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2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149篇
  592篇
综合类   2919篇
农作物   242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1672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22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5 毫秒
91.
建立测定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提高苦丁茶的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条件为: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磷酸(9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5 nm。结果显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在1.374~9.16、0.618~4.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6%、98.89%,RSD为2.08%、1.79%(n=6)。说明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控制苦丁茶的质量。  相似文献   
92.
为有效快速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饲料经甲醇、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萃取后,在氮气保护下浓缩,用甲基叔丁基醚-乙腈溶液复溶,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斑蝥黄浓度为1.25~10.0μg/mL,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为2.50~2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的检测限为0.06 mg/kg,定量限为0.20 mg/kg。斑蝥黄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8%~8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1.06%;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2.0%~82.8%,RSD为0.46%~1.41%。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测定饲料中斑蝥黄和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含量。  相似文献   
93.
丛智慧  谭支良 《华北农学报》2007,22(B08):218-222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瘤胃发酵特性、饲料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以及与其他饲料添加剂的互作效应,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4.
The study was aimed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our kinds of tetracyclines,including oxytraoycline,tetracycline,chlortetracycline and doxyeycline in egg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The eggs samples were detected with HPLC after through the procedure of extraction of 0.1 mol/L Na2EDTA-Mcllvaine buffered solution,purification of Oasis MAX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lumn,gradient elution of taking acetonitrile-0.01 mol/mL trifluoroacetic acid as mobile phase,separation with reverse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ibration curves of four kinds of tetracyclines were linear correlated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30 to 1 000 ng/g which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as 10 ng/g and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as 50 ng/g.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67.3% to 81.4%,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intraday was 2.7% to 14.3%,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inter-day was 0.9% to 5.0%.This mo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could simultaneously detect oxytetracycline,tetracycline,chlortetracycline and doxycycline drug residues in egg and it had high sensitivity,accuracy and precision.The method was rapid and simple to operate.  相似文献   
95.
为保证桑椹的食用营养保健品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和花青素2类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以供确定桑椹的采收适期参考。结果表明:2个供试果桑品种的桑椹在成熟期间,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荞麦碱(fagomine)2种生物碱的含量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和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2种花青素的含量却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在桑椹成熟前增加缓慢,至成熟后急剧上升;在不同品种同一成熟度的桑椹中,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是果桑品种"大10"高于"69",而DNJ含量和C3G含量均是"大10"低于"69","大10"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高于DNJ含量和C3G含量,而"69"桑椹中的荞麦碱含量和C3R含量均分别低于DNJ含量和C3G含量。上述结果提示:桑椹成熟过程中生物碱的含量逐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逐渐增多,且2类活性成分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生产上需根据加工桑椹食品的保健功效采收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期的桑椹作原料。  相似文献   
96.
《畜牧与兽医》2016,(3):5-10
建立一种离子液体单滴微萃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肌肉组织中的磺胺类药物进行提取检测。对离子液体及用量、盐析作用、p H值、振荡频率、提取时间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肉组织以乙腈提取,提取液蒸至近干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5 m L,调节p H为4.0,添加36%(w/v)的Na Cl,以8μL的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萃取剂,调节振荡频率为700 r/min,提取20 min。在最佳的条件下,该法对6种磺胺类药物具有8~29倍的富集倍数,检测限范围为0.5~1.0 ng/g,在肉组织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0.6%~95.1%。该方法可用于肌肉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
实验研究苦豆子药材提取过程中多种生物碱成分的量变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作为提取溶媒,研究苦豆子药材在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下提取液中7种生物碱成分量变规律。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含量增加明显,在浸泡3 h达到最高,3 h后开始下降,浸泡时间不能超过3 h;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除金雀花碱外其余6种生物碱在提取3 h的含量最高,提取时间不宜超过3 h;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7种生物碱的量也在逐步增加,并逐步趋于稳定。表明苦豆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对提取工艺的各个因素比较敏感,7种生物碱成分的提取率与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和提取次数呈正相关并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逐步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对苦豆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温度是影响云厚朴提取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考察云厚朴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厚朴SFE-CO2(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萃取物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在不同温度干燥时的含量变化并得出降解规律,干燥时降解为一级反应,在100 ℃降解较快。采用恒温加速实验,得出SFE-CO2萃取液中的和厚朴酚、厚朴酚室温25 ℃贮存期分别为1 125.6 h和975.7 h。在制剂生产中,云厚朴SFE-CO2萃取物不宜长时间贮存,以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由于热不稳定性,高温干燥会导致制剂质量不稳定,降低药效,应在较低温度下干燥。  相似文献   
99.
NaCl胁迫对两优培九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浓度的NaCl胁迫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幼苗4d后,根和地上部分的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功能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幼苗根、茎、叶中的Na+含量、Na+/K+、Na+/Ca^2+和Na+/Mg^2+与对照相比,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K+、Ca^2+和Mg^2+的含量则相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两优培九幼苗主要利用产生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地上部分的渗透平衡;从离子平衡角度发现,两优培九幼苗在根部通过避Na+机制来保持较高的Na+/K+以减轻盐胁迫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在茎和功能叶片中则通过保持细胞中较高的K+水平以减轻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0.
低能Ar+注入樱桃萝卜点点红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樱桃萝卜点点红为材料,对低能Ar+离子注入其干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发芽率、成活率与低能Ar+注入剂量的关系,对低能Ar+注入点点红种子后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POD酶谱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能Ar+注入都会引起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变异;在1×1017Ar+/cm2与3×1017Ar+/cm2剂量之间点点红种子的发芽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现出“马鞍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同工酶图谱中,POD在2.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增加一条酶带,且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高剂量注入时有缺失现象;酯酶(Est)在1.5×1017Ar+/cm2和3.0×1017Ar+/cm2剂量注入时酶带数增加,且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