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江西饲料》2009,(6):43-4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消费国.肉类年产量高达8051万t,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30%。肉类的品质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食品安全和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国家重大需求之一。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重大项目“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针对猪、鸡肉质性状形成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围绕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与分配,肠道内环境和外环境应激的影响,代谢程序,遗传主要基因筛选,  相似文献   
72.
崔岩  张勇 《饲料广角》2010,(23):26-28
<正>近年来,人们对畜禽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嫩度作为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酶处理法、机械处理法以及电刺激法等嫩化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关机制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目前养猪业乃是畜牧业大头,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汉阴县为例,2012年养猪产值占整个牧业产值的64%,猪肉产量占畜禽肉类的87.2%,农村养殖户中养猪占85%,养猪数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出栏肥猪是1990年出栏肥猪的3倍,但猪肉质量却滞后于数量的发展,20年间猪瘦肉率只提高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食品结构发生变化,猪肉消费已从肥肉转向瘦肉,提高猪瘦肉率,改变猪肉质量以适应社会、市场需要已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推广"洋三杂"商品肉猪就是改变猪肉质量,提高瘦肉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稳定或发展养猪生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是“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控制。畜禽肉品从农场生产到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包括从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畜禽肉品生产、加工、包装、流通一直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在这一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若受到污染,均可能出现产品质量卫生问题,就会造成人们食用畜禽肉品的不安全。  相似文献   
75.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是畜禽生产力的重要候选基因,并成为提高畜禽肉产量的研究的焦点.近年来,有关牛、猪、斑马鱼MSTN基因的研究不断增加,该领域的深入探讨可能对畜牧生产和医学上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MSTN基因的发现、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作用机理及发现的突变点和多态性,评价了研究MSTN基因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野生动物肉与家养畜禽肉相比,具有独特的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野生动物也感染家畜禽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保证人畜健康,防止疫病传播,对上市野生动物肉进行检疫势在必行。我国可供肉用的野生动物主要有獐子、野猪、黄羊、野免、马鹿、旱獭、獾、狼、无毒蛇等,可供肉用的野禽有野鸡、野鸭、黄雀、麻雀、鹌鹑、斑鸠、大雁等。1上市野生动物肉的形态根据季节和野生动物种类及其毛皮价值不同,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肉的形态也有不同。一是把未加工的带毛皮的尸体投放市场;二是剥皮、脱毛后进入市场。2对野生动物的卫生要求2.1猎获野兽…  相似文献   
77.
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氯霉素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畜禽肉中氯霉素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LC—ESI—MS)确证方法: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经色谱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选择离子监控测定畜禽肉中氯霉素残留。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66.4%~83.1%,相对标准偏差为4.89%~6.15%,定量限为0.5μLg/kg。该方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适合于畜禽肉中氯霉素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集贸市场的开放,肉类生产经营渠道增多,肉类市场上病、死畜禽肉和以次充好、掺假作伪现象屡禁不止,为确保肉食卫生质量,保障食用者安全、健康,维护肉类贸易信誉,搞好常见性状异常肉的鉴定与处理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9.
运用硫酸铜沉淀反应原理、过氧化物酶反应原理、细菌毒素氧化呈色反应原理对随机抽取的牛肉、猪肉、羊肉共500份肉样进行检验 ,检出阳性肉样52份 ,占10.4 % ,都属病死畜禽肉和劣质肉。综合判定阳性检出率高 ,检验结果准确。目前 ,对上市畜禽肉的检疫(验)多凭感官检查 ,方法简单 ,科技含量不高 ,对一些隐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染疫肉品很难检出 ,肉品检出合格率低下 ,很难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为此 ,我们建立了《综合检验病、死畜禽肉的研究》课题 ,采用“硫酸铜沉淀、过氧化物酶、细菌毒素的氧化呈色反应”综合检验方…  相似文献   
80.
笔者从事兽医检疫工作多年,现将在工作中常见的劣质畜禽肉的感观鉴别进行了综合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