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20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51.
通过研究猪瘟(CSF)疫苗免疫猪抗结构蛋白E2、E0和C抗体的产生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CSF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CSF疫苗免疫猪过程中,抗E2抗原血清抗体的产生特征;分别以重组猪瘟病毒(CSFV)结构蛋白E0和C为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检测疫苗免疫过程中抗E0和C蛋白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CSFV-E0和CSFV-C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2.09和1.59μg/mL,待检血清样本最适稀释度分别为1∶60和1∶80,酶标二抗稀释度分别为1∶100和1∶350,2种ELISA方法与常见猪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CSF疫苗免疫后第7天即可检测到抗E2、E0和C蛋白的抗体,其中抗E2和E0的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达到最高水平,E2抗体滴度先上升后下降,E0抗体在免疫后第21天开始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C蛋白抗体在免疫后第7天出现,随后开始下降,在第28天转为阴性。结果表明,利用重组抗原建立的CSF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价CSF疫苗免疫后血清中针对3种结构蛋白的抗体消长特点,从而为临床猪瘟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刘子玉  肖静 《农学学报》2016,6(12):66-71
为了了解吉林省农资物流的发展水平,本论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用10个指标对吉林省9个地市的农资物流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农资物流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9个地市的农资发展可以分为两类,长春、吉林、四平为第一类,其它地市为第二类。因此,吉林省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农资物流的发展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城乡现有的二元结构格局,针对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发展进程展开相关研究,通过政策演变与数据分析,并基于替代率与相对水平对北京市目前存在的3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而言,在替代率和相对水平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显著高于城乡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其总替代率为90.00%,净替代率为91.17%,而且各种养老保障制度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针对研究结果,应高度重视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使用替代率作为衡量不同保障绩效的指标,以期实现各项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平等化。  相似文献   
54.
官贵德 《农学学报》2015,5(7):65-68
探究‘翠薏1号’烟后种植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水平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选出其高产栽培最优组合。采用L16(45)正交设计随机区组排列田间试验方法,小区面积32 m2,根据生长期进行田间管理,采集有关生长数据,全区收获测产验收。结果表明:栽培密度、施肥水平、栽培密度与施肥水平互作对‘翠薏1号’产量差异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栽培密度的加大和施肥水平的提高,产量也相应的提高,但超出范围栽植过密,施肥水平过高,产量反而降低。产量构成4个因素中,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顺序为有效株数>每株粒数>结实率>百粒重。‘翠薏1号’在有效株数与每株粒数、结实率、百粒重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每公顷栽培密度3.0万丛~3.6万丛与施N 225 kg、P2O5 112.5 kg、k2O 225 kg搭配,配套其他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可达46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55.
A total of 70 sheep and 330 goa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ll the animals were kept under same housing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ll the animals and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bodies against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virus using competitive ELISA (cELISA). All the animals were found negative showing percentage inhibition (PI) values <50. The animals were vaccinated against PPR with Nig/75/1 strain vaccine of PPR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randomly selected 12 sheep and 30 goats at 10, 30 and 45 days post-vaccination. Th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cELISA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antibodies against PPRV. The samples with PI >50 were considered as sero-positive. The sheep found positive at 10, 30 and 45 days post-vaccination were 1(8.3%), 7(58.3%) and 12(100%) respectively. In case of goats 3(10.0%), 29(96.6%) and 27(90.0%) animals gave positive results at 10, 30 and 45 days post-vaccination respectively. Mean PI values in sheep at 10, 30 and 45 days post-vaccination were recorded as 37, 65 and 91 respectively, whereas in goats these values were 43, 78 and 86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了探索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摩杂一代奶水牛泌乳量及奶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泌乳期、产奶量等遗传基础相近的健康的摩杂一代泌乳水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高能精料组和低能精料组所用精料的产奶净能分别为7.05 MJ/kg,6.61 MJ/kg(牛场常规使用的精料).[结果]表明,在150 d的试验期内:(1)高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为848.19±18.21 kg,低能精料组为750.49±19.35 kg,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13.0%,差异显著(P<0.05);(2)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奶水牛产后能较快进入相对高的产奶水平,并且在产奶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平稳,而低能精料组在高峰期后泌乳量的降低比较急,且波动较大;(3)高能精料组乳脂率为7.68±0.31%,低能精料组为7.31±0.48%,高能精料组比低能精料组乳脂率提高了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较高能量的精料补充料有利于泌乳水牛的产奶及提高乳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合成氨基脲人工抗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以氨基脲(SEM)和对醛基苯甲酸(CP)为原料合成半抗原(CP-SEM),并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将其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氨基脲人工抗原。以氨基脲人工抗原(CPSEM-BSA)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经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合成半抗原即为CP-SEM。紫外扫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免疫获得抗氨基脲的多克隆抗体,其抗体效价为1:64000。结论氨基脲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并获得抗氨基脲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58.
将人工繁殖、纯化的赤羽病病毒作为免疫原,通过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亲和性强、特异性好的小鼠抗赤羽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相应的纯化和标记工作。以澳大利亚进口的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进口单抗与我们制备的AAK纯品及AAK-HRP显示同样结果;且质控结果表明,AAK纯品及其衍生物AAK-HRP的特异性和亲和性均基本满足进行封闭ELISA检测方法的要求,为制备国产化ELISA试剂盒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杨凌及其周边地区猪群中猪瘟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凌及其周边地区猪群中猪瘟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取54份血样,利用间接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养殖户对猪瘟都有较为严格的防疫措施,但也有部分养殖户不够重视,没有进行疫苗免疫接种.血清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40%;未免疫猪阳性率为30%;屠宰用猪阳性率为47.06%;所有检样总阳性率为37.03%.说明杨凌及其周边地区猪群中猪瘟抗体水平偏低,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及加强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将荧光纳米颗粒与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共价偶联在一起,用该颗粒代替常用的金标颗粒标记氯霉素单克隆抗体,以竞争法作为反应模式来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在紫外灯下观察免疫层析试纸条上经免疫反应而产生的质控线和检测线上的荧光信号,利用荧光强度来半定量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所制备的检测氯霉素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只与氯霉素有交叉反应,与非目标检测物之间没有交叉反应。该试纸条的肉眼检测灵敏性为0.5ng/mL,满足相关检测标准要求。通过比较检测线和质控线之间的亮度,能够对氯霉素进行半定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用于氯霉素残留检测的免疫层析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