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0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为了分析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并对其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通过硅胶柱层析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分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中共鉴定出60个化合物,占提取物总量的96.074%。主要以烷烃类、醛酮类、酯类、脂肪酸类为主,分别占13.503%、17.317%、17.777%、25.738%。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共得8个组分(A、B、C、D、E、F、G、H),其中组分(A、B、C、H)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有增殖抑制作用,组分(A、B、C、F、H)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均呈浓度依赖性。组分(A、B、C、H)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的IC_(50)分别为790.46、842.05、876.12、1 479.55μg/mL,组分(A、B、C、F、H)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IC_(50)分别为619.29、465.45、1 137.88、1 096.11、754.48μg/mL。说明通过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筛选,石油醚萃取物组分(A、B、C、F、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MTS法和CCK-8法检测番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试验条件,以12~13日胚龄番鸭鸭胚作为胚胎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细胞来源,利用传至F2代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对比MTS法和CCK-8法在不同孵育时间及不同检测波长条件下吸光光度值的差异,研究MTS法和CCK-8法检测番鸭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最佳检测时间、最佳检测波长,根据细胞数量与OD值的关系曲线确定两种试剂各自的最适细胞浓度。结果表明:MTS法的最佳波长为492 nm、CCK-8法为450 nm,MTS法的灵敏度稍高于CCK-8法;两种方法的最佳检测时间均为加入试剂后4 h;MTS法的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1.25×103~1×104个/mL,CCK-8法为2.5×103~1×104个/mL。MTS和CCK-8法均能较好地检测番鸭F2代胚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情况,相对于CCK-8法,MTS法更加经济,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3.
[摘 要]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的溶血性及体外生物免疫活性。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PNS粗提物,经有机溶剂除杂后,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溶血性试验测定PNS作用后红细胞的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PNS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 PNS的半数溶血率HD50大于4mg•ml-1;体外显著促进了刀豆蛋白(Con 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论:PNS安全性好,体外免疫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64.
探讨了前列腺素PGF2α类似物氯前列烯醇(Cloprostenol,CLO)对鸡等级前小黄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颗粒细胞经16 h预培养后用CLO处理24 h,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0.1~10μg/L的CLO促进了颗粒细胞的增殖,10μg/L时刺激效果最为明显。蛋白激酶A(PKA)激活后颗粒细胞数量增加,PKA抑制剂H89抑制了CLO的促增殖作用。PKC的激活或抑制对CLO的促增殖作用无显著影响。这表明,CLO可通过PKA途径促进鸡等级前小黄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5.
为了研究含有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PCV2的ORF2和ORF1-2串联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小鼠进行了免疫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用表达ORF2和OFR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ORF2、Ad-ORF1-2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对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和脾淋巴细胞中各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增殖反应、自然杀伤活性和特异性杀伤活性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用表达ORF2基因和ORF1-2串联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ORF2、Ad-ORF1-2经肌肉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小鼠产生的针对PCV2ORF2基因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不断升高,第3次免疫后2周达到最高,但第3次免疫后4周有所下降;免疫重组腺病毒的试验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CTL杀伤活性和NK细胞杀伤活性与免疫空载体的对照组和免疫PBS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本研究为PCV-2基因工程疫苗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为可溶性表达重组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hGM-CSF)与猪干扰素α1(PoIFNα1)融合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分别提取鸡、猪肝脏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ChGM-CSF和PoIFNα1基因,经linker连接上述两种基因后将其克隆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BL21(DE3)菌株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在ST细胞/VSV病毒测定系统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滴定该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同时用MTT法检测其对鸡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PCR扩增并融合后的ChGM-CSF和PoIFNα1融合基因约为1000bp,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诱导表达的rChGM-CSF-PoIFNα1融合蛋白分子量约55ku,主要存在于破碎菌体的上清中,表达量较高。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分别能够与ChGM-CSF多抗和PoIFN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其抗病毒比活性约为1.1×10^6IU/mg,并且具有促进鸡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本研究为rChGM-CSF-PoIFNα1重组融合蛋白的研制及其相关活性的测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7.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细胞均以G1期细胞为主,少量细胞为S期和M期,无异倍体细胞。不同免疫器官细胞周期动态变化相似,部分发育阶段之间存在差异。(2)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脾脏、法氏囊和胸腺;在8周龄(胸腺)、或12周龄(脾脏和法氏囊)以前,免疫器官细胞增值指数处于上升阶段,而后逐渐下降,这一结果与固始鸡免疫器官生长发育的测定及其动态变化的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甘肃棘豆黄酮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试验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甘肃棘豆黄酮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 (IgG)抗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甘肃棘豆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2.23%,略高于维生素E (28.55%),低于维生素C (97.0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0.03%,高于维生素E (69.70%),低于维生素C (98.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39%,低于维生素C (98.98%)、略低于维生素E (32.57%)。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随着甘肃棘豆黄酮溶液浓度的提高,脾脏淋巴细胞相对增殖率也提高,当其浓度为200 μg/mL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23.40%;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IL-2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甘肃棘豆黄酮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100和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综上所述,甘肃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69.
家蚕微孢子原虫在Antheraea eucalypti细胞中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蚕微孢子原虫经KOH处理后,接种于Antheraea eucalypti细胞系,调查其生活史,KOH处理的孢子发芽率约为44.3%,Antheraea eucalypti细胞的初期感染率约为30%,接种36h后,裂殖子数量急速增加,72h达到最高峰。接种48h后可观察到短极丝孢子发芽后形成的空孢壳和二次感染体。感染Nosema bombycis 48h前的家蚕血淋巴对BmN细胞无感染性,而感染2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RNA甲基化转移酶样3(methyltransferase-like 3,METTL3)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ov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BSMSCs)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诱导BSMSCs分化模型模拟牛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检测METTL3在BSMSCs分化前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设计合成METTL3干扰RNA(si-METTL3),且构建METTL3的过表达载体pcDNA3.1-METTL3,分别转染至BSMSCs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果和BSMSCs增殖标志因子盒转录家族成员7(paired box 7,Pax7)的表达情况,EdU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转染si-METTL3和pcDNA3.1-METTL3的BSMSCs进行体外诱导分化,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BSMSCs进入分化期的细胞形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SMSCs分化标志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