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35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902篇
园艺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家兔感染黄艾美耳球虫的病理学变化及卵囊形成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000个孢子化的黄艾美耳球虫卵囊灌胃感染无球虫兔,240h手术后取肠道样品,制片,光镜观察,结果表明,黄艾美耳球虫为家兔的强致病种,感染后盲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严重;盲肠基部是卵囊形成的主要部位.圆小囊,蚓突,结肠是卵囊形成的次要部位。  相似文献   
92.
家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兔超排后收集卵母细胞和16细胞胚,以Mc-Grath-Solter和Willadsen两种去(注)核方法,将16细胞胚细胞核经电融合植入去核成熟卵母细胞内,经体外培养或中间受体培养,使移核胚发育.结果表明:(1)兔胚核移植中上述两种去(注)法的成功率无差异;(2)hcG注射后13~15h,67.8%的卵母细胞保留有第一极体;(3)强度为0.63kV/cm,持续160μs的一次电脉冲可使70.8%的注核胚融合,同样的电脉冲刺激卵母细胞的活化率为61.1%;(4)兔移核胚在中间受体内或体外均可发育,在中间受体内有23.0%可以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清中盐酸沙拉沙星的含量。固定相:色谱柱,HypersilC18柱,10μm,Φ4.6*200mm。保护柱,HypersilC18柱,10μm,Φ4.6*30mm。均由大连依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购进。流动相:0.01%三氟乙酸-乙腈 -3%四丁基溴化铵(60:25:15v/v/v)流速:1.0ml/min。保留时间3.2-3.8min。灾光检测器检测波长:激发  相似文献   
94.
人及兔醛化红细胞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4种血型的人醛化红细胞测定植物凝集素(PHA)的活性,并用标准抗血清对血型进行复查。同时初步探讨兔醛化红细胞对植物凝集素(PHA)凝集活性的测定效果。[方法]将新鲜的人A、B、O、AB型血以及兔血进行红细胞的提取并醛化,然后用抗A和抗B血清测定醛化后的人红细胞的血型,并用醛化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以及兔的醛化红细胞悬液对植物凝集素进行效价的测定。[结果]醛化后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仍保持原血型不变,并且可以与植物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结果与用新鲜血浆测定的效价一致。用兔醛化红细胞悬液也测定出同样的植物凝集素效价,且灵敏度与用人的醛化红细胞悬液测定相同。[结论]醛化的人的4种血型的红细胞以及兔醛化红细胞不仅未改变其表面的抗原,而且均可用于对植物凝集素的效价测定,同时具有保存时间长的优点。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可采用兔的醛化红细胞血液对植物凝集素进行效价测定。  相似文献   
95.
根据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偏爱性重编兔防御素基因(Neutrophils peptide-1,pNP-1),设计4条引物搭桥合成.将pNP-1克隆到pPICZα-A载体,使用同尾酶Xho Ⅰ和SalⅠ在重组载体上构建多价串联体[pNP-1(2×)]和[ pNP-1(3×)],分别对这3个基因进行毕...  相似文献   
96.
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不同血清学检查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兔豆状囊尾蚴的囊液作抗原,用皮内变态应、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兔疫电泳、炭凝集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兔三状囊尾蚴病的阳性血清及阴性血清.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在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结果问接血凝试验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胶乳凝集试验、炭凝集试验.但三种方法检测效果差异不显著,都具有简便、早期、快速、敏感、准确等优点,均可在现地推广使用.而皮内变态反应、琼脂双向扩散试验、对流兔疫电泳的检出率低,不适合用于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学诊断.  相似文献   
97.
茶多酚对家兔C-BSA肾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茶多酚对家兔C-BSA肾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大(306 mg/kg)、中(102 mg/kg)、小(34mg/kg)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C-BSA肾炎模型免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P<0.05或P<0.01);减轻肾小球肿胀、细胞增生、血栓形成及白细胞浸润,修复肾小球病理改变;降低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P<0.05).茶多酚大剂量的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0.1 mg/kg,P<0.05),并且大、小剂量间差异显著,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结果提示:茶多酚对家免C-BSA肾炎模型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8.
用RHDV人工感染易感兔,每隔4小时剖杀一组,整个病程大多为24小时,且病变典型.血凝试验查得,主要脏器病毒出现时间顺序是肝(攻毒后12小时)、脾、心、肾(16小时)、肺(20小时);病程后期,病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脾、肺、肾、心。免疫荧光间接法检查感染兔各脏器,发现病毒经肌注兔体后4小时,即可定位于肝细胞,并在肝细胞核内复制增殖;兔感染病毒后16小时,在肝、脾、肾小球中可检出有免疫复合物沉着或抗体附着。电镜检查,肝细胞核内发现有病毒粒子,直径为25~30nm,细胞结构破坏严重。作者认为,RHDV 是一种 DNA 病毒;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免疫损伤及肝细胞结构、功能被破坏是兔发生病毒性出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去势公兔腥味物质及其脂氧合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NPT技术提得去以兔与正常公兔兔肉腥味物质,经气-质联谱比较分析,初步确定中级醛类是兔肉腥味物质的主导成分。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去势公兔与正常公兔体内脂氧合酶(LOX,亚油酸:氧氧化还原酶,EC1.33.11.12)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公兔去势后体内缺少了一种LOX同工酶,LOX同工酶Ⅰ可能与兔肉腥味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用成年家兔10只进行5期试验,喂饲不同钙、磷比例饲粮,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试兔碱性磷酸酶活力个体差异较大.Ca:P:6=76:1,Ca:P=0.56:1与 Ca:P=2.48:1酶活力的差异极显著.酶活力变化曲线表明,家兔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力,在其自身酶活力的基础上,调节钙、磷代谢有共同的规律.成兔随饲粮钙含量的不断增加,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但当 Ca:P 达到6.76:1时,酶活力反而强烈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