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89篇
林业   742篇
农学   690篇
基础科学   395篇
  702篇
综合类   4478篇
农作物   256篇
水产渔业   815篇
畜牧兽医   2273篇
园艺   850篇
植物保护   20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539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稻田水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氨基酸、腐植酸和海藻酸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稻田水氮素动态特征和损失的影响,旨在为增效复合肥环境效应评价提供依据。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PK)、常规施肥(CF)、常规施肥减氮20%(CR)、腐植酸复合肥减氮20%(HR)、氨基酸复合肥减氮20%(AR)、海藻酸复合肥减氮20%(SR)。采集水稻生长期不同时间的田面水、径流水和田间渗漏水,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浓度的动态特征和氮素损失。结果表明: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AR、HR和SR)明显降低了田面水TN和NH_4~+-N浓度峰值,峰值分别维持在37.1~49.7 mg·L~(-1)和26.0~28.8 mg·L~(-1),以SR处理田面水TN和NH_4~+-N浓度峰值最低,较CR处理分别降低了38.4%和14.3%,其他减肥处理之间未见显著差异;施肥一周后,田面水TN与NH_4~+-N浓度逐渐降低至峰值的15%后趋于稳定;各施肥处理NO_3~--N浓度变幅较小,峰值未见明显差异。SR处理0~20 cm土层渗漏液TN浓度最低为16.5 mg·L~(-1),较CR、HR和AR处理分别降低了60.8%、50.1%和54.0%,氮素形态以NH_4~+-N为主,随土层深度增加,渗漏液TN和NH_4~+-N递减。施氮肥处理的氮素流失率大小顺序依次为CFCRHRARSR,SR处理氮素径流损失量最低为6.22 kg·hm~(-2),较CR处理降低了58.5%;增效复合肥氮素减施均明显降低氮素渗漏损失,施氮肥处理氮素淋失率大小顺序依次为ARCFCRHRSR,SR处理渗漏损失最低为7.70 kg·hm~(-2),较CR处理氮素淋失率降低了18.1%;稻田水氮素损失总量也以SR处理为最低,达13.9 kg·hm~(-2),较CR处理降低了22.8%。研究表明,增效复合肥减氮施用对稻田田面水、土壤渗漏液不同形态氮素浓度有明显影响,可减少稻田水氮素损失风险,以海藻酸增效复合肥减氮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2.
1990-1992年我们对丰州牌丰产素在兰州大接杏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浓度分别为2000倍液,4000倍液,6000倍液,进行全树喷洒,3a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丰产素对兰州大接杏新梢生长量,枝条成熟度和产量均有影响,其中以4000倍液对新梢生长量影响量大,新梢长度比对照长8.44cm,粗度比对照粗0.14cm,而且枝条成熟度比对照好,对产量的影响以200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单株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47.07%。  相似文献   
993.
探讨了不同浓度几丁聚糖对青花菜花球的酚类物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60mg/L几丁聚糖对花球的生长影响不大,浓度为50mg/L几丁聚糖使花球的酚类物质及品质有所提高,浓度为40mg/L时则能显著提高花球酚类物质含量及品质,其中叶绿素、类黄酮、绿原酸、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分别较对照提高64.4%、282.5%、35.6%、16,2%、22.7%,但蔗糖含量却有所降低;并初步探讨了酚类物质与跟其形成有关的一些酶(PAL、PPO)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不同硒源对羔羊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及T3、T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健康滩羊羔羊24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饲料中添加玉米淀粉,试验组(T1、T2)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试验期60 d.分别于试验期30和60 d测定全血中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MDA含量、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甲状腺激素T3、T4浓度;试验期60 d时测定组织硒含量.结果发现,在30和60 d时,T1和T2组羔羊组织硒含量、全血GSH-Px活性、血浆SOD活性、血浆IL-1、IL-2、IL-6、TNF-α水平以及血浆T3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1或P<0.05);血浆MDA含量及T4浓度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组(P<0.01或P<0.05).在3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在60 d时,T1组羔羊全血GSH-Px活性及组织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T2组(P<0.01);T1组羔羊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T2组(P<0.05).结果表明,有机硒源提高羔羊机体硒状态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无机硒源,但在提高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T3浓度以及降低血浆T4浓度方面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5.
《现代农业》2006,(6):12-12
1.一氧化碳中毒育雏期雏鸡多发生,常见发病原因是育雏室内通风不良或供暖煤炉装置不适当而引起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急性中毒的雏鸡表现为不安、昏睡、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倒一侧、头后伸,临死前发生痉挛或惊厥,剖检可见肺和血液呈樱红色。鸡一氧化碳亚急性中毒后剖检症状不明显,病鸡表现为羽毛粗乱,食欲减少,精神呆滞,生长缓慢,故不易确诊,虽在养鸡户中出现较多,但并未引起养鸡户的重视。防治:一般做好育雏室内通风,调好煤炉装置即可预防,怀疑雏鸡有中毒现象时,在做好雏鸡不受凉风侵袭的准备后,打开通风窗。发现中毒时,应迅速将…  相似文献   
996.
无糖组织培养(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又称光自养微繁(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该技术是环境控制技术在植物组培苗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采用人工环境控制手段,用CO2替代糖作为碳源,提供植株生长适宜的光、温、水、气、营养等条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此法优点在于:培养基中不用添加糖和生长调节物质,只是通过提高培养空间(培养间和大型培养容器)内的光照度、CO2浓度、温度和湿度,以及气流交换速度等来增强组培植物的光合速率。该技术的应用也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97.
《现代农业》2006,(3):41-41
很多养鸡户认为,春孵新鸡当年冬季产蛋率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新产鸡在冬季产蛋率如果超过60%,进入来年春季,在鸡应该是产蛋高峰期时将发生停产换羽现象,特别是那些蛋用型良种鸡,春季期间正值收集种蛋、繁殖雏鸡时节,将会给繁殖优良种鸡带来困难而影响经济效益;即使新产鸡在春季不停产,也会造成蛋白浓度稀,品质差,从而影响孵化率和雏鸡的成活率。所以,新产鸡冬季产蛋率一般以控制在40%~50%为宜。控制新鸡产蛋率的方法主要是调整日粮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新鸡产蛋前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16%~17%,代谢能…  相似文献   
998.
苹果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以苹果果皮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苹果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苹果皮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并测定了苹果果皮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苹果果皮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浴温度为65℃.乙醇浓度为65%,提取时间为2h,围液比为1:20,总黄酮得率为3.66%。  相似文献   
999.
真菌细胞色素P450与多环芳烃浓度及降解率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菲、芘作为多环芳烃代表污染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 4种真菌细胞色素 P450含量与多环芳烃( PAHs)浓度及降解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菲 0~ 200 mg· L-1、芘 0~ 100 mg· L-1),菲、芘浓度与真菌 P450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菲、芘浓度与真菌 P450含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上述浓度内 ,真菌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与真菌 P450含量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选用的 4株真菌中, Zj1(镰刀菌)降解菲和芘的能力最强, Zj3(小克银汉)次之, Zj2(毛霉)和 Zj4(青霉)降解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