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林业   58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47篇
  68篇
综合类   1177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3268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991.
正在肉种鸡限饲过程中,往往在第一天限饲,第二天喂料后便会发现鸡只嗉囊硬实饱满、卧地不起、全身震颤,继而头颈无力、嘴贴地面、腿向后伸、粪便稀白,严重的会引起鸡只死亡。从表面看这种情况虽然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但其间接危害较大,能引起部分鸡只消化不良、增重缓慢,长期下来不仅造成均匀度下降,还会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1易发生饱食性休克的情况一般肉种鸡在育雏后期(4~6周),刚开始对鸡群进行限饲时容易发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晋北地区农户散养边鸡群ALV感染情况,从鸡群中采集蛋清和血清样品共92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ALV-p27抗原及蛋清和血清样品中ALV-A/B与ALV-J抗体阳性率。ELISA结果显示,92份蛋清和血清样品的ALV-p27抗原检出率为9.78%,ALV-A/B与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6.25%。检测结果表明,晋北散养蛋鸡群同时感染外源性ALV-A/B与ALV-J亚群,且主要以A/B亚群为主,不存在ALV-A/B与ALV-J 2种或3种亚群的共感染。  相似文献   
993.
旨在探究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细胞受体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的调节作用。以饲喂食淀粉乳杆菌的中国昆明鼠乳鼠为试验动物,通过ELISA、qPCR、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等技术,1~11 d逐日进行空肠组织取样,检测食淀粉乳杆菌对小鼠空肠组织中HSC70调节作用的动态变化。试验分为4组:正常组、病毒组、预防组(先益生菌作用后攻RV)、治疗组(先攻RV后作用益生菌)。试验结果显示,乳鼠体质量的增长率及变化情况与RV的感染相关,并且食淀粉乳杆菌可以显著地治疗及预防RV感染(P<0.05)。对空肠组织中HSC70的检测发现,攻RV后正常组及预防组的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含量在第5天显著高于治疗组和病毒组(P<0.05);在第7,11天时,各组组内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9天病毒组的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SC70 mRNA含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正常组下降趋势显著(P<0.05),预防组在第3,4天趋于平缓。攻RV后小鼠肠内HSC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第5,7,11天,呈现为病毒组>预防组>治疗组>正常组(P<0.05),且小鼠肠内HSC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第7天显著升高(P<0.05)。对第9天空肠组织进行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SC70主要存在于空肠绒毛组织,且预防组中HSC70明显少于病毒组及正常组(P<0.05)。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可显著抑制RV受体HSC70在细胞中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为探究食淀粉乳杆菌抗RV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松材线虫的传播对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不仅为制定灾害防控方案、评价灾害控制效果提供重要依据,而且能够科学指导各地区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有利于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方法  本研究通过创新性的结合,构建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基于市场经济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综合应用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动态当量因子法,对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在省级尺度上的灾害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总成灾面积达85 524 hm2,造成经济损失约19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60亿元。华东地区为松材线虫病灾害重灾区,总计成灾面积43 883 hm2,造成经济损失101亿元,占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的52%,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9%,间接经济损失占43%。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受灾最为严重的省份为浙江省,全省经济损失总计为4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7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4亿元。松材线虫病灾害经济损失在各地区都表现出间接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两者相比平均为4.6倍。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森林物质资源损失、防治费用和无效营林费用损失,单位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 800、1 783和17 302 元/hm2。间接经济损失包括调节服务价值损失、支持服务价值损失和文化服务价值损失,单位面积间接经济损失平均分别为77 981、70 057和7 741 元/hm2。  结论  2017年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华东、华南地区为重灾区,浙江省和广东省分别表现为省级尺度的灾害空间聚集中心。松材线虫病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为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5.
为了解江苏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病毒性腹泻病(BVD)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7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3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40份血清中IBRV抗体进行检测,采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对来自江苏省5个市和不同地区的11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460份血清中BVDV抗体进行检测,同时从中随机采集100份血清样本,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与基因分型。结果表明:不同牛场的BHV-Ⅰ抗体阳性率为0%~82.1%%,平均阳性率为21.1%(114/540);不同牛场的BVDV抗体阳性率为0%~98%,平均阳性率为51.5%(237/460);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100%,平均阳性率为55%(55/100);对相应样本的BVDV抗原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抗原~+/抗体~+牛占40%(40/100),抗原~+/抗体~-牛占15%(15/100),抗原~-/抗体~-牛占35%(35/100),抗原~-/抗体~+牛占10%(10/100);基因分型结果显示,BVDV-Ⅰ型占11%(6/55),BVDV-Ⅱ型为78%(43/55),Ⅰ型与Ⅱ型混合感染占11%(6/55),未发现BVDV-Ⅲ型。研究表明,BVDV和BHV-Ⅰ在江苏省主要规模奶牛场普遍流行,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大部分牛场均能检测出抗原~+/抗体~-的持续感染牛,BVDV含基因Ⅰ、Ⅱ型,但主要以Ⅱ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996.
997.
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母猪所生的仔猪,在接种疫苗前、后采集1116份血清样本,同时用HRP—SPA—ELISA、IHA和ID等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检测,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0.77%和69.59%.  相似文献   
998.
间接法DOT—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成功地建立了间接法Dot-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对新城疫发病鸡群口咽、泄殖腔拭子的NDV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33%(91/156)、62.50%(90/144),两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间接法Dot-ELISA对新城疫的早期诊断具有简单、快速、经济、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等优点,是疫病早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9.
1000.
Dot—ELISA检测兔血清中兔轮状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长良好的第24~43代MA104传代细胞接种兔轮状病毒(LaRV),待出现90%以上细胞脱落时收获病毒液,制作纯化抗原。用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制备检测LaRV抗体的快速诊断膜,进行Dot-ELISA试验,检查10只人工感染兔血清,于感染后第10天出现阳性反应,21天全部阳转。应用该方法做了LaRV阳性血清阻断试验、其它病的兔血清排除试验,对38只健康兔血清的检查均为阴性。利用D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