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59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42篇
  209篇
综合类   818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325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1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在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繁殖阶段和不同类型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各不相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方法很多,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是其中一项基于转录水平,结合消减杂交与 PCR技术的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其原理可概括为消减同源序列,富集差异序列。该技术报道于1996年,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尤其是低丰度表达的基因,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以其较高的灵敏性、容易操作、假阳性率低、重复性好等优点,在分离及其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此技术在植物抗病基因的诱导表达方面已得到了应用,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库构建及筛选等方面。文章对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植物抗病性研究机制中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2.
我国节水灌溉施肥装置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装置是节水灌溉系统基本配套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灌溉与施肥的质量,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施肥装置主要有文丘里、注肥泵、压差施肥罐、自压施肥装置和智能施肥机等5种。介绍了这些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概况并着重对目前我国节水灌溉施肥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3.
When disjoining a log, several factors affect the value of the sawn timber. There are log features, such as outer shape, knots, rot, and so on. There are also sawing parameters, such as sawing pattern, log position, and so on. If full information about log features is available, sawing parameters can be adapted in order to maximize product value in sawmills. This is soon possible, sinc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ners for the sawmill industry are being realized.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how CT data can be used to choose rotational position, parallel displacement, and skew of sawlogs,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sawn products. The study was made by sawing simulation of 269 CT scanned logs of Scots pine (Pinus sylvestris L.) and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H. Kar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alue recovery could be improved by 13% in average, compared to a sawing position based on log outer shape, and 21% compared to sawing logs centered and horns dow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 CT scanner, used in a sawline to optimize sawing parameters, has a large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value recovery and thus profit.  相似文献   
964.
水田的平整度要求很高,田面平整度的有效检测与评价对于水田精细平整效果以及精准农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激光测距仪和Matlab 软件,探讨了一种可用于水田田面平整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实现 了对田面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和三维重构,并通过计算重构田面的高程差和标准差,结合正态分布3滓法则,对水 田平整度作出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对实验田平整度的评价与实际情况相符该检测方法可行高效,可为自动化智能 化获取与处理数据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选取抚顺市为研究区,以森林盖度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航片数据,基于Bottom-up方法,建立两阶段森林盖度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M NDVI均值与地面实测森林盖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阶段模型可以较为精确的将航片解译的地面森林盖度扩展到中尺度空间范围;MODIS森林盖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RMSE为0.175,误差为15.9%;应用MODIS NDVI数据和第二阶段模型对抚顺市森林盖度进行估测,并将估测值转换为森林面积,结果与森林一类二类调查数据相差在15%以内,整体估测精度达到85%,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触角外部形态及其感器种类与分布,以期为深入了解其化学感受系统,揭示其寄主选择行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取当天羽化的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各10头,对触角进行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对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形态及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呈丝状,触角感器共有7种,分别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各有2种类型。梨小食心虫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上的数量与分布不同。【结论】梨小食心虫有丝状触角,其上共分布有7种类型的感器,且雌、雄成虫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967.
特细砂已经演化成为一种建筑资源。利用扫描电镜,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特细砂颗粒形貌,并配制特细砂混凝土及砂浆作为试验辅助研究。结果表明:辽河特细砂颗粒微观形貌凹凸不平,棱角较多,表面粗糙,因此比表面积大,在配制混凝土时需水量大,这个影响在砂浆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68.
采用同步热分析仪研究12份福建乌龙茶茶样的热分解过程.试验条件为:茶样由室温以10℃·min-1匀速升温至600℃,气氛为空气,铝坩埚加盖(盖上钻1 mm的孔).结果表明:茶叶的热分解过程分为5个失重阶段:1室温至100℃左右主要为脱水阶段;2100-226℃为茶叶挥发物逸出阶段;3226-345℃为变味热分解阶段;4345-482℃为碳化阶段;5482-600℃为燃烧阶段.茶叶具有相似的失重过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曲线体现茶叶的特征,阶段2主要体现茶叶内含物的品质特征,阶段345主要体现茶叶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及粗蛋白、粗脂肪和无机盐等其他物质的含量特征,可反映不同品种、季节和加工工艺茶叶组成的差异.因此同步热分析可作为一种初步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969.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 elongata的根、茎、叶以及根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根形态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着生大量根毛,内皮层细胞壁5面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茎与根茎的维管束分内外两圈分布,中央有髓腔;叶片形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表皮细胞包括长细胞、附属物、气孔器细胞和泡状细胞。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叶片表皮微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穗偃麦草叶脉上分布3~4列乳突,而中间偃麦草叶脉上则分布3~4列刺毛,另外在根皮层细胞中发现了发达的类似通气组织的结构,产生原因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0.
为探求不同的膜材、包膜工艺对尿素包膜的影响,改进包膜尿素生产技术。该研究选用3种不同膜材,分别采用侧喷与底喷两种工艺条件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通过对包膜尿素表观状况进行电镜观察和水中溶出动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同一膜材而言,采用底喷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好于采用侧喷的。对于包膜液黏度较大、雾化效果不佳、溶剂不易挥发的膜材,应选择底喷工艺进行包膜,对于黏度适中的包膜液采用底喷与侧喷工艺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