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5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林业   768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78篇
  162篇
综合类   2049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1381篇
畜牧兽医   231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固始鸡腿肌重活体估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周龄的固始鸡,测定其活重(x)、腿肌重(y)。经对22只固始鸡活重和腿肌重进行测定、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并建立了直线回归方程y=0.137x-81.6,据此可用固始鸡活重来估测腿肌重。  相似文献   
23.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过程中 ,猪互相咬尾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大大降低 ,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仔猪咬尾症的原因很多 ,一般来讲 ,主要包括营养、环境、管理和疾病等几个方面 :当饲粮营养失衡时 ,会刺激猪只发生咬尾症 ;当舍内有害气体、温度和光照超标 ,或通风换气不良、饲养密度过大 ,会引起咬尾现象 ;当猪只患有贫血和体内体外寄生虫时 ,也会发生咬尾现象。笔者从引起咬尾的原因出发 ,制定了一套综合预防措施 ,供养猪生产者参考利用。1 提供充足全面的营养物质根据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 ,…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征;NADH-d组化法可以非选择性的标记大部分神经元,且采用该法观察到的肌间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NADPH-d组化法,但该法不能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细微结构,不适合用于神经元类型的观察;抗NF免疫组化法可以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元的突起,28日龄仔猪体积较大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DogielI型和DogielII型神经元。  相似文献   
25.
26.
在面积为6 667m2的池塘混养  相似文献   
27.
王贞奖 《福建农业》2005,(10):29-29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因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不平衡、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的猪咬尾症时有发生,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损失。为此,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防止猪交尾症的发生。一、病因1.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以及同一圈舍猪只大小强弱悬殊过  相似文献   
28.
29.
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1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1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184.8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8.3nm,平均长度为403.4nm;2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85.4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046.2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3nm,平均长度为549.4nm;3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5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9792.3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9.8nm,平均长度为450.5nm;4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119.3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12586.1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6nm,平均长度为520.5nm。  相似文献   
30.
斑点叉尾鮰为杂食性淡水鱼类,我省于1987年引进后,进行了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鱼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种苗供应得到解决以后,放养面积逐年增加,开发了一个新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