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林业   1547篇
农学   611篇
基础科学   112篇
  313篇
综合类   5761篇
农作物   387篇
水产渔业   1584篇
畜牧兽医   5192篇
园艺   2477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83篇
  2010年   1068篇
  2009年   1130篇
  2008年   1150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1007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牛亚洲Ⅰ型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各种偶蹄动物均易感的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A型、O型、C型、亚洲Ⅰ型、南非Ⅰ、Ⅱ、Ⅲ型,2005年,国内江苏首次发生牛亚洲Ⅰ型口蹄疫。为了防止牛亚洲Ⅰ型口蹄疫疫情扩散,对易感动物紧急实施疫苗接种是必要的。但是,国内目前没有亚洲Ⅰ型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为了及时通过科学试验研究出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的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我们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2.
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5头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仔猪进行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病理解剖学主要变化是血液稀薄,凝固不良,全身皮肤及粘膜、脂肪和脏器黄染,肝、脾肿大;病理组织学主要变化是肝、脾、肾等器官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和广泛的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5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某猪场的病死猪经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3日,烟台市某猪场的5头母猪突然不食,精神沉郁,体温41.5℃,乳房水肿,其中2头口中  相似文献   
114.
附红细胞体病是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疾病。附红细胞体的种类很多,一般都是根据其所寄生的宿主进行命名,如猪附红细胞体、猫附红细胞体、绵羊附红细胞体、牛附红细胞体、兔附红细胞体等,其中猪附红细胞体致病力较强。  相似文献   
115.
116.
利用36块落叶松一样树混交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其幼龄期林分Ⅰ级木单位面积株数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Ⅰ级木的株数并非随密度的增加而直线递增,而是趋向“二阶常数”分布,且在同一年龄阶段,在较低的密度范围(2325~4800株/hm2)或较高的密度范围(4801~6750株/hm2).Ⅰ级木的株数变动幅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117.
前言 红麸杨Phus punjabensis Var. sinica是(?)树科盐肤木属的落叶小乔木,其复叶被枣铁倍蚜(Kaburagineusigallis)、蛋(?)倍蚜(K.ovogallis)、小铁枣蚜(Meitanaphis elongallis)、黄小铁枣蚜(M.flavogallis)、铁花蚜(Floraphismeitanensis)及肚倍蚜(K.thusicola)等寄生后叶细胞组织增生成多种铁五倍子。五倍子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80年代开始,五倍子的生产由粗放的野生野采发展到建立较大规模的人工倍林基地,发展基地需要大量种苗。由于红麸杨种子种皮坚硬并富含蜡质,如不经处理播种则出苗率极低,出苗极不整齐,出苗期可长达半年至两年。1988~1990年在四川省通江县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其结果如后。##原图像不清晰  相似文献   
118.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位于三江平原的中南部,所辖的12个农场分布于全省10个市、县,总人口近35万,土地总面积88.27万hm^2,其中耕地40.2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6%,牧地草原1.87万hm^2,水面6.07万hm^2,沼泽型低湿地近8.4万hm^2,森林总面积15.89万hm^2,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119.
高梁与苏丹草2个杂交组合F2代的生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草业科学》2004,21(7):13-17
  相似文献   
120.
介绍5个在鲁中南地区表现优良的大樱桃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