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0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9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1.
512.
经皮给药具有能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有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和减少动物应激等优点,可实现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而角质层作为皮肤的最外层,是影响药物向皮肤渗透的主要屏障。醇质体作为一种纳米递送载体,能够有效改善药物的经皮渗透效果,且制备工艺简便、关键组分(短链醇、磷脂和水)价廉易得、对人员专业素养及设备要求低,是兽医临床上极具应用前景的经皮递送系统。本文总结了醇质体的特性、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醇质体在动物临床用药中的研究及其经皮渗透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高效经皮递送兽药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13.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兽医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此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综述国内外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多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非甾体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的检测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4.
鳗鲡疱疹病毒病是美洲鳗鲡养殖中广泛发生,常引起“脱黏败血症”和“红肝症”,致死率最高达60%以上。试验采用连续浸浴治疗方式,观察了3种复方药物对病原检测阳性、患有疱疹病毒症典型症状的美洲鳗鲡的疗效。结果表明,鳗疱康2号、鳗疱康3号对鳗鲡疱疹病毒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且鳗疱康3号疗效优于鳗疱康2号;3‰~6‰食盐对鳗疱康复配药物治疗效果其起到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8 mg/L鳗疱康3号+3‰食盐浸浴治疗,能较快改善病鳗的症状,且能将病症严重的部分鳗鲡治愈,为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15.
2018年8月以来,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实施、部门推动、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775家规模养殖场参加兽药减抗行动。本文对江苏省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中的实践进行总结,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助力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16.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兽用化学药品标准物质管理水平和研制技术,对中国、美国、欧盟、国际药典药品标准物质和我国兽用化学药品标准物质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归纳,对各国标准物质研制中涉及的原料筛选、结构确证、均匀性评估、定值、稳定性监测等研制技术进行了总结梳理,以期为我国兽用化学药品标准物质的管理与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