,应用引物对几种不同的伪狂犬病毒株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全为阳性。  相似文献   
80.
动物病毒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物病毒病几乎占传染病中的80%,经长期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病毒性传染病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了解掌握这些特征对病毒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