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52篇
  217篇
综合类   540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蒙古绵羊胚胎的原肠、消化及呼吸器官,内分泌腺的原基,发生在交配后的8~30d。胚胎发育到20~21d,胚长4~6mm;到22~23d,胚长7~9mm;到24~30d,胚长10~15mm。交配后8d12h,胚胎原肠呈球形,16d14h,原肠发育成管状,分前肠、中肠及后肠。胚长4~14mm,头侧5对鳃弓逐渐退化,口膜破裂与前肠相通,上下颌及舌已形成。感官及主要内分泌腺的原基也已发生。食道呈管状,胃芽由棱形变成椭圆形。分化出三室,背系膜中有脾芽发生。胚长4~5mm 时,前中后肠呈直管状,到6~9mm,肠襻似“V”字形;胚长10~15mm 时,“V”形肠襻以背系膜为中轴,顺时针旋转180°。胚胎发育到20d,前肠腹面的内胚层发生出1个肝憩室,到22d,肝芽内细胞索交织成网,其中形成静脉导管。到交配后30d,总胆管通向降肠起端。背胰芽发生于前肠背面的内胚层,腹胰芽发生于胆囊管后方的前肠腹面,腹胰芽从前肠右侧伸向背胰芽,合并为胰腺原基。从4mm 长胚胎开始,咽底面发生喉气管沟,进而形成喉气管芽,到胚长15mm,气管芽依次分支形成肺芽原基。  相似文献   
82.
用青贮牧草和青贮玉米饲喂羯羊,测定了青贮饲料随意采食量、瘤胃内纤维消化动态、对瘤胃微生物氮源和能源供应等因素的影响.瘤胃内纤维质消化、粗蛋白质和有机物降解采用尼龙小包技术测定.所用的两种青贮饲料在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上虽有很大差异,但是绵羊的随意采食量基本相同.从瘤胃内纤维物质消化动态角度看,青贮牧草的潜在消化率高于青贮玉米,而青贮玉米潜在可消化纤维的消化速度快于青贮牧草,但两种牧草在绝对消化速度(潜在消化率与其消化速度之积)上没有差异,而且两者的瘤胃通过速度也基本相同.无论是哪种青贮饲料,其粗蛋白和有机物在瘤胃内降解率都很高,但两者间差异很小.两种青贮饲料的瘤胃降解氮、对瘤胃微生物氮源和能源供应等数值尽管较高,但是瘤胃氨态氮浓度也很高.这些结果表明,在青贮饲料随意采食量的调控上,瘤胃容积等物理因素也许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易腐有机废物与剩余污泥混和厌氧消化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高TS(固体含量)易腐有机废物与剩余污泥为原料,研究了二者混合后的厌氧消化规律。固体含量分别为20%、30%、35%和40%,添加污泥为有机质的厌氧消化提供了足够的微生物量。试验结果表明,在TS为20%、30%温度35℃和TS为35%温度55℃时均未出现酸抑制现象。各组试验在pH值下降到3.8后仍可以回升至中性。在pH值下降过程中,消化液相VFA(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低、波动较小,在pH值上升过程中VFA浓度迅速增大,中温消化时VFA增加幅度大于高温消化。当TS增加到40%时出现了严重酸化,pH值维持在较低水平。消化液相CODCr经过短时间的上升后浓度较高,在10000.0~20000.0mg·L-1之间。中温消化H2S浓度显著高于高温消化,最大浓度为500mL·L-1,NH3最大浓度为200mL·L-1。原料中纤维素含量对降解率影响较大,原料纤维素含量较低时降解率很小。  相似文献   
84.
水貂颗粒饲料消化代谢及其对毛皮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58只母水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以颗粒饲料和常规鲜饲料,在水貂育成期及冬毛生长期进行饲养试验及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颗粒饲料组水貂和饲喂常规鲜饲料组水貂干物质和有机物质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率饲喂常规鲜饲料组均高于饲喂颗粒饲料组(P<0.05)。打皮时饲喂颗粒饲料组和对照组平均体重及体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皮下脂肪平均分别为100.65g和111.67g,对照组皮下脂肪比试验组平均多11g左右(P>0.05),两组平均鲜皮长和干皮长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5.
