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0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林业   287篇
农学   471篇
基础科学   101篇
  389篇
综合类   2275篇
农作物   507篇
水产渔业   408篇
畜牧兽医   1606篇
园艺   357篇
植物保护   5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84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知母提取物抗真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艳红  甄清  李勇  李娟  李静 《特产研究》2009,31(3):23-24,27
目的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对豚鼠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治疗作用及皮肤用药安全性。方法制备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感染模型,观察知母提取物乳膏治疗效果;急性皮肤毒性实验和皮肤致敏实验,了解知母提取物乳膏的安全性。结果与乳膏基质比较,知母提取物乳膏对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毒理学实验表明,知母提取物乳膏对皮肤无明显的致敏作用及毒性。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知母提取物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纯中药制剂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拟改良已有高配合力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品质,以不育系南A2作母本、双低品系92-2作父本测交并连续回交,结合品质定向选择和配合力分析,加速优质不育系选育速度。研究结果:成功选育出低芥酸低硫苷不育系南A6。南A6于2002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鉴定,具有不育性稳定、品质优、一般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结实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与6个恢复系配制出2个高产组合和4个优质组合通过省级或国家审定。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南A6已成为四川省油菜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主体不育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猪配合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测定配合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方法。通过应用0.1%甲酸甲醇溶液提取、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净化及样品基质校正外标定量方法进行测量。在优化条件下,苯乙醇胺A在0.1~20.0 m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945;在1.0、5.0、10.0 mg/kg等不同添加浓度下,方法回收率高于90.36%,变异系数低于5.98%;方法检测限为0.06 mg/kg,定量限为0.10 m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准确可靠且操作简单,能够满足配合饲料中苯乙醇胺A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99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主要是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利用细胞的内吞作用而感染易感细胞。作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相关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了5种独立的但功能相关的受体:硫酸乙酰肝素、唾液酸黏附素、波形蛋白、CD163和非肌肉肌动蛋白ⅡA。对受体的功能特性进行研究,将为PRRSV的感染机理和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P-M13-SSR自动荧光检测技术,对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物种水平上,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8、Shannon 信息指数(I)为0.29,表明该省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同时,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地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7个条锈菌群体中,宁强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H为0.18,I为0.28)。AMOVA分析显示,陕西省小麦条锈菌在地区间、种群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分化分别为:12.26%、10.88%和76.86%,表明陕西省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相似文献   
996.
997.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人一兽一鱼共患病的条件致病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其外毒素、胞外蛋白酶及表面分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表达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有利于深入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8.
石淮 《农业工程》2012,2(7):27-29
该文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模拟量输出值的对应关系、模拟量输出的处理方法,展望了其在农业节水灌溉中的应用前景,可编程控制器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3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对台湾棘带吸虫引起的鲤鱼幼鱼急性鱼鳃传染病(开放性鳃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在试验初期,将1620条鲤鱼幼鱼(70日龄)鱼鳃自然感染台湾棘带吸虫,随后分成4组,分别采用CuSO4、福尔马林和吡喹酮不同方式处理6周,与对照(自然喂食、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比较防治鲤鱼幼鱼急性鳃传染病的效果.[结果]感染台湾棘带吸虫的幼鱼生长缓慢,其身长和体重增长均较慢.施药后,幼鱼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感染强度减少.在每千克饲料中分别添加50和75 mg吡喹酮喂食幼鱼5d,可以杀死鱼鳃中所有的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且鱼鳃恢复正常;面使用25 mg吡喹酮,仅有35%的后期囊幼虫死亡.所有不同浓度CuSO4处理(0.3、0.4和0.5mg/kg冲洗浸泡24 h及以3.0、4.0和5.0 mg/kg冲洗浸泡10m)和福尔马林处理(20、25和30 mg/kg冲洗浸泡及200、250和300 mg/kg短时间冲洗浸泡)均不能杀死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结论]经普通化学药剂CuSO4或福尔马林冲洗浸泡,不能防治由台湾棘带吸虫后期囊幼虫引起的鲤鱼开放性鳃病,但50~75 mg吡喹酮/kg饲料可以在5d内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活体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分级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下、分级环境易受环境光干扰等问题,该研究探索一种基于ConvNeXt模型的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智能分级方法 ConvNeXt-WPCA,用于实现活体黄羽鸡表皮层黑色素智能分级。ConvNeXt-WPCA模型通过以下3点改进提高模型对黄羽鸡黑色素的识别效果:1)针对黄羽鸡黑色素图像RGB三通道内黑色素信息分布不均衡问题,改变输入图片通道权重来增强模型对黑色素特征的提取能力;2)使用部分卷积代替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少模型计算量和内存访问次数提高对计算资源的利用率;3)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关注黄羽鸡胸腹部及肛门附近皮肤提升模型精度。同时,该研究还设计一种双光源图像获取装置,分别在自然光和偏振光条件下拍摄黄羽鸡样本,以减小分级结果受环境光干扰的影响,并探索偏振光在黑色素分级任务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ConvNeXt-WPCA模型相较标准ConvNeXt模型,针对自然光下黄羽鸡黑色素图像数据集分级准确率提升9.68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9.03%的识别准确率,针对偏振光下黄羽鸡黑色素图像数据集分级准确率提升15.26个百分点,最终达到98.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