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23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52篇
  217篇
综合类   540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116篇
畜牧兽医   35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能准确、快捷地追踪目标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并提供在不同植物中基因表达的研究基础,优化了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以卡诺固定液处理材料,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细胞边界清楚,标本背景清晰,检测信号强。设置了0、15、25、35和45 min 5个消化时间梯度,消化时间是25 min的试验结果显示:杂交信号分布于整个受检表面,信号可检测性强,并在不同组织结构中信号强弱不同。以根尖为材料,杂交液A的检测信号符合分布规律,杂交液B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较弱,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进一步减弱,并伴随着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以叶片为试验材料,杂交液A和B的原位杂交结果差异不大,而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信号减弱,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结论: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的固定液为卡诺固定液,最佳消化时间为25 min,杂交液为杂交液A。  相似文献   
112.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从工艺参数、工艺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进展,并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不同消解方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文山三七为材料,分析研究了干法灰化、湿法消解前处理样品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三七中重金属铜含量的影响。[结果]干法灰化的最佳条件为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测定出三七中铜含量为3.221μg/g。常压下湿法消解的最佳消解体系为HNO3-HClO4-H2O2;在此条件下,测定出三七中铜含量为3.721μg/g。[结论]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准确、快捷,可用于三七中重金属铜的含量测定。云南文山三七粉中重金属铜含量符合国家《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14.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 《绿色科技》2012,(10):133-134
从实验器材的选购及清洗,试剂的选择、配制及保存,消解时间和冷却时间等几方面总结了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时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时最好分别配制、单独保存,实验时再混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尿素对肉兔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 90只 5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3组,1个对照组和 2个试验组,每组 15个重复,每个重复 2只。对照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 11.11%的基础饲粮,2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以糊化淀粉缓释尿素的方式添加 1%、2%和 3%尿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 10d,正试期为 30d。正试期的第 13~18天收集试验兔排出的全部粪便和尿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尿素组试验兔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总能表观消化率及利用率、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消化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 P<0.01),而 2%尿素组试验兔的消化能、代谢能、沉积氮、氮利用率和消化氮利用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 P<0.01)。对照组试验兔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余 2组(P<0.05或 P<0.01),而 2%尿素组试验兔盲肠内容物氨氮和尿素氮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 2组(P<0.05或 P<0.01)。由此得出,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 1%尿素可改善肉兔有机物、总能和氮的利用效率,提高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和微生物蛋白浓度;添加 2%尿素则会降低肉兔氮的利用效率,提高盲肠内容物脲酶活性及微生物蛋白、氨氮和尿素氮浓度。  相似文献   
116.
不同品种苜蓿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率动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用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4个不同生育期的体外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消化率.结果表明,DM和OM消化率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极显著(P<0.01)下降.营养期最高,分别为63.56%和59.77%;盛花期仅为47.64%和45.37%.DM和OM消化率与ADF含量均呈强负相关,r分别为-0.800(P<0.01)和-0.814(P<0.01);与CP含量均呈强正相关,r分别为0.706(P=0.05)和0.743(P<0.01).品种对DM和OM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温度、原料配比对鸡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沼气发酵装置,以不同配比(0.5∶1,1∶1,2∶1,3∶1)的鸡粪与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情况下,研究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在25,30,35,40℃下的厌氧发酵情况,并用SAS软件对温度、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和累积产气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5~40℃条件下,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均能正常发酵产生沼气,发酵时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鸡粪与水稻秸秆各配比对发酵时间无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除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为1∶1时的累积产气量升高外,其余配比处理的累积产气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模型分析,可知在发酵温度为35.5℃,鸡粪与水稻秸秆的配比为1.86∶1时,累积产气量最大可达9 290.9 mL。【结论】确定了鸡粪水稻秸秆沼气发酵的最佳温度和最适配比,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速率提供了依据,也为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8.
为进一步了解水热预处理对猪粪连续厌氧消化过程中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Z)降解机制的影响,以及对厌氧消化系统性能的影响效果。该研究以猪粪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水热预处理对厌氧发酵模式下SDZ的降解变化规律与途径及其对猪粪产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热预处理(150 ℃)使中温连续厌氧反应器中的SDZ的综合去除率显著提升(P <0.05),由40.5%~58.5%提高到54.4%~75.2%;并且通过中间降解产物推测SDZ的生物降解途径主要包括SDZ水解、羟基化、硫脱氧、氨基氧化、嘧啶环裂解等;在厌氧消化性能方面,水热预处理使稳定运行后反应器的日产沼气量提高了约34.05%(P <0.05)。此外,对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分析后,发现SyntrophomonasSedimentibacter与SDZ的降解高度相关,并且经过水热预处理后Sediment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未水热预处理显著提升。因此,水热预处理耦合厌氧消化工艺具有同步提高SDZ降解和厌氧消化性能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沼液的生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9.
A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know the level of concentrates in the diet of Antelope cervicapra at which diet digestibility and mineral utilization were optimum. Fifteen blackbucks (25–33 kg BW) were distributed into three groups of five each. Fresh oat (Avena sativa) and berseem (Trifolium alexandrinum) fodders were offered ad libitum to all the animals. In addition, animals in groups II and III received concentrate mixture at the rate of 0.5 and 1% of BW, whereas animals in group I received no concentrates. As the level of concentrates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fodder decreased resulting in decreased consumption of 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om), acid detergent fibre (ADFom),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However, overall total dry matter (DM) and organic matter (OM) intak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ps. Digestibility of DM, OM and gross energy (GE) increased while that of NDFom and ADFom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level of concentrates in the diet. Intake of P, Zn, Cu and M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level of concentrate supplementation; however, consumption of Ca and Fe followed the reverse trend. Absorption of P and Zn increased with increased level of concentrate supplementation. Serum concentration of Zn increased when concentrate was supplemented at the rate of 0.5% BW beyond which there was no further improvement.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concentrates in the diet w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serum glucos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Forage‐only diet was inadequate in supply of energy, P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of concentrates at the rate of 0.5% BW was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se nutrients. Supplementation at the rate of 1% BW supplied energy and P in excess of requiremen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eeding of concentrates to the captive blackbuck fed forage‐based diets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0.5% of BW.  相似文献   
120.
为了帮助企业处理菌渣厌氧消化产沼气的问题,试验采用菌渣与麦秸共发酵的方式,结合现有处理工序,重点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及消化温度对产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消化温度下,不同物料的混合比例对产气结果的影响有所不同。单一菌渣累积产气量和容积产气率较低,但单位有机质产气率高,说明菌渣作为底物用于厌氧消化产沼是可行的;随着麦秸的添加比例增大,各组累积产气量和容积产气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厌氧消化时间有所提前。综合各项产气结果,当菌渣与麦秸比例为1∶1,消化温度为35℃时产气性能最佳。该项研究结果可为企业菌渣资源化处理及提高产气效率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