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64篇
  免费   2199篇
  国内免费   4737篇
林业   5813篇
农学   6138篇
基础科学   5400篇
  3440篇
综合类   42949篇
农作物   3487篇
水产渔业   4934篇
畜牧兽医   34091篇
园艺   6330篇
植物保护   2018篇
  2024年   564篇
  2023年   2101篇
  2022年   2038篇
  2021年   2464篇
  2020年   2429篇
  2019年   3026篇
  2018年   1267篇
  2017年   2686篇
  2016年   3167篇
  2015年   3345篇
  2014年   5522篇
  2013年   5916篇
  2012年   7562篇
  2011年   7487篇
  2010年   6756篇
  2009年   6971篇
  2008年   7873篇
  2007年   6590篇
  2006年   5483篇
  2005年   5773篇
  2004年   4618篇
  2003年   4368篇
  2002年   2829篇
  2001年   3128篇
  2000年   2056篇
  1999年   1216篇
  1998年   1005篇
  1997年   659篇
  1996年   699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548篇
  1992年   518篇
  1991年   505篇
  1990年   544篇
  1989年   500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3篇
  1975年   20篇
  1965年   29篇
  1958年   33篇
  1957年   136篇
  1953年   7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畜牧与兽医》2017,(3):116-121
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 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引起猪只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死亡的一种猪肠道疾病病原体。PDCo V于2012年首次在香港的猪群中发现,2014年在美国报道,随后陆续在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和泰国检出。鉴于PDCo V是一种新的疫病,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对该病准确诊断和防控的关键。本文对PDCo V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2.
 构建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DNA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SVBV P1蛋白互作的15种寄主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15种寄主因子参与茉莉酸途径、泛素化、光合作用、抗病抗逆、蛋白修饰、蛋白运输和氧化还原等多种生物过程。另外,这些寄主因子还具有其他分子功能,包括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活性和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等。本研究初步探讨了P1与寄主因子的互作机理,为揭示SVBV侵染森林草莓以及SVBV在寄主中扩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东北地区大豆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差异规律,整理适于东北地区种植的大豆种质资源307份(6份半野生品种,17份地方品种及4份国外品种,其余为栽培品种),统一种植,秋季收获后,测定各品种成熟籽粒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析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布规律、大豆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β-胡萝卜素漂白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307份大豆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极显著,平均值为21.68 U·mL~(-1),最小值为2.51 U·mL~(-1),最大值为42.38 U·mL~(-1)。根据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07份大豆品种分为3类。低活性品种占总量43.65%,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15.25 U·mL~(-1);中等活性品种占总量43.97%,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为24.64 U·mL~(-1);高活性品种占总量12.38%,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33.87 U·mL~(-1)。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油分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含量呈负相关,与漂白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45.
猪伪狂犬病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而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和产仔旺季较为多发。该病会导致哺乳仔猪发生病毒血症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从而大批量死亡;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繁殖障碍,如流产、死产等;中大型猪感染后会发生肺炎,并影响生长发育。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能够发生,且是严重影响我国养猪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主要疾病,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生产上常发的害虫,常年为害较重,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稻谷质量,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总结了应用毒?蜂杀虫卡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毒?蜂杀虫卡对二化螟寄生率为33.44%,防治效果为66.06%,今后可用于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牛流行性出血病(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在云南省的流行和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2019年对11个县市的1 199份牛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病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抗体检测,同时从各县市检测出的阳性血清中,随机选取18~50份通过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云南省11个县市均检测出EHDV抗体阳性样品,阳性率介于49.3%~91.3%,平均为81.8%;各地普遍存在3个及以上血清型,其中EHDV-7、-10、-6、-5血清型检出率较高,EHDV-8、-2血清型检出率较低,未检出EHDV-1型。结果表明,EHD在云南省流行广泛且较严重,流行血清型复杂。结果提示,需持续开展EHDV血清学监测,重视对该病的防控。此次血清学调查为我国西南地区EHD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8.
对德宏州番茄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番茄病毒病在德宏州主要番茄主产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主要以黄化曲叶、皱缩、矮化、花叶、蕨叶、脉突、叶片发紫为主,单独或混合发生,一般发病率在5%~30%,严重的达80%以上,个别田块达100%。对采自德宏州4个县市的85份番茄样品进行了DAS-ELISA、dot-ELISA检测以及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85份样品中,有58份番茄样品感染了所检测病毒,病毒检出率为68.24%,病毒种类有12种,其中以双生病毒科的泰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ThailandSvirus)为主,占27.06%,其次是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ted virus,TZSV)占22.41%,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ScurlySshootSvirus,TbCSV)占7.06%,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占5.17%,越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SyellowSleafScurlSSVietnam virus)占3.45%。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大白菜TPS(BrTPS)家族成员信息及对高温胁迫信号的响应,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了BrTP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进化特征、蛋白结构及在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全基因组含有15个TPS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除BrTPS14和BrTPS15外,其余成员各含有1个TPS和1个TPP结构域,并且所含motif的排列顺序也完全一致。理化性质分析发现,15个成员的氨基酸长度介于129~1459 aa之间,分子量大小在14.73~165.83 kD之间,大部分BrTPS蛋白为酸性蛋白和亲水蛋白,以无规则卷曲作为二级结构主要构成元件。进化分析表明,大白菜TPS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2类,其中ClassⅠ包含5个成员,ClassⅡ包含10个成员。本研究对高温胁迫前后不同组织和持续高温胁迫下叶片中的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的BrTPS基因可对高温胁迫产生响应,但在表达规律上存在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大白菜TPS基因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0.
补饲的目的是以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为牧草不足或营养不均衡的母牛提供营养物质。对妊娠末期和泌乳早期的母牛来说,牧草富含纤维而缺乏粗蛋白和能量,当牧草数量或质量不足时,补饲对于维持动物理想的生产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必要时补充非结构型碳水化合物可以提高母牛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