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5篇
  免费   392篇
  国内免费   743篇
林业   595篇
农学   673篇
基础科学   977篇
  536篇
综合类   5744篇
农作物   489篇
水产渔业   629篇
畜牧兽医   6854篇
园艺   586篇
植物保护   39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1052篇
  2011年   1084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154篇
  2007年   995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为了确定导致吉林省某地区10日龄雏鹅发病的病原,从病死雏鹅的肝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根据病毒的电镜照片,动物回归试验及PCR鉴定,确定为鹅细小病毒。PCR产物测序后经BLAST比对显示,分离毒株与NCBI收录的GPVVP3基因同源性均在92%以上,与GPV/CH/HLJ02/08VP3基因的同源性最高,达99%。致病性研究表明,分离株的ELD50为10^-6.5/0.2mL,毒力较强,且该毒株能被GPV标准血清所中和。  相似文献   
992.
以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18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粪样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命名为Bp-YK2。采用经纯化的噬菌体对24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裂解试验,并利用PCR技术对衣壳基因gene23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效价为1.55×1010pfu/mL,宽噬率为41.67%;噬菌体衣壳基因gene23与噬菌体Bp7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7%,推测该噬菌体为肠杆菌T4噬菌体。本研究为开发治疗耐药大肠杆菌的噬菌体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正南京农业大学科研人员通过试验评估热处理大豆分离蛋白(SPI)氧化修饰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未处理的SPI,试验组分别添加100℃热处理1、4、8 h的SPI,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处理4、8 h的SPI可增加蛋白质羟基含量,降低疏基与自由胺基含量。8 h处理组的肉鸡体重、14日龄肝脏重、21日龄脾脏和法氏囊重显著低于对照组,14日龄肉鸡血清和十二指肠IgG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94.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疫病,我国农业部兽医局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兔群中一旦有兔感染该病,则迅速蔓延至整个兔群,给兔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995.
猪丹毒为我国三大猪传染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诊断某猪场猪只发病情况,试验从送检病料中分离到一株分离菌,对分离菌株进行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判定分离菌株为猪丹毒杆菌,从而将此病例确诊为猪丹毒,为养殖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路平 《动物检疫》2014,(7):19-19
受农业部兽医局委托,5月28日—29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青岛举办兽医体系效能(PVS)评估培训班。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兽医机构的120多人参加了培训。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党组书记张弘介绍了我国目前PVS评估工作的进展及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进一步构建PVS评估长效机制,建立健全PVS评估法律制度,积极推广开展PVS评估工作,研究探索PVS评估结果应用机制,利用PVS评估方法进行自我诊断、查找差距、改进工作,争取兽医基础设施投入和工作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997.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禽链球菌病,2012—2013期间,笔者从前来就诊的病死禽脏器中分离得到10株疑似禽源链球菌的分离株,经过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生化编码查询等检测表明:10种致病菌都属于链球菌属。各菌株生化反应特性不同,但大多数能发酵蔗糖,5株细菌吡咯芳氨酸酶(PYR)试验阳性。生化编码册查询结果显示:10株分离菌有9株属于D群链球菌、1株是C群兽疫链球菌属。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对萘啶酸、罗美沙星完全耐药;对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洛美沙星、新生霉素、万古霉素和美洛西林高敏,对其他多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98.
2009年5月末,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大鸨1只。大鸨学名为Otis tarda,属于鸨科,又称野雁,俗名独豹、套道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问询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病程约有1个月,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持续拉黄绿色稀粪,病初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衰竭死亡。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见心冠脂肪出血,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16-1921
鹅细小病毒(GPV)主要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高死亡率。本研究对2013年采集的苏皖地区疑似GPV感染的病鹅组织,通过鹅胚病毒分离以及PCR扩增,共分离鉴定出11株GPV病毒。这11株GPV病毒的鹅胚致死时间为43159h。与NCBI中检索到的21个VP3进行的序列分析发现,这些GPV的VP3氨基酸同源性为97.2%159h。与NCBI中检索到的21个VP3进行的序列分析发现,这些GPV的VP3氨基酸同源性为97.2%100%。进化树分析表明,新分离的GPV VP3与分离于1982年的台湾GPV毒株82-0308最接近。与其他分离株VP3比较,这11株中有3株VP3中存在N35D、V261L、Y293H共突变现象。这些苏皖地区GPV毒株的分离、鉴定以及序列特征,对进一步探究苏皖地区GPV病毒的分子演化特征以及流行病学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