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43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174篇
  750篇
综合类   428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592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井渠轮灌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含盐量与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继芳  杨树青  娄帅  刘鹏  靳亚红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12):336-345,367
为探究井渠轮灌下不同秸秆还田的耕作模式对土壤含盐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设置“渠井渠”灌溉模式下无秸秆还田的常规耕作(CK)、秸秆表覆旋耕(BF)、秸秆深埋深翻(SM)和秸秆混拌旋耕(HB)4种处理,于2018年和2019年在河套灌区开展了井水与渠水轮灌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井渠轮灌下各处理收获后1m土体均积盐,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积盐率(P<0.05),BF、SM和HB处理积盐率较CK处理分别下降8.7、12.4、6.9个百分点,SM处理积盐率最小,仅为3.2%,且在20~40cm土层形成脱盐区;收获后CK处理不同土层饱和浸提液的钠吸附比(SAR)较初始值提高10.2%~53.3%,土壤钠质化风险很大;秸秆还田处理有效降低了SAR,SM处理收获后不同土层的SAR最小,较初始值下降了0.4%~73.0%,可有效缓解土壤钠质化。通径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主要决策因子是穗长,限制因子是秃尖长。BF、SM和HB处理分别较CK增产11.2%、19.8%、1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4%、36.1%、21.2%,SM处理综合效果较好。该研究可为河套灌区地下微咸水安全利用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盐度对西施舌精子活力及受精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3.5℃下,采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梯度下西施舌精子活力的差异,并探讨了盐度对西施舌受精率及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西施舌精子在盐度28中呈现最好的活力,快速活动的精子占92.95%;在盐度28~35中,受精率都高达98%以上,而分别在盐度10和45中未发现受精卵;盐度25~30的孵化率都达80%以上,盐度分别为15和40下的受精卵未继续发育而死亡。因此,适宜西施舌受精的最佳盐度范围为25~30。  相似文献   
63.
盐度对大连紫海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勉英  高绪生 《水产学报》1991,15(1):72-76,81
大连紫海胆是产于西北太平洋沿海水域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胆,也是我国正在研究发展的新的海水增养殖种类。为搞好其人工育苗与培养殖技术,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必要的。廖玉麟(1982)、廖承义(1987)、今井利为(1986)、伊东义信(1987)、Fuji(1962)等曾就温度和饵料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对海胆类的影响进行过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大连紫海胆、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  相似文献   
64.
盐度对鲻鱼前期仔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鲻鱼前期仔鱼在不同海水盐度条件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鲻鱼前期仔鱼生长与存活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2‰,盐度低于20‰,随盐度下降,前期仔鱼存活率降低,生长速度趋慢;反之,盐度高于32‰,随盐度升高,前期仔鱼存活率降低,生长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65.
水温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吉桥 《水产学报》2004,28(2):161-166
用室内生态实验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幼虾在不同盐度(5,15或25)和水温(20~23℃,25℃,30℃或33℃)下摄食水丝蚓的能量收支方程。在盐度5~25时,随盐度降低,对虾的能量转换效率升高,同化率降低。在盐度为5时,K1最高(29.02%),同化率最低(77.89%)。对虾具补偿机制来补偿调节渗透压的能耗。盐度对同化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代谢实现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y)(%·d-1)随水温(X)(℃)上升而增加,其关系式为:y=0.0168LnX 0.0831(R2=0.9324)。对虾在较高温度下生长快,主要是增加绝对摄食量,提高吸收效率,减少粪便排泄量。在相同温度下,变温时对虾的摄食量高于恒温时。  相似文献   
66.
磁珠富集法制备大口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迎春 《水产学报》2006,30(3):335-340
2004年3月16日-6月8日,在广东广远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玻璃钢大滚筒冷海水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华远渔19”号,对印度洋马尔代夫海域进行金枪鱼渔业调查。所获数据资料包括:①CTD测定的温度、盐度和深度数据,TDR测定的实际钩深;②作业参数,包括每次作业的钩数、投绳位置、投绳时间、航向、航速、出绳速度、两浮子间的钩数、起绳位置、起绳时间等;③渔场环境数据,包括风速、风向、钓具对地漂移速度和方向;④渔获统计,包括大眼金枪鱼的渔获尾数以及部分大眼金枪鱼的钓获钩号;⑤生物学数据,包括起捕时已死的大眼金枪鱼的体温。分析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为:①由理论公式推算出每次作业时各钩号的理论深度;②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理论钩深与实测的平均钩深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③根据实际平均钩深模型计算出每个钓钩的平均作业深度;④根据CTD测得的作业地点的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41次),获得分布曲线。由此,以计算的钩深,从曲线上查出该尾鱼捕获水深处的温、盐数据;⑤根据121尾大眼金枪鱼的取样数据,推算出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的渔获率;⑥根据起捕时已死的34尾大眼金枪鱼(鱼体发硬)的体温、以死鱼体温为引数,在曲线上查出该尾鱼捕获水深和盐度;最后,对钓获的大眼金枪鱼的钓获水层、水温和盐度进行了总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尔代夫海域,捕获大眼金枪鱼的水层为50~210m、水温范围为13.0~29.9℃、盐度范围为35.00~35.79;渔获率最高的水层为70~90m、水温范围为27.0~27.9oC、盐度范围为35.70~35.79;捕获时已死鱼的捕获水层、水温和盐度推算数据为63~203m、14.0~27.0℃和34.94~35.42,主要集中在63~134m、16.0~27.0℃和35.30~35.42。  相似文献   
67.
