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甲硫氨酸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在体外的吞噬作用和包囊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啡肽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血细胞的吞噬率和包囊化率均最低,25μg/ml时次之,5μg/ml时最高,并且均显著高于不加脑啡肽的对照组。质量浓度为5—50μg/m1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包囊化作用均有抑制作用,即脑啡肽在栉孔扇贝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12.
为分析筏式养殖虾夷扇贝贝壳内侧褐色沉积症状形成机制,讨论虾夷扇贝夏季大规模死亡和褐色沉积症状相关性。2017-2019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 10月调查虾夷扇贝褐色沉积症症状发生过程和出现比例,统计虾夷扇贝累计死亡率;设计防咬合扇贝养殖笼,统计调查出现褐色沉积症扇贝比例;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褐色沉积物质成分,讨论内在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扇贝间互相咬合导致的损伤并不是褐色沉积症出现原因;褐色沉积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虾夷扇贝褐色沉积症出现时间具有规律性,且与扇贝开始死亡时间吻合,褐色沉积症和筏养虾夷扇贝夏季死亡具有相关性,其形成原因可能与病原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413.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同化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青岛近海扇贝养殖区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暂养2周,壳长达25.01~73.92 mm.实验前停食24 h,实验温度梯度为8、13、18、23、28℃,其间投喂不同密度的小球藻(Chlorella spp.),静态实验.结果显示,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温度和体重成正比,且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滤食率为1.07~11.66 mg/(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