牧草饲粮中草酸含量对五龙鹅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黑麦草(试验Ⅰ)、墨西哥玉米(试验Ⅱ)、苜蓿草(试验Ⅲ)和羊草粉(试验Ⅳ)为主要纤维素源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牧草中草酸(H2C2O4)含量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每种牧草试验选取同一批健康五龙鹅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纤维素源,使粗纤维(CF)含量依次升高,调整各组日粮至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磷(P)、蛋氨酸(M 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Ⅰ、Ⅲ和Ⅳ中,随着H2C2O4含量的升高,Ca的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试验Ⅳ中H2C2O4含量与Ca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6123,p<0.05),试验Ⅰ、Ⅲ中H2C2O4含量与Ca的消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44,r=-0.7109,p<0.01)。在试验Ⅱ中随H2C2O4含量的升高,Ca的消化率、H2C2O4含量与Ca消化率相关性均差异不显著。在试验Ⅰ和Ⅱ中,P的消化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在试验Ⅲ和Ⅳ中,P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H2C2O4含量与P的消化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6.
苜蓿粉含量对鹅日粮粗纤维和钙磷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饲粮粗纤维(CF)水平对生长鹅饲料中各种纤维素和钙(Ca)、磷(P)消化率的影响,选取3月龄健康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各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和286.0g/kg苜蓿粉(CF依次为46.9,51.5,60.7,77.6,81.1,95.9,109.2和124.1g/kg),调整各组日粮至代谢能(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苜蓿粉添加量在61.5~286.0g/kg(CF为46.9~124.1g/kg)时,CF的消化率为17.15%~25.35%,中性洗涤纤维(NDF)21.04%~30.71%,酸性洗涤纤维(ADF)19.10%~28.08%,半纤维素(HC)37.53%~72.67%;P表观消化率略有上升,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a表观消化率从苜蓿粉添加量为101.0g/kg时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87.
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以猪胎儿为研究材料 ,对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进行改进 ,采用室温消化的方法制作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 ,室温消化方法的细胞获得量 ,细胞活力和贴壁细胞的形态均优于常规的热消化方法 ,而且操作简单 ,速度快  相似文献   
88.
徐爱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799-8800
[目的]测定海娜植物及其种植地土壤中铬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海娜样品,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混合酸体系消解土壤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ICP-AES分别测定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结果]海娜植物和土壤中铬的含量不高,样品回收率在96.9%~102.6%之间,RSD为1.27%~3.38%。[结论]实验方法快速,准确,是测定植物体中铬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9.
以厨余和杂草废弃物混合物为发酵底物进行了批式和两相厌氧发酵试验。经过25 d的批式厌氧消化后,污染负荷(以挥发固体(VS)质量浓度计)为6.5、12.5、16.0和20.0 g/L的沼气产率分别为1 012、863、879和467mL/g,甲烷产率分别为595、442、440和316 mL/g,其中接种污泥对沼气产率和甲烷产率的贡献分别是304和170mL/g。试验结果表明:污染负荷为6.5 g/L时达到最大产气效率,80%的气体在反应的前8 d产生;污染负荷为12.5和16.0 g/L的产气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污染负荷在20.0 g/L时出现产甲烷抑制,甲烷体积分数在反应的前2 d为20%左右。两相发酵试验采用厌氧固体床反应系统,包括4个1 L的固体床反应器和1个2.2 L的厌氧批式反应器。经过12 d的消化,沼气和甲烷产率分别为530和351 mL/g,系统总固体(TS)和VS去除率分别为78%和82%。与批式消化比较,该两相系统污染负荷高,产气稳定,周期短,是处理该类型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
微波压力快速消解样品,原子吸收法(AAS)测定灰色、紫色、蓝色等南阳彩色小麦新品种资源中的K,Ca,Mg,Zn,Fe,Cu,Mn,Co,Cr和Pb等10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硬质紫麦中K,Mg,Zn,Mn的含量相对较高,Pb含量相对较少;蓝麦中Ca,Cr和Fe的含量相对较高;Cu,Co的含量各品种相差不大.南阳彩麦与普通小麦中部分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相比,南阳彩麦的K,Mg,Fe,Mn含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小麦,Ca和Cu的含量相差无几,但Zn的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