山桃抗盐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山桃抗盐碱性,以一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0.4% NaCl溶液、pH 9.5 KOH溶液灌根处理的方法评价其抗性.结果表明:盐溶液处理30 d后,实生苗存在极强、强、中等3种抗性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95.0%,4.0%,1.0%,群体抗性分离显著;碱溶液处理16d后,实生苗仅存在极强、极弱2种抗性类型,各占群体总数的99.0%、1.0%,群体抗性分离明显.山桃为极强抗盐碱型树种,其群体中绝大部分植株抗盐性和抗碱性极强,是优异的抗盐碱型桃树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68.
不同盐度海水对锯缘青蟹幼蟹生长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忠利  乔振国  刘健 《海洋渔业》2001,23(3):126-128
实验室条件下比较了盐度为0、3.38‰、6.76‰、10.14‰、13.52‰、16.99‰条件下锯缘青蟹由二期幼蟹至六期幼蟹的生长变态情况。初步结果表明:青蟹幼蟹在变态为四期幼蟹之前,对环境盐度条件有较高的要求:盐度低于10‰,将延长其变态周期和降低成活率;四期幼蟹以后对盐度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此阶段适当降低盐度,将有助于缩短其蜕壳周期。  相似文献   
69.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浮游藻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44口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中共鉴定藻类7门62属113种,蓝藻26种,绿藻54种,硅藻14种,裸藻11种,隐藻3种,甲藻4种,金藻1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占藻类种类数的47·8%,其次为蓝藻门占23·0%,硅藻占12·4%,裸藻占9·7%。优势种主要为蓝藻,典型优势种有螺旋藻(Spirulinasp.),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sp.),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等,其中螺旋藻的优势度平均达到50%,为主要优势种。常见的绿藻有栅藻(Scenedesmusp.),衣藻(Chlamydomonassp.),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常见的硅藻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啮蚀隐藻(C.erosa)和绿裸藻(Euglenavirdis)在虾池中比较常见。养殖池中浮游藻类的种类数平均为43±9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19±0·56,个体数量平均为1·45±0·87×108个/L;藻类的种类、数量及生物量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而多样性表现相反,藻类的组成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70.
盐度对黄鲷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施兆鸿 《水产学报》2004,28(5):599-602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embryo and early larva development of Dentex tumiforns was discussed. Floating forms of egg in different salinities, optimal salinity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early larva growth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1. In immobile condition, all eggs sank at salinity of 32.0, most of egg ssuspended in the middle of water at 34.0, and all eggs floated on the surface when salinity above 36.0. 2. Eggs did not hatch out at salinity of below 10.0 or above 60.0 and the death time of egg gradually moved up with increase or decline of salinity. Eggs hatched out at salinity range of 15.0 and 50.0, including abnormal larva. There was indistinct difference in speed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bout 36-40h) within the salinity of 15.0 and 50.0. However the salinity had a great effect on larval survival after hatching and abnormal r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hatching rate and salinity variation showed parabola but abnormal rate showed inverted parabola. The hatching rate was 81%-86% and abnormal rate of yolk sac larva was 27%-30% in suitable salinities of 27.0-39.0. The hatching rate was 89%-91% and abnormal rate was 13%-16% in optimal salinities of 33.0-36.0. The oil ball of abnormal larva wa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or front position. With increased extent of salinity, spondyle of larva bended and number of larva with arrhythmia increased. 3. The optimal salinities were 30.0-35.0 based on SAI. The test with SAI showed that SAI of early larvae was 41.25-47.53 at salinities of 30.0-35.0, the yolk and oil ball of 7-8 days larva was completely absorbed with a survival rate of 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