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4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31.
试验选用25 g/L溴氰菊酯、40%氧乐果乳油、啶虫脒、40%辛硫磷、80%敌敌畏乳油、茶皂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杀螟硫磷等药剂对星天牛幼虫进行浸泡处理,并研究了部分药剂的混配浸泡效果,得出结果:溴氰菊酯500倍、溴氰菊酯500倍+啶虫脒500倍、辛硫磷500倍+敌敌畏500倍处理星天牛幼虫15 min,4d后幼虫死亡率达到100%。在对红枫嫁接苗中星天牛幼虫的药剂浸泡试验中,溴氰菊酯500倍处理在浸泡48 h、辛硫磷500倍+敌敌畏500倍处理在浸泡36 h都可完全杀死星天牛幼虫。  相似文献   
432.
玉米螟为害玉米的产量损失估计及单株允许残留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亚洲玉米螟为害春、秋玉米的产量损失,于1990年始在浙江东阳玉米研究所采用田间自然种群为害与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采取药剂控制使害虫造成一定梯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螟害对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获得螟害对产量损失的两个曲线方程: 春玉米:Y_1=1-[0.67 (1-0.67)×0.7558~(P 0.7)] 秋玉米:Y_2=1-[0.70 (1-0.70)×0.7767~(P 1)] P为单株玉米上平均虫量,0.7和1为最后单株玉米上允许的残留虫量(包含蛀孔),损失率分别为5.9%、6.7%。  相似文献   
433.
Juvenile walleye pollock of the Japanese Pacific popul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unka Bay [spawning ground; 16–64 mm fork length (FL)] in spring and the Doto area (nursery ground; 70–146 mm FL) in summer. Hatch dates were estimated by subtracting the number of otolith daily increments from sampling dates, and their early growth was back‐calculated using otolith radius–somatic length relationships. Interannual change of the hatching period was observed during 2000–02, and the peaks ranged from mid‐February in 2000 to early‐April in 2002. In 2000, when a strong year class occurred, early life history of the surviving juveniles c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early hatching and slower growth in the larval stage (<22 mm length). Higher growth rate in 2001 and 2002 did not always lead to good survival and recruitment success. Even though their growth was slow in 2000, the larvae hatched early in the season had larger body size on a given date than faster‐growing larvae hatched in later season in 2001 and 2002. Bigger individuals at a certain moment may have advantage for survival. The delay of hatching period may result in higher size‐selective mortality, and as a necessary consequence, back‐calculated growth in 2001 and 2002 could shift towards higher growth rate, although abundance of such a year class would be at the lower level. Variability in spawning period, early growth and their interaction might have a strong relation to larval survival through cumulative predation pressure or ontogenetic changes in food availability.  相似文献   
434.
本文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导致的病害,底栖硅藻膜、鲍苗的种群密度、水环境中的理化条件、赤潮等方面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近几年对鲍苗死亡原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35.
436.
竹笋万纹象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28-130,137
1998~200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对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高峰期、老熟幼虫的下地高峰期与毛竹出笋高峰期、留笋平均高、新竹展枝进度等物候关系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产笋高峰期预测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危害高峰期,两者之间期距为8 d;建立的预测模型Y=5.6-0.023 6X(式中:Y为当日与成虫上笋高峰日期距,X为留笋平均高)可以预测成虫上笋高峰期,其误差在2 d以内;以新竹第3轮新枝展开30%预测老熟幼虫下竹高峰期,经检验预测误差为1 d。  相似文献   
437.
萧氏松茎象幼虫食性、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萧氏松茎象幼虫在南岳衡山主要危害华山松,在寄主树干基部皮层和裸露的根皮层蛀食,造成大量流脂,导致生长衰弱,引起松墨天牛暴发;同时取食新鲜松脂,越冬后的幼虫仅靠取食新鲜松脂就能正常发育。幼虫只危害健康松树,不危害衰弱木、枯立木,说明其蛀食危害与松树能否分泌松脂有关。在被害松林内,单株幼虫数在0~6头之间。幼虫在有虫株之问分布较均匀,1头/株的占82.5%,平均为1.38头/株,且单株虫口密度与树干基部直径呈明显正相关。混交林和非松树林分能阻止该虫扩散。5—10月间在幼虫危害期和蛹期,采用人工清除幼虫和蛹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该虫危害,而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该幼虫,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38.
本文应用Taylor幂法则模型中的两个参数a和b,就3种松毛虫混合种群幼虫的抽样技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最适理论抽样数的确定;②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③复序贯抽样技术;④简易序贯抽样技术;⑤简单随机抽样最适样方大小的确定;⑥资料代换方法。此外,文中还就种群聚集临界密度进行了探讨。为进行松毛虫种群动态的研究和实施综合管理决策,提供了优化的抽样设计,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9.
家蚕作为天然蛋白质纤维——蚕丝的生产者,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化纤产品的不断创新,原料茧生产效益和丝绸服饰性能方面的优势相对下降。在韩国,原料茧生产几乎消失,但以家蚕作为与健康有关的功能性素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却方兴未艾。例如:以蚕粉为原料研制的降血糖制剂,已被韩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保健食品,自1995年以来已生产约3 000 t;家蚕具有富集食下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功能也被证明;雄蚕蛹(蛾)被开发为男性增进剂;对蚕粉、蚕尿及白僵蚕保健功能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家蚕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利用为蚕农增收做出了贡献。可以预言,家蚕及其产品作为功能性素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韩国未来高附加值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40.
卤蝇蛹壳富含蛋白质,在我国盐湖中广泛分布。此研究通过饲养试验对卤蝇蛹壳营养价值进行初步评定,为该生物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依据。饲养试验表明:以卤蝇蛹壳作为唯一蛋白源,对鲤鱼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饲养过程未发现卤蝇蛹壳对鲤鱼有抗营养作用或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