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7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MV SF02株M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JS/1/97/G0株M基因主要抗原位点片段M1,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的M1基因核苷酸长为444 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将M1同载体PGEX-6P-1连接后,转化入E.coli 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出目标蛋白,与预计相符.对表达的M1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所表达的M1蛋白可以与GPMV SF02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52.
以马耳他布鲁菌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17KD膜蛋白基因全长,获得422bp长的片段。将该片段直接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成功构建阳性重组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大小为43KD的蛋白,并且该蛋白与布鲁菌病临床阳性动物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17KD蛋白的成功表达,试图评价该蛋白在布鲁菌病诊断用抗原及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差异,本研究通过交互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及雏番鸭免疫攻毒保护试验比较了FP1株番鸭源禽I型副粘病毒强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之间的抗原性.结果显示同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比异源阳性血清对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高2.66~4个滴度;两者之间的抗原相关值R为0.35;对于5日龄经肌注途径免疫接种1羽份量La Sota弱毒疫苗14d后的雏番鸭,以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强毒、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分别攻击后,其保护指数分别为54.5、92.9.以上结果表明,FP1株番鸭源禽Ⅰ型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强毒标准株F48E9存在较明显的抗原性差异,为鸭副粘病毒病疫苗的研制和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应用多个抗原袁位预测软件对微小隐孢子虫CP15、P23和CP15/60三个子孢子表面抗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T细胞袁位预测及分析,从中选取了三个抗原表位富集的基因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SOE PCR)将该三个基因片段串联在一起,各基因片段之间以柔性氨基酸(GGGGS)碱基序列链接,得到的拼接片段命名为CpTm.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pTm,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地构建了CpTm串联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高效表达,质谱分析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包含了上述三个抗原的氨基酸序列.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重组蛋白能被牛抗微小隐孢子虫阳性血清及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P15、P23、CP15/60基因重组表达蛋白免疫兔血清识别,制备的抗血清能被重组蛋白特异性识别,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为多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Asia1型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3A的抗原性,试验对Asia1型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基因进行扩增、亚克隆及测序,将3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中,选取阳性克隆转化Rosetta(DE3)pLysS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3A蛋白,并进行SDS-PAGE鉴定与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3A蛋白,表达的目的蛋白能与Asia1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非结构蛋白3A具有较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56.
将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青海泽库(QHZK)株的E0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a)-E0,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的蛋白用His-Band镍柱进行亲合层析纯化,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E0基因可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44ku,与预期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BVDV标准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57.
将青海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QHZK株的E0基因亚克隆人原核表达载体pET-32(α),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32 (α)-E0,然后用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的蛋白用His-Band镍柱进行亲合层析纯化,Western-blot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显示,E0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44ku,与预计的蛋白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以与BVDV标准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BVDV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绵羊及山羊,并导致非典型肺炎的发生.P113蛋白是绵羊肺炎支原体推测的粘附素,为进一步研究P113蛋白的功能,本试验对其N端1~231位氨基酸的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并采用Western b1ot方法对P113蛋白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Rosetta(DE3)工程菌中成功获得表达;经纯化的重组蛋白与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表明P113蛋白是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59.
对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拉稀、脚软和共济失调症状,其后死亡,的鸭病例,进行常规诊断、动物试验,结果分离到一株细菌,命名为GDYJS-1.分离株通过生长特性、凝集试验、染色特性及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生化试验鉴定为沙门氏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60.
口蹄疫的流行态势和防控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防控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的防治考核标准,到2015年,A型口蹄疫在全国达到净化标准;亚洲I型在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O型在海南岛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在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达到免疫无疫标准,在其他区域达到控制标准。到2020年,A型全国达到免疫无疫标准;亚洲I型在全国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O型在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达到非免疫无疫标准,在北京、天津、辽宁(不含辽东半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