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5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 1987年和 2 0 0 0年美国陆地卫星TM数据资料 ,对青海省龙羊峡库区 13年来草地的面积、分布、发展和演变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龙羊峡库区天然草地面积 13年中减少了6 984 .0 9hm2 ,平均年递减速率为 0 .14 % ,草地盖度、高度、产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草地盖度平均下降 5 %~ 10 % ,牧草高度下降 3~ 2 8cm ,牧草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干旱预警服务系统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阐述青海省干旱概念、类型、成因与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旱情监测区域。以地面常规监测、气候监测和空间遥感监测相结合为基础,设计和建立了"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信息业务系统,可为研究干旱发生规律,及时监测和预测干旱的发生,评估干旱程度以及制定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牧草产量的遥感估算与载畜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切实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草畜平衡,以畜牧业大省青海省为例,利用经过GPS定位的青海省牧草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牧草产量与NOAA/AVHRR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分类建立青海省牧草产量估算线形模型与指数模型.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相关系数平方(R2)超过0.67.大部分时次的地面实测值与遥感估算值所处的产量等级基本一致,模型精度可以应用于大范围的牧草产量预测.根据牧草遥感估测结果,计算分析青海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结果表明,青海省县级天然草地年最高载畜量基本呈南高北低的态势.南部大部分县以及北部的祁连县在100~200万只绵羊单位之间,海西州和海东大部分县在50万只绵羊单位以下.  相似文献   
4.
德令哈地区霜冻灾害气候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探讨了德令哈地区遭受霜冻害时的低温天气出现与晚、早霜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得出了较适合该地区主要大田作物气候特点的综合霜冻指标,为今后的霜冻预报服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青海省2004年5~8月20个生态环境监测点内(未食)外(牛、羊等踩食)观测的牧草生长状况资料分析,监测点内外,牧草的高度和产量具有显著的差异,覆盖度差异不显著;其中,平均高度高出0.7~4.8cm,覆盖度高出3.8~6.6%,鲜草产量高出183.0~1263.0kg/hm2;说明在牧草生长季内,禁牧有利于提高天然牧草的产量、高度,从而有利于退化草场植被的恢复和草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可为青海省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测、评估现状,提出了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的科学意义及策略。建议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气候与生态环境监测、预测、评估和预警的综合体系,包括:①建立"天气气候综合观测网"。发展思路:观测领域要从常规天气向综合气候观测转变;加大地面观测遥测化、自动化的水平,加密自动化观测站点的布网,增加对草地、湿地、湖泊、高山、沙漠、戈壁滩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气候观测;开发多途径、多尺度的气候观测技术体系,对于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实现空基、地基的立体监测;强化自动站定位观测、移动观测与卫星遥感监测的跨区域、跨尺度的综合性野外观测体系;加强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应用,建立基于多尺度观测和多种数据资源融合的远程管理和共享系统;建立基于多尺度观测的模型模拟系统。②开展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包括CO2、H2O、热量、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等基础性观测。③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应开展从顶层研究和设计青藏高原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储存量的勘测和普查工作;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区划及其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建立太阳能光热转化、光电转换的使用指标及相关参数;对气候资源、气候能源给出明确界定;合理划分太阳能、风能资源区,对大面积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进行资源和效益评估。④建立气候预测、评估系统。生态环境、气候预测、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气象预报和缓解战略;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对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及预测;气候风险管理与决策;气候变化、气候变异性与生态系统。⑤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系统。⑥建立重大工程影响评估系统。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长期观测不仅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特征,还可以揭示气候球变化对东亚区域物种栖息、生态圈的影响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将对东亚及中国等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气候分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气候带划分的水分和热量指标,得到符合青海高原气候带划分的修正指标,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暖效应,青海高原亚寒带和温带的最热月上限温度指标增加了1~2 ℃,高原寒带≥0 ℃年积温上限值增加50 ℃。结合青海省干湿分布状况,把青海省分为6个气候区域,按照草地类型的划分原则、系统与标准,把青海省10个草地类型进行组合分类划分至6个气候区域;阐述了不同草地类型的分布与海拔、温度及降水等生境特征的关系;定量评价了各草地类型的丰富度、生物量、草层高度以及草群盖度等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青海省种植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从青海省种植业存在结构单一、为畜牧业提供的饲草(料)有限、春播作物收获后的水热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现状出发,结合青海省未来气候暖干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青海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如实行农区兴林、旱区兴牧;利用春播作物收获后的余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利用冬、春季增温明显的气候特点扩大冬小麦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草场火情卫星遥感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蜀青  伏洋 《青海草业》2004,13(3):33-35
本文以玉树州囊谦县发生的火灾为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草场火情进行了监测,对火点的识别、火区的定位和过火面积进行了估算,火区的定位和过火面积的估算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与环境恢复治理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半个世纪以来,环青海湖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逐渐强化,尤其是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青海湖萎缩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等自然环境变化均是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无序活动等影响的反应结果.铁卜加和海晏两地牧草产量以96.53 kg/(hm2·a)倾向率降低,刚察亚高山草甸下降幅度最大,为55.16%,充分反映了草地的退化趋势;青海湖面积总体在以7.04 km2/a缩小趋势背景下,以12年短期小幅回升,回升周期为3~8年.面积变化基本反映了该流域内气候变化情况;沙漠化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年增长率逐年增加,90年代中后期达10%以上.分析了目前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体制、建设主体、科技支撑、超载过牧和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遵循区域自然规律、利用人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调节是恢复退化草地、湖泊及沙漠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