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9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林业   715篇
农学   1245篇
基础科学   302篇
  666篇
综合类   4584篇
农作物   2841篇
水产渔业   413篇
畜牧兽医   623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46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本试验旨在探究大规格吉富罗非鱼(GIFT)对不同植物油的利用效果,筛选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饲料中合适的植物脂肪源。分别以大豆油(SO)、棕榈油(PO)、棉籽油(CO)、菜籽油(RO)、磷脂油(SL)和大豆油∶棕榈油∶棉籽油∶菜籽油∶磷脂油=1∶1∶1∶1∶1的混合油(MIX)为脂肪源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29.92±0.31)g的吉富罗非鱼8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50尾。结果表明:对于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棉籽油组和混合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P0.05)。菜籽油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混合油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油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和磷脂油组(P0.05)。混合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棕榈油组和菜籽油组(P0.05)。大豆油组、菜籽油组、棕榈油组和磷脂油组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大豆油组和菜籽油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肌肉中n-3系脂肪酸/n-6系脂肪酸,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棉籽油组肝脏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菜籽油组则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于肝脏n-3/n-6,菜籽油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均高于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在饲料脂肪酸组成与肌肉或肝脏脂肪酸组成的相关系数中,均以棕榈油组最大,磷脂油组最小。由此得出,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磷脂油可以作为大规格吉富罗非鱼(体重为230~790 g)饲料中良好的脂肪源。大规格吉富罗非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一定程度上被饲料脂肪酸组成影响,但肝脏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3.
发酵豆粕的生产现状及产品质量评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主要发酵豆粕厂家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评定指标及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通过试验,将公司自主研发的特效吸油材料OK-50应用于不同的油品吸附中,研究其适用油品种类、吸油量和保油率,得出该材料吸油倍率高,保油率也较高,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5.
大豆新品种中黄30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大豆新品种中黄30在承德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采用回归设计法,设种植密度18.0万、22.5万、27.0万、33.8万、36.0万和45.0万株/hm 2计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大豆虫食率、褐斑病率和紫斑病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22.5万株/hm 2时,3种病虫害的发生率均最低,分别为0.4%、0.5%和0.1%;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产量与种植密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 Y =-2731.4259+358.9022 X-5.0335X 2。本研究条件下,密度为33.8万株/hm 2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801.667 kg/hm 2。  相似文献   
106.
2011年呼伦贝尔市大豆种植62.62万hm2,比2010年增加4.68万hm2。通过2011年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得知在大豆生长季气温稍低,降水正常或局部偏多,大部分地区光照偏少,光、水、热匹配较好,尤其是水分条件对需水较多的大豆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7.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的F14和F15代永久自交系群体154个单株后代,在2年3点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其籽粒5种脂肪酸的含量,利用Win QTL Cartographer2.5复合区间作图法(CIM)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7个相关的QTL,分布在13个连锁群上。多年多点同时检测到的QTL共有15个,其中控制软脂酸性状的2个,包括qPal-C2-2和qPal-A1-1;控制硬脂酸性状的4个,包括qSt-B1-1、qSt-B1-2、qSt-D1a-1和qSt-C2-1;控制油酸性状的3个,包括qOle-B2-1、qOle-G-1和qOle-H-1;控制亚油酸性状的有2个,包括qLin-C2-1和qLin-H-1;控制亚麻酸性状的4个,包括qLino-B1-1、qLino-C2-1、qLino-D1b-1和qLino-J-1。这些QTL的一致性较高,为特异脂肪酸含量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大豆脂肪酸含量的主效QTL数量不多,效应大的不多,可能还受许多未能检测出来的微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08.
刘淑萍 《湖南农机》2011,38(9):82-84
柴油机使用过程中许多驾驶员由于对柴油机的机械构造、原理及必要的使用保养常识不了解,或者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日常使用保养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提高使用者个人专业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尤其重要.从管理和制度层面也可以做一些工作来提高使用者的个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9.
大豆油分含量SSR标记及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油分含量是数量遗传性状。为了选育高油品种,有效利用高油基因和转基因研究,并使其广泛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实践,通过构建群体,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油分基因在基因图谱上的位置进行了标记,结果表明,标记Satt491和油分含量相关,定位于E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10.
为保障西部原油管道乌鄯线安全平稳运行,实现节能降耗输送,分析了乌鄯线和阿独乌线外输哈国油物性、沿线油温、地温数据,进而探讨了乌鄯线冬季运行冷热油交替输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输原油管道冬季低输量运行,其进站油温差距不大并与地温的变化趋势一致,沿线地温为冬季冷热油交替输送的重要参数;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工艺,哈国油常温输送对北疆油物性影响不大;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节约燃料天然气约51.6%,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说明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