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9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林业   2094篇
农学   732篇
基础科学   1008篇
  1917篇
综合类   8305篇
农作物   169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518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741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1399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241篇
  2009年   1067篇
  2008年   1025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915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本文从吉林省荒地资源的实际出发 ,在荒地资源生态适宜性评价基本理论的指导下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对吉林省荒地资源进行了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 ,可以直观获得荒地资源的生态适宜度等级 ,从而提高评价效率 ,为荒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63.
乌梁素海湿地环境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系统建立乌梁素海湿地基础地形库、生态库、资源库、工程档案库、遥感影像库等基础数据库及信息发布系统 ,使 GPS、GIS、RS紧密结合 ,同时实现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一体化集成。本系统可以为乌梁素海湿地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及其管理 ,对生态工程规划与实施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并提供实时监控服务。  相似文献   
64.
我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干旱、大风、沙尘暴、洪水、泥石流以及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 ,严重地影响到盆地的生态安全。在RS、GIS及 GPS等技术支持下 ,研究各自然灾害的孕灾机理及过程 ,建立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价及预警系统 ,对于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青海省干旱预警服务系统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阐述青海省干旱概念、类型、成因与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旱情监测区域。以地面常规监测、气候监测和空间遥感监测相结合为基础,设计和建立了"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信息业务系统,可为研究干旱发生规律,及时监测和预测干旱的发生,评估干旱程度以及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利用人工增雨为农田需水服务的信息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田水分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现状 ,提出了首选人工增雨为农田补水的思路 ,并初步设计了一个利用人工增雨为农田需水服务的农田需水信息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67.
210国道榆林至陕蒙交界段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分析榆林至陕蒙交界段生态环境对公路及公路建设的影响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公路建设在建设期和营运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并对公路建设前后水土流失与土地沙化状况进行了预测 ,最后提出水土保持与防沙护路的方案。结论是 :只要把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该公路建设和营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很小的 ,而且 ,由于公路建设本身的需要所采取的防沙护路措施 ,会使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更好  相似文献   
68.
草地退化是我国天然草地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草地占据了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交错带,对人为活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在草地生态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草地的自然修复能力,建设人工草地,合理的对草地进行开发和利用,完善草地的生态建设,使草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69.
运用能值分析理论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EEF),对昆明市2002~2011年能值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未来10年人均能值进行预测。结果发现:EEF模型的计算数值明显高于传统模型;昆明市生态系统出现盈余,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在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不发生"突变"的前提下,2012~2020年人均能值盈余呈下降趋势且年均递减率为20.57%,尽管生态系统没有赤字,但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对"新昆明"建设及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0.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规律的变化及共性特征,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一站式的信息服务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