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59篇
  免费   4329篇
  国内免费   6584篇
林业   10074篇
农学   9256篇
基础科学   6259篇
  6380篇
综合类   71320篇
农作物   5928篇
水产渔业   7314篇
畜牧兽医   67225篇
园艺   10824篇
植物保护   5092篇
  2024年   946篇
  2023年   3010篇
  2022年   3423篇
  2021年   3851篇
  2020年   4180篇
  2019年   5052篇
  2018年   2286篇
  2017年   3872篇
  2016年   5165篇
  2015年   5943篇
  2014年   11572篇
  2013年   10412篇
  2012年   13630篇
  2011年   14012篇
  2010年   12791篇
  2009年   13396篇
  2008年   13757篇
  2007年   11541篇
  2006年   10966篇
  2005年   9460篇
  2004年   6643篇
  2003年   5234篇
  2002年   4260篇
  2001年   3900篇
  2000年   2842篇
  1999年   2027篇
  1998年   1925篇
  1997年   1953篇
  1996年   1818篇
  1995年   1747篇
  1994年   1651篇
  1993年   1395篇
  1992年   1132篇
  1991年   979篇
  1990年   929篇
  1989年   837篇
  1988年   315篇
  1987年   200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32篇
  1975年   14篇
  1966年   20篇
  1965年   14篇
  1957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建立香蕉中噻唑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残留测定方法。香蕉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和PSA+C18分散固相萃取,采用UPLC-MS/MS多反应模式(MRM)进行分析测定。噻唑膦在添加水平0.01~1.0 m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4.3%~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7.9%~11.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μg/m L,定量限为0.005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较好且节省溶剂,适用于香蕉中噻唑膦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42.
作为茶叶智能化生产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嫩芽识别定位、茶叶病虫害检测、茶叶品种识别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嫩芽分割受光照影响较大、难以分割含与嫩芽颜色相近背景的图像、枝叶遮挡情况识别效果不理想、缺乏真实背景下茶叶病斑识别算法等。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增加不同地域茶叶及品种的样本数据以提高算法普适性;采取多信息融合的方法以求获得更全面的茶叶嫩芽信息;枝叶遮挡严重情况下的识别策略可考虑借助机械装置或风机拨开枝叶,从而避免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率低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43.
为解决废旧木柜类家具回收、转化再利用的问题,将现行的方法归纳为修饰法、增减法、重组法,分析了本 体翻新设计、本体拆解设计、部件组合设计、零部件设计等回收复用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案例,为实现废旧木家具的 经济价值转化和提升、有效利用木材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以260份梨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梨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了鉴定,幵与前人用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梨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休眠期水培幼嫩叶片和早春嫩叶是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最理想的试验材料;供试的21份多倍体材料的倍性与前人鉴定结果一致,‘沙01’与前人鉴定结果存在分歧,幵新収现9份三倍体种质,分别为‘细皮梨’‘黑酸梨’‘冀蜜梨’‘世纪梨’‘敦煌香水梨’‘Beure Bosk’‘William Laspave’‘Yakumo’‘Butirra Rosata’;流式细胞仪法是进行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高效、快捷的斱法,克服了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操作难度大、耗时长的不足,缺陷是不能获得更详细的染色体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45.
为了建立测定奶牛血清中代谢产物β-羟丁酸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途径。将奶牛血清样品用甲醇除蛋白,上清液经氮气吹干,残渣进行硅烷化衍生后,用GC-MS仪全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测定血清中β-羟丁酸的线性范围为0.05 mmol/L~8 mmol/L,相关系数R=0.9995,检测限为0.03 mmol/L,定量限为0.05m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5.7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99.91%。表明该方法能简便、快速、有效地分离并定量检测血清中的β-羟丁酸,可以作为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6.
潘阳 《绿色科技》2020,(3):81-82
指出了随着公众对圈养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关注的日益提升,动物园管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丰容不仅在动物园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自然习性的保持、正常行为的表达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通过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动物园环境丰容对野生动物福利的提升、野生动物心理的影响也颇大,更对动物园的生态化建设至关重要。基于此,针对动物园环境丰容及相关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全面提升动物健康水平,应积极落实动物疫病预防工作,而疫病检测是动物疫病防治的基础,本文提出采用血样采集技术的建议。文章在阐述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对禽、牛羊、猪对应的采血方法分别探究,最后分析了动物疫病检测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希望与动物疫病检测人员分享技术经验,共同优化动物疫病检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一种采用电-机械直线执行器和液压缸的液电混合直线驱动系统。为消除电-机械直线执行器和液压缸之间的耦合影响,液压泵和比例阀协同控制液压缸输出力和运行方向,满足系统负载力需求,电-机械直线执行器用于运动控制,并补偿液压缸输出力波动和外部干扰力。为实现上述目标,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电-机械直线执行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估计的负载力调节泵压力和比例阀开度,对液压缸输出力进行调控。比例阀在系统运行中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缸运动方向,阀开度较大,可显著降低节流损失。通过仿真和试验分析了系统的运行特性和能效特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位置控制特性,能量效率高,较传统阀控系统能耗减少51%。  相似文献   
49.
为改进我国食品安全监测的方法,采用QuEChERS净化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玉米中的真菌毒素进行检测,建立了玉米中共17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7种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4,检出限为0.1~20.0μg·kg~(-1),加标回收率为70.76%~115.14%,相对标准偏差为2.21%~11.34%。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提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准确灵敏等优点,此方法可适用于玉米和食品中17种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0.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豆品种更新快,导致大豆根瘤菌株与新品种匹配能力差、接种效果不明显。筛选与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固氮效率高的广谱性优良菌株,可为针对性的施用大豆根瘤菌接种剂提供菌种资源和方案。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6个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和2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在砂培盆栽条件下与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试验。测定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根瘤菌之间结瘤固氮能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供试根瘤菌均能够与国内24个大豆品种结瘤,广谱性较好;植株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大部分接种根瘤菌后的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K;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品种来看,中豆39、BD2、天隆1号与8株供试大豆根瘤菌的匹配接种表现出高生物量特点。此外,本文还筛选出大豆-大豆根瘤菌的表型最佳匹配组合中豆39-GR3,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同样筛选到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地区最佳匹配组合,分别是HN01-辽豆14、HN01-徐豆14、HN01-BD2。本文初步建立了优良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的匹配关系,为在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菌株提供了材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