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53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血相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的血相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克氏原螯虾与红螯螯虾的血细胞均由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 ;其血细胞数量分别为 7.0 2× 10 6个 /ml和 1.6 5× 10 6个 /ml。 2种螯虾的血细胞大小与核质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无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占血细胞总量的百分比在克氏原螯虾为 10 .2 1%、74 .4 1%和 15 .4 8% ,在红螯螯虾为 13.72 %、6 8.84 %和 17.5 4 %。  相似文献   
132.
武汉地区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克氏原螯虾是从国外移植的一种大型淡水虾类,目前在国内许多省市均有出产。本文根据在武汉地区对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指出:该虾夜间活动和觅食,白天常藏于洞穴中,少数在草丛中栖居。体长4厘类以上的个体的主要食物为水生高等植物、丝状藻类和植物碎片;次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偶然性食物为硅藻以及鱼类和蛙类的病残个体或死尸。I~ 龄虾的体长生长快,雌体达V~ 龄、体长达11.49厘米和雄体达Ⅲ~ 龄、体长达10.90厘米后,体长生长减慢,体重剧增。雌雄个体比为1.00:1.10,均在Ⅲ龄达性成熟。雌体产卵期一般在10月份,4-5月份也可见少数产卵个体。最小产卵个体6.95厘米。雌体长6.95-11.00厘米个体的产卵数变动在80-267粒。  相似文献   
133.
为了净化水产养殖环境,减少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导致的大量死亡,寻求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开展了克氏原螯虾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试验。2018年5月从湖北省公安县某养殖场采集到一批患病的克氏原螯虾,解剖后发现病虾的肝胰腺肿大发黄,肠道内无食物,有类似肠炎症状,从肝胰腺中分离出的致病菌经TCBS培养,得到光滑蔓延生长的菌落,呈蓝绿色斗笠状,菌落大小不一。显微观察发现细菌形态为棒状或弧状,长短不一,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形态单一;通过分析其16S rDNA序列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副溶血弧菌并命名为Vp-2,其与弧菌属种类同源性最高,并与菌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 DQ068942.1的亲缘关系较近。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该菌株对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7种抗生素敏感;对利福平、磺胺异恶唑、庆大霉素耐药。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Vp-2的理化特性基本与标准菌株一致。人工回感试验表明,发病克氏原螯虾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类似,解剖发现死亡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肿大发黄,肠道内有炎症现象,并从中分离到该菌。分离到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对克氏原螯虾有致病性,生产中可用氟苯尼考、四环素等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4.
WSSV口服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对螯虾的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提纯的WSS(V白斑综合症病毒)接种于蛋鸡后获得了高效价的Ig(Y卵黄抗体),与一定比例的保护剂混合后,瞬间喷雾干燥制成干粉其效价基本维持不变。在以螯虾为实验模型的攻毒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0.1%的IgY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螯虾死亡时间,而0.2%的IgY含量则能够使螯虾的最终死亡率从100%降至30%左右。这表明WSSV特异性IgY制剂是安全有效的抗WSSV感染的的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35.
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0%、0.2%、0.4%、0.8%)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d、2 d、4 d、6 d、8 d、12 d、16 d、20 d,不同浓度组的克氏原螯虾增重率(RWG)及特定生长率(RSG)的变化规律符合修正的高斯模型(R2=0.999 9);当黄芪多糖的添加浓度为0.40%~0.75%时,实验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13%±7.75%和1.57%±0.28%;不同添加浓度的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蜕壳数NM的影响符合对数模型(R2=0.997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蜕壳数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增长有极显著差异(P<0.01)。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随黄芪多糖浓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浓度对溶菌酶(LSZ)的影响极显著(P<0.01)。本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黄芪多糖在饲料中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40%~0.80%。  相似文献   
136.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0.5%、1.0%、1.5%、2.0%、3.0%的壳聚糖,分别投喂平均体重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60 d,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存活、蜕壳、血液生化指标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0.5%添加组存活率为84.44%,与对照组和1.0%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随壳聚糖含量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添加量为1.0%时,总蜕壳率和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肝胰指数差异不显著。2.0%添加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组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5%添加组血清和肝胰腺中的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0.5%添加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升高;0.5%添加组肝胰腺中CAT活性最高,为4.93 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壳聚糖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0.5%~1.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7.
138.
熊青海  陈婷  郭建英  黄成 《水产科学》2012,31(3):147-151
研究了洞穴、角落、空旷3种生境下,克氏原螯虾与中华绒螯蟹混养的存活率和残肢率,以探究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采集在室外池塘下,虾蟹混养和克氏原螯虾单养的克氏原螯虾收获量、回捕率,分析自然条件下两者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显示,混养时克氏原螯虾在洞穴型和空旷型生境下,存活率显著提高,残肢率显著下降;而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则显著下降,在洞穴型生境下残肢率显著提高;在角落型生境下,虾、蟹混养会导致克氏原螯虾存活率显著降低,对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在野外池塘条件下,虾蟹混养组最终的克氏原螯虾收获量和克氏原螯虾单养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9.
硫酸锌慢性毒性胁迫下克氏原螯虾的组织病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成虾在Zn2+质量浓度为0、0.40 mg/L、4.04 mg/L和40.37 mg/L的硫酸锌溶液中浸浴21 d,分别于第7、14和21天时每组随机抽取5只虾,采集肝胰腺、鳃、触角腺、性腺、肌肉及消化道组织,于Bouin′s液中固定24 h。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的方法,观察其组织的病理变化,从组织学水平研究硫酸锌对克氏原螯虾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浸浴时各Zn2+浓度组肝胰腺、触角腺细胞质中出现被染成红棕色的颗粒,且颗粒的数量与浸浴浓度及时间成正相关。0.40 mg/L组在浸浴期间各组织均未出现其他明显病变;4.04mg/L组及40.37mg/L组从浸浴第7天开始肝胰腺、触角腺、鳃组织出现出血、细胞坏死等病变,随浸浴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坏死细胞比例增大。40.37 mg/L组第14天时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第21天时精巢、卵巢严重出血,精、卵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肝小管结缔组织增生,大量脱落的细胞塞满管腔使肝胰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红棕色颗粒状斑点。结果表明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硫酸锌浸浴21 d后,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触角腺、鳃、性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表明其代谢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受到较严重的损伤,因此长期暴露在Zn2+质量浓度高于4.04 mg/L的环境中会严重威胁克氏原螯虾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0.
Spiroplasma eriocheiris is the first spiroplasma strain known to be pathogenic to freshwater crustaceans. It has caused 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es both in the freshwater crayfish 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 and in some other crustaceans. The monitoring of the pathogen in crustacean populations and study of its behaviour in the laboratory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reliable diagnostic tools. In this article, we improve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S. eriocheiris by combin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specific fluorescently labelled oligonucleotide probes. The establishe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allowed simultaneous visualiz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S. eriocheiris in the tissues of diseased crayfish P. clarkii and exhibited low background autofluorescence and ideal signal‐to‐noise ratio. With the advantages of better tissue penetration, potentially more specific and stable, we designed three species‐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 utilizing the sequences of 16S‐23S rR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s (ISRs) of S. eriocheiris. Positive hybridization signals were visualized in haemocytes and connective tissues of hepatopancreas, cardiac muscle and gill from diseased crayfish. This unique distribution pattern match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when diagnosed by H&E staining and indicated that S. eriocheiris probab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tissues in P. clarkii by hemokinesis. This assay will facilit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S. eriocheiris and enhanc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novel patho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