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38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3篇
综合类   790篇
农作物   348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花铃期棉花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合作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棉花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对于探究棉花干物质积累规律和增产机理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采用CB-1102型光合蒸腾作用测定系统,研究棉花花铃期光合指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为光合日变化模式之一的双峰型,光合速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和15:00时,13:00时左右出现午休现象。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1:00时和15:00时左右。气孔导度(Cleaf)的日变化规律也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时(小峰值)和15:00时左右(大峰值)。胞间CO2浓度呈现斜“V”字型的日变化规律,12:00时为全天最低值。  相似文献   
992.
水钾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其产物积累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钾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对光合速率与各器官干物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苗期与花期控水时,土壤水分及水钾互作极显著影响光合速率(Pn);结荚期控水时,水分极显著影响Pn。花期与荚期控水后测定的Pn要高于苗期的Pn。水钾耦合对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影响趋势相似,即水分效应要优于钾肥,且一般而言同一钾肥水平下,土壤水分的影响表现为:W4>W3、W5>W2>W1。只有当土壤水分供应适宜(W3)时,钾肥的施用提高了植株的Pn、Tr和Gs。水分对植株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要优于钾肥,且水分为正效应。苗期及开花期控水条件下,植株的Pn与根、茎、叶干物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Pn与各器官的相关程度表现为茎>叶>根;结荚期植株Pn与根、茎、叶干物重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荚粒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93.
以郑单958和陕单2552为材料,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旱作条件下3种施氮水平在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对两个玉米品种的光系统II(PSII)反应中心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玉米光合功能的调控效应依玉米品种、生育时期有所不同,拔节期郑单958的光合性能指数值(PI)明显高于陕单2552,主要在于其较高的光能捕获能力(PTR)和反应中心活性(RC/ABS);中等施氮条件下能提高玉米的PI,高氮处理下PI和光合速率(Pn)并没有继续增加。扬花期,两个品种及其氮素处理间的PI、Pn和叶绿素含量差别较小。成熟期玉米的生长能力减弱,光合能力降低,郑单958的PI、Pn、叶绿素含量在不施氮和中等施氮条件下较陕单2552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994.
核桃 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核桃-小麦间作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核桃-小麦间作(简称"核-麦间作")条件下研究了核桃树遮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冠下区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收获指数、产量和旗叶、倒2叶、倒3叶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小于远冠区,且不同品种间具有相同的规律。烟农22在冠下区和远冠区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均明显高于DH155、绵麦48、绵麦37和新冬20。在果粮间作复合栽培模式下,对耐荫、高产小麦品种的筛选,其光合生产能力可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同时还要注重小花和小穗结实性状的考查。  相似文献   
995.
行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行距配置,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行距(10、15、20和25cm)种植方式下,多穗型品种豫麦49和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的旗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品种旗叶净光合速率(Pn)均随籽粒灌浆进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花后0~14d,多穗型品种豫麦49旗叶Pn高于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之后兰考矮早八优势趋于明显;两品种旗叶qP和Fv/Fo均于花后10d达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豫麦49的光截获(LI)在花后10d高于兰考矮早八,而在花后20d低于兰考矮早八。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特性、LI和产量有一定影响。随着行距的变大,豫麦49的Pn逐渐增加,而兰考矮早八则逐渐降低;豫麦49的Fv/Fo在花后0~10d随行距的增加而升高,之后以行距20cm最高,兰考矮早八则随行距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但始终以15cm最高;豫麦49以行距20cm的qP值较大,而兰考矮早八以行距15cm最高;两穗型品种的LI均随行距增大而降低。籽粒产量则表现随行距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分别以行距20和15cm的产量最高。因此,生产中不同穗型品种选择各自适宜的行距配置,有助于光能的吸收利用,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996.
3个木薯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文潘  付海天  罗燕春  彭靖茹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218-10219,10366
[目的]研究3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的光合特性,为木薯的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PP—SYSTEM公司生产的TP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大田条件下对3个木薯品种的株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3个木薯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株变化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C205在株变化中下降明显,GR891、GR911下降缓慢,GR911净光合速率最高,SC205最低;GR891、GR911的胞间c0:浓度稳定在310∥L左右,SC205净光舍速率强时胞间c0:浓度较低,随后升高。较GR891、GR911而言,SC205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更能节约并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结论]SC205净光合速率有提高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7.
三色堇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气孔特征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个不同地区来源的三色堇品种08-H2(荷兰)2、29-18(酒泉)、EP1(上海)和ZMY2-1(郑州)为试材,研究了其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气孔特征对光强和CO2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4个三色堇品种叶片叶绿素a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06 mg/g,叶绿素b为1.93 mg/g。品种EP1的叶绿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ZMY2-1,4个品种在叶绿素a的质量分数上无差异。②三色堇叶片气孔密度平均为97.09个/mm2,气孔大小为17.74μm×12.31μm,品种间无显著差异。③三色堇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较高,具有阳生C3植物的特点。08-H2的高光饱和点,显示其为强阳性品种。EP1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最低,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耐弱光性。④各品种的CO2饱和点均达到设定的CO2摩尔分数的最大值(2 000μmol.mol-1),08-H2的CO2补偿点最低、羧化效率最高,显示其Rubisco的羧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8.
黑刚刚  柯世省  张文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488-9489,9492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以确定其适宜的生境。[方法]在3种人工设置的光环境下,即高光强(HL)、中等高光强(ML)和低光强(LL)下,研究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和光合日变化。[结果]夏蜡梅的光合能力与一些耐阴植物相当,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ML下最大,显著高于HL、LL下的;HL下夏蜡梅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最低。[结论]ML环境对夏蜡梅植株的生长较为有利,这对夏蜡梅的管理与引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抗盐能力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提供的已确定具植株耐盐性差异的一组籼稻品种——Pokkali(耐盐)和Peta(盐敏感)为材料,研究外源Spd对盐胁迫下2个品种根系活力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mol/L NaCl处理下,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盐敏感品种Peta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而外源Spd处理下Pokkali根系活力比Peta占优势;耐盐品种Pokkali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对照均有所升高,且Chl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Car,使Car/Chl比对照有显著下降,而Peta仅Car升高,Chl较对照则有所下降;外源Spd处理提高了盐处理下2个品种Chl和Car含量以及Chla/Chlb,且Pokkali的Chl含量升幅较大。[结论]Spd对水稻根系盐胁迫具有缓解作用,降低根系的伤害程度;能提高水稻光合色素含量,缓解盐胁迫对水稻叶绿体精细结构的破坏,降低盐胁迫对光合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伤害,从而提高水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遮阴对不同大小种球大百合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筱  赵景龙  邓洁  余婷  张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74-2227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遮阴对不同种球大小的野生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rtteum)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野生大百合的引种驯化机制。[方法]将不同大小野生大百合按周径等级分类进行不同程度(0、45%、70%)的遮阴处理,处理13d后进行各植株株高、叶片数的测量。处理46d时进行光合指标如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3)的测定并同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叶温(ti)。[结果]在45%遮阴处理下大百合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胞问co,浓度较低。70%遮阴处理下大百合生理特性普遍优于全光照,但过度遮阴使光合速率降低,不利于其生长。此外,种球周径越大的大百合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相对更优。因此,生产上应用周径相对大的种球和适当调控光照强度,是大百合引种驯化的重要措施。[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百合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