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1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林业   482篇
农学   385篇
基础科学   323篇
  344篇
综合类   3382篇
农作物   284篇
水产渔业   1149篇
畜牧兽医   1553篇
园艺   316篇
植物保护   74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由α-苯氧基丙酸酯出发,合成了取代氨基(或芳氧)磺酰基苯氧丙酸酯,并测定了它们的除草活性。所有的化合物均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测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62.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金花忍冬植物上采集的二点叶螨为敏感种群,在室内盆栽菜豆苗上饲养繁殖后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及螨嗪菊酯(甲氰菊酯 四螨嗪)混剂喷雾处理20代,获得二点叶螨抗氧乐果种群(抗性指数RF=35.84倍)、抗甲氰菊酯种群(RF=479.79倍)、抗四螨嗪种群(RF=67.26倍)以及抗混剂螨嗪菊酯种群(RF=26.75倍)。用生化法测定离体酶活性的结果表明,上述四个抗性种群的形成与体内羧酸酯酶、磷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增加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有关。4个抗性种群对常用15种供试药剂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氧乐果、甲氰菊酯与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水胺硫磷、久效磷、氰久合剂有交互抗性,甲氰菊酯还与螨蚧克有交互抗性;四螨嗪与三氯杀螨醇(RF=14.15倍)、齐螨素(RF=10.26倍)有交互抗性;螨嗪菊酯与双甲脒、氧乐菊酯有负交互抗性,RF值分别为0.85、0.71倍。  相似文献   
63.
SPE蔗糖酯常温保鲜圣女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膜保鲜剂通常是将蜡、天然树脂、脂类、明胶、淀粉、多糖等成膜物质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水溶液或乳浊液,采用浸渍、喷洒等方法施于果蔬表面,风干后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膜,用以增强果蔬表皮层的防护作用,抑制果实呼吸,降低由于水分蒸发而导致的皱缩萎蔫,抑制微生物的人侵,防治腐败变质。SPE蔗糖酯是用蔗糖和食用油脂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制成的无毒无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本文应用SPE M糖酯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圣女果进行涂膜,室温下贮藏,以观察SPE蔗糖酯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4.
褐飞虱经甲胺磷处理后 ,酯酶活性首先表现为受到抑制 ,然后上升 ,到达最大值后再下降并停留在一个相对对照较高的水平。在 1次处理的基础上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酯酶的变化进程与 1次处理相同 ,但最后的停留水平均高于 1次处理 ,分别为 1次处理的 1.35倍和 1.63倍左右。敏感性测定同样表明再次处理可以导致敏感性进一步下降 ,第 3天和第 7天再次处理 ,敏感性分别比 1次处理下降了0.35 1、0.696倍。  相似文献   
65.
蚊虫携带病菌 ,危害人类健康 ,其生活周期短(致倦库蚊在 2 5℃恒温下幼虫期共 4龄仅 5~ 7d) ,繁殖能力强 (每个卵块约 10 0~ 15 0个卵 ) ,如何有效而安全地作好灭蚊工作 ,是各级爱卫办创卫工作的一件大事。因此 ,选择卫生、高效的防治药剂尤为重要。在防治过程中 ,需要了解蚊虫对各种药剂的抗药性 ,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为了指导重庆市的灭蚊工作 ,有的放矢选择灭蚊剂 ,我们在北碚区进行了蚊虫抗药性的测定研究 ,分别于 2 0 0 0年 9~ 10月和2 0 0 1年 6~ 7月测定了致倦库蚊对常用的有机磷 (敌敌畏 )和拟除虫菊酯类 (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  相似文献   
66.
10%单嘧磺酯WP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证实,10%单嘧磺酯WP可有效防除冬小麦田的藜和播娘蒿等一年生及越年生阔叶杂草,防效与10%苯磺隆WP相当或优于该对照药剂,且对冬小麦安全,无任何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67.
以枸杞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对活性氧伤害和质膜H -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100mmol/L时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上升,质膜H -ATPase活性先升后降;质膜相对透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与质膜H -ATPase活性在重度胁迫下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盐胁迫下活性氧积累可能是加速伤害质膜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8.
通过取代苯氧异丁酸与12-(羟基亚氨基)十五内酯的反应,合成了取代苯氧异丁酰氧亚氨基十五内酯,并测定了其对苋菜的除草活性。所有化合物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 Ⅲa~Ⅲd 的EC50值分别为34.570、46.492、55.385、50.114 mg/L,其活性比对照药剂2,4-D(117.325 mg/L)高,而比苯磺隆(22.381 mg/L)低。  相似文献   
69.
30%乙·精喹EC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30 %乙·精喹EC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 ,135 0ml/hm2 防效达 91%以上 ,15 0 0ml/hm2 防效达 97%以上 ,且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0.
自从40年代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问世以来,它在防治卫生害虫、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立I;了汗马功劳,多年来曾是卫生杀虫剂吨位最大的农药中评1。但由于滴滴涕的高残出,卫生害虫又对其产生抗药性,大多数国家已经禁用。为了寻求替代药剂,各国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药剂有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谢节剂、引诱剂和驱进剂、有机磷类、氮么甲酸酯类和有机氯类等。五拟除虫菊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害虫高效广谱、击倒快、*渠小;很快在防治卫生害虫上大显身手。目前已批准登记的用于防治卫生’或虫的主要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