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1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林业   482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323篇
  344篇
综合类   3382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1149篇
畜牧兽医   1553篇
园艺   316篇
植物保护   74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鸡粪好氧发酵氮转化与相应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明确鸡粪好氧发酵过程各类氮转化细菌变化及其与氮素转化间的关系,本研究全程测定了氨化、异养亚硝化、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4类细菌数量、有机态氮、氨态氮、硝态氮等含量变化。结果证明,该过程各类氮转化细菌以中温菌居多,最适生长温度35℃。其中,升温段35℃之后,菌数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降温段35℃之前,菌数随温度下降而上升。研究的各类氮转化细菌中,氨化细菌最耐热,是高温期发挥作用的主要类群。发酵全程各类氮转化菌数与相应氮素转化量的关系为:升温段,氨化细菌、亚硝化和硝化菌数增加时,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增幅较快;此3类菌数降低时,氨态氮和硝态氮的增幅较缓;降温段,氨化细菌数量与氨态氮含量变化之间无相关表现;发酵全程硝态氮含量变化与亚硝化、硝化细菌数量变化呈正偏相关,与反硝化细菌数量变化呈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992.
浓硫酸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萍  施海燕  韩志华  王鸣华 《土壤》2008,40(5):744-749
建立了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新的前处理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浓硫酸-乙醇进行纯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拟除虫菊酯农药。结果表明:4种菊酯在3种土壤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在84.14%~105.51%之间,变异系数为1.24%~5.82%。该方法具有省时、省溶剂、操作简单、纯化效果好、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糖腈乙酰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水解性单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糖腈乙酰酯衍生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测定土壤水解性单糖的糖腈乙酰酯衍生气相色谱分析方法。8种单糖线性范围为10~640!g,检出限(3S/N)在1.4~4.2ng之间,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6.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准确可靠地应用于土壤单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4.
ALA提高丙酯草醚胁迫下油菜幼苗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油菜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ZJ0273)和5-氨基乙酰丙酸(ALA),研究了ALA与丙酯草醚协同处理对苗期的油菜是否安全。结果表明,丙酯草醚随浓度从100~1000mg/L变化,逐渐抑制油菜幼苗生长,鲜重减少,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丙二醛(MDA)积累提高。而10~100mg/L的ALA则促进油菜幼苗生长,增加植株的鲜重、净光合速率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POD、SOD和APX酶活性均比对照显著提高,MDA积累减少;500mg/L的ALA效果相反,表现为抑制作物生长。100mg/L ALA和不同浓度的丙酯草醚协同处理,油菜幼苗均比对照生长的更好,鲜重增加,净光合速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MDA积累减少。因此,ALA可以提高油菜幼苗在除草剂丙酯草醚胁迫下的耐性。  相似文献   
995.
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秸秆快速好氧发酵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废弃资源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在现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好氧发酵堆肥技术由于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成为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和秸秆的首选处理技术.该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通风量、含水率和碳氮比3因素对快速好氧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量是首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含水率和碳氮比;适宜的通风量参数为0.148~0.173 m3/d,含水率为60%,C/N为25:1.本研究将为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好氧发酵设施增温保温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揭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中有机氮沿程转化规律及其微生物特性,优化滤池的设计与运行,以有机氮废水为处理对象,在水力负荷0.329~0.50 5m3/(m2.h)、气水比4-5:1、沿程DO 3.0~5.85 mg/L、不加任何有机碳源的情况下,研究氮元素沿程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内有机氮氨化与硝化同步进行,90%以上的溶解性有机氮(DON)转化为NO3-N;滤池沿程各段对于TKN的降解进程(TKN→NH3-N)与NH3-N的硝化进程(NH3-N→NO2-N→NO3-N)一致:微生物总量沿水流方向呈逐渐递减趋势;生物耗氰速率(OUR)沿程逐渐减小,OUR 数量级为101mg/(g·h).该研究可为硝化滤池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滤池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挑选1500只34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了300 mg/kg的五倍子单宁酸(GTA)和没食子酸丙酯(PG)的基础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探究饲喂GTA和PG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鸡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GTA能显著改善试验8周时的蛋黄着色,但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比例、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饲粮添加GTA能显著降低蛋鸡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胆固醇(TC)的含量,有降低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趋势;饲粮添加PG能显著降低血浆TP和ALB水平,有降低GLU、GLB、TG、TC和HDL–C水平的趋势;饲粮添加GTA和PG对蛋鸡血清肝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添加GTA能显著降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饲粮添加PG可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Y、M质量浓度。可见,在本研究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GTA和PG对罗曼粉蛋鸡的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但GTA能提高蛋黄着色;饲粮添加GTA下调蛋鸡血脂、血浆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均大于PG的;饲粮添加PG可提升机体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在中国苹果主产区山东青岛、宁夏银川、辽宁大连等12地进行肟菌酯在苹果中的规范残留试验。苹果样品中肟菌酯及其代谢产物CGA321113(肟菌酸)的残留量采用乙腈提取,经抽滤、盐析、浓缩后用乙酸乙酯定容,再运用气相色谱检测,并对肟菌酯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5、0.50、5.00 mg/kg时,肟菌酯和CGA321113在苹果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99%和89%~9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0%和7%,定量限均为0.05mg/kg;以肟菌酯有效成分100mg/kg的用量在苹果上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 d,在末次施药后28 d时,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为<0.05~0.14 mg/kg,CGA321113的残留量为<0.05~0.06mg/kg,肟菌酯的残留总量为<0.10~0.19mg/kg;在末次施药后21d时,肟菌酯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为<0.05~0.15mg/kg,CGA321113的残留量为<0.05~0.28mg/kg,肟菌酯的残留总量为<0.10~0.37mg/kg,残留总量最大值低于中国制定的肟菌酯在苹...  相似文献   
999.
以猪粪和秸秆为原料, SiO2纳米颗粒(SiO2NPs)为添加剂,研究添加4 个浓度梯度下(0、0.5、1.0和2.0 g/kg)SiO2NPs对好氧堆肥过程中腐熟度指标、重金属总量和形态分布规律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并探讨影响重金属生物利用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添加SiO2NPs提高堆体温度并延长堆肥高温期。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的pH显著升高,而电导率和C/N显著降低。种子发芽指数由堆肥前的50%升高到堆肥后的163%~182%。添加SiO2NPs有利于重金属组分由生物可利用形态(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向稳定形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Cu和Zn的钝化效率可分别达到65.10%~83.89%和6.62%~27.93%,极显著高于CK处理(分别为52.09%和1.83%,P<0.01)。添加SiO2NPs增加嗜热菌科的丰度,提高总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Cu相关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Zn相关的被鉴定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Cu的生物利用度受环境因素(C/N和电导率)和细菌的交互作用,而Zn的生物利用度受细菌和温度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灭蝇胺、多菌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甲氰菊酯5种农药在豇豆上的使用安全性,以5种农药的最大推荐剂量和1.2倍最大推荐剂量施用,采收不同间隔期的样品进行残留分析。结果表明:豇豆中灭蝇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别按最大推荐剂量105 mL/hm2、11.25 mL/hm2施用不会导致农药残留饮食风险,且分别在药后2 h、1 d的残留值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0.5 mg/kg、0.015 mg/kg,可安全使用,即安全间隔期分别为2 h、1 d。甲氰菊酯、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3种农药在国内未有最大残留限量规定,参考其他豆类蔬菜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甲氰菊酯在最大推荐剂量下的安全间隔期为7 d,残留量为0.059 mg/kg;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安全间隔期至少在14 d以上。为确保豇豆质量安全,甲氰菊酯、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3种农药在豇豆盛产期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