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1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783篇
林业   633篇
农学   828篇
基础科学   145篇
  351篇
综合类   4311篇
农作物   764篇
水产渔业   895篇
畜牧兽医   4708篇
园艺   627篇
植物保护   177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849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92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豆花叶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4个大豆品种(品系)进行自然发病和人工接毒抗性鉴定,选出一批抗病良种。药剂试验结果,呋喃丹、涕灭威播种时沟施治蚜效果好,持效期长,但防病效果差;采用以抗病良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病株减少87.2%,种子斑驳率降低82.2%,产量增加53.3%。  相似文献   
992.
杉木顶枯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衫木顶枯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 apiculatus(Huang)Huang)的确定及病原生物学特性业经发表。几年来通过调查表明,该病害遍及全省各地,尤溪、沙县、南平、光泽、上杭等县更为严重,一些苗圃苗木顶枯病(尖枯病)发病率超过50%以上。苗木发病之后,高生长达不到出圃的要求,不可以上山造林,有营林地而没有苗木,导致造林计划不能完成,影响用材林基地建设的进展。为有效防治该病害,1982年以来对病害进行了较完整的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93.
将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与浓缩的A型魏氏梭菌菌苗按1:1混合制成联苗。试验证明,此苗安全有效。联苗2ml/只免疫,兔病毒性出血症第4天可产生免疫力,保护率为100%;A型魏氏梭菌21天产生免疫力,保护率为82.14%。  相似文献   
994.
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五方面,比较了患病鳖和健康鳖在免疫功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T淋巴细胞活性E花环率及白细胞吞噬活性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低于健康鳖(t<0.01);在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肿瘤花环率上,患病鳖显著低于健康鳖(t<0.05);而在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方面,患病鳖极显著地高于健康鳖(t<0.01)。综上可知,由于受到病原的侵袭,患病鳖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用5个二棱大麦“抗性强×抗性中”组合的F_6集团和4个“二棱抗性弱×六棱抗性中”组合的113个F_7系统以及50对二棱和六棱近等基因系,进行了大麦赤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麦赤霉病抗性受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多基因系统的控制,其广义遗传力为0.60;二棱系统的抗性比六棱系统强,但控制抗性的基因和棱型基因之间连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96.
测定了CY17,CY31突变菌系在感病品种铭贤169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并利用“病害量”衡量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CY17各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高于原始菌株,其中CY17mut-4最高,CY17mut-1较高,CY17mut-3,CY17mut-2相差不大,居中;而CY17mut-5最低,各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严重度3个属性上。CY31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低于原始菌株。其中CY31mut-1,CY31mutS-1,CY31mut-2,CY31mutS-2的相对寄生适合度高,CY31mutH-1,CY31mutH-2,CY31mut-6次之,CY31mut-3,CY31mut-5,CY31mut-4最低,其突变菌株间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和夏孢子堆密度上有较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7.
试验用田间自然每件下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四川省主栽玉米品种(组合)和自交系共119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对新月弯孢菌免疫和高抗的材料,绝大多数表现中感。少数具有一定的抗性。自交系中Mo17、156,7922,81565、南21—3、自48—2等为中等抗病材料,其中Mo17抗性最好。品种中苗期和成株期都表现抗性的材料有3个,即白蜜超甜玉米、济单7号、济单94—2。抗性材料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提供的杂交组合,32个材料中共有7个组合种具有抗性,约占21.9%,全表现为中抗,可能有望筛选出抗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8.
新城疫病毒地方株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某养鸡场发病率为90%、病死率为80%的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 (H1)试验、鸡胚中和试验及回归试验初步鉴定为鸡新城疫病毒。继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最小致 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测定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对不同动物红 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命名为YL株。  相似文献   
999.
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不同基因型灭活油乳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两株分离于当地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LD-3-00和LD-7-02),配以传统的LaSota株(基因Ⅱ型)成功地研制了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灭活油乳苗。经实验室检验及大田试验证明,该灭活苗安全可靠,其产生的HI抗体在接种后第42d仍保持7.5log2的效价,保护率在攻毒试验中达100%;在大田试验中,与新城疫弱毒疫苗联合应用,保护率可达99%能上能下,能有效地控制当地新城疫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00.
天水地区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调查和试验查明,天水地区种植的重要品种77-69和成良5号、6号已丧失抗条锈性,引致这些品种丧失抗锈性的原因主要是条中29号小种及其相近致病类型的出现和发展,山区低温为引致变异的重要诱因。提出成良5号、6号应停止种植,77-69高产可在川区控制使用,并提出了抗性比较稳定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