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380篇
基础科学   16篇
  173篇
综合类   788篇
农作物   34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61-11962,11965
[目的]探讨几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光合细菌增殖培养的促生长因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以及混合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3种植物激素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混合植物激素。吲哚乙酸、α-萘乙酸和赤霉素促生长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1和0.5 mg/L。[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培养基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来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993.
槐树幼苗对光强的形态和生理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槐树盆栽幼苗的遮阴试验,分析测定了光强对槐树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大,其总叶面积和株高均显著降低,30%~100%光强范围内,总生物量和地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15%处理。低光强下,植株通过增大叶生物量比、比叶面积、叶面积比和叶根比,以增大光合叶面积,提高捕光能力;增大支持结构生物量比,以增加支持叶生物量;在高光强下,植株通过提高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降低叶生物量比、比叶面积和叶根比,保持了水分吸收和蒸腾的平衡。随着光强的增大,植株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显著增大。槐树幼苗的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光强增大而显著降低,而叶绿素a/b随着光强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说明槐树幼苗对光强的形态和生理适应性较强,能够适应较广的光强范围。  相似文献   
994.
利用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大穗型品种"烟辐188"和"淄麦12"、多穗型品种"济麦22"和"济麦20")对比研究了垄作和传统平作两种栽培方式对小麦群体内部光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方式显著改善了小麦冠层内光的垂直分布状况,使冠层内不同垂直高度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传统平作,并显著提高了小麦冠层内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垄作栽培能够显著降低多穗型小麦品种冠层温度,而对大穗型小麦品种作用不明显;垄作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多穗型小麦品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明显改善小麦生长状况;垄作栽培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增加穗粒数,使小麦的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垄作栽培方式更适合分蘖成穗率较高、群体相对较大的多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995.
为明确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优质小麦灌浆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方法, 对优质冬小麦"陇鉴301"的籽粒灌浆期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就施肥量、种植密度2因素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肥密水平对小麦灌浆进程均产生影响.中肥高密度处理对小麦灌浆最有利, 高肥高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 为4 188.09 kg·hm-2.肥密水平对冬小麦3项光合指标均产生影响, 但影响的具体程度因光合指标和处理而异, 高密度中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叶片光合速率, 高密度高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叶片蒸腾速率, 高肥水平则有利于提高叶片的气孔导度.灌浆、产量及生理特性的肥密互作效应达极显著水平, 且具有正向的互作值.为提高小麦产量, 生产上应依据品种特性来协调确定施肥量和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96.
Rhizobial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symbioses each may consume 4-16% of recently photosynthetically-fixed carbon to maintain their growth, activity and reserves. Rhizobia and AM fungi improve plant photosynthesis through N and P acquisition, but increased nutrient uptake by these symbionts does not fully explain observed increases in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of symbiotic plants. In this paper,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carbon sink strength of rhizobial and AM symbioses stimulates the rates of photosynthesis. Nutrient-independent effects of rhizobial and AM symbioses result in direct compensation of C costs at the source. We calculated the response ratios of photosynthesis and nutrient mass fraction in the leaves of legumes inoculated with rhizobial and/or AM fungi relative to non-inoculated plants in a number of published studies. On average, photosynthetic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28 and 14% due to rhizobial and AM symbioses, respectively, and 51% due to dual symbiosis. The leaf P mass fract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13% due to rhizobial symbioses. Although the increases were not significant, AM symbioses increased leaf P mass fraction by 6% and dual symbioses by 41%. The leaf N mass frac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ny of the rhizobial, AM and dual symbioses. The rate of photosynthesi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 C costs of the rhizobial and AM symbioses. The inoculation of legumes with rhizobia and/or AM fungi, which resulted in sink stimulation of photosynthesis, improved the photosynthetic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and the proportion of seed yield in relation to the total plant biomass (harvest index). Sink stimulation represent an adaptation mechanism that allows legumes to take advantage of nutrient supply from their microsymbiont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total amount of photosynthates available for plant growth.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不同栽培方式及作物群体结构下两个不同株型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可以改善玉米的群体结构,减少株间竞争,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玉米植株的叶面积、LAI和LAD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玉米群体光照条件,提高了群体光合性能和光能利用率,提高了寒地春玉米的产量。试验表明:种植方式与密度之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下紧凑型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平展型品种的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分别比小垄栽培对照增产19.09%和14.25%。  相似文献   
998.
林药复合系统林下植物光合特性对生长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上海市松江不同郁闭度(低、中、高)生态公益林——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下种植的红茴香(Illicium henryi)和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为研究对象, 并以香樟萌生苗为对照, 分析各植物光合特性在不同生长光强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不同郁闭度下, 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E)、较低的光补偿点(LCP), 而香樟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各植物AQE 逐渐增加, 且不同郁闭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香樟Pmax 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 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香樟暗呼吸速率Rd 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表现为逐渐降低; 各植物的LCPLSP 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适应弱光环境。可见, 香樟通过降低自身的LCPLSP 逐渐适应弱光环境, 但在高郁闭度下其光合作用仍然受到胁迫; 而红茴香和大吴风草则通过降低LCPLSP 和自身能量消耗来适应弱光环境, 且在中等郁闭度下具有最高的光合能力, 充分证明其阴生特性。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花生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明确花生抗旱适应性机理, 筛选抗旱品种(系),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 以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的29 个花生品种(系)为试验材料, 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花生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花生品种(系)对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的响应不同, 水分胁迫程度和时间显著影响花生的植株形态、生物量积累和生理指标, 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中度土壤水分胁迫明显抑制花生植株地上部生长, 主茎高、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降低, 且随胁迫时间延长主茎高度降低明显; 至成熟期, 一些品种(系)主茎高和生物量累积胁迫指数降幅达65%~70%。土壤水分胁迫使花生结荚期和饱果期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增大, 随胁迫时间延长上升趋势明显; 结荚期的各指标除分枝数和类胡萝卜素外均可作为鉴定品种(系)抗旱性的依据。“冀花4 号”、“花育22 号”、“花育24 号”、“花育20 号”、“花育21 号”、“花育25 号”、“唐科8 号”、“花育17 号”、“花育27 号”等9 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对冀东生态区两个时期选育应用的主要夏玉米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农艺、光合、经济性状的比较 ,应用 6× 10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 ,对各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与 70年代末 80年代初的玉米自交系在光合速率、叶绿素、单株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粒重等性状得到了显著改良 ,农艺穗部性状、穗粗、穗行数、收获指数、结实率、空杆率也有部分改良效果 同时 ,单株叶面积、叶向值、叶片保绿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及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显著提高 部分经济性状 ,如生物产量、单株产量、穗重、穗长等一般配合力也十分显著 除此之外 ,虽然有些自交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所下降或不明显 ,如 :收获指数、雄穗长度 ,但综合起来这些改良和配合力的变化 ,除了对自交系的光合生理 ,农艺、经济等性状有积极作用 ,还对提高自交系产量、增强抗逆性、降低成本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认为 ,冀东生态区的夏玉米育种 ,应当在重视产量、抗病性、抗倒性等传统性状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光合生理性状的改善和配合力的提高 ,尤其是秃尖度配合力效应值增加 ,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此外 ,在自交系的种质基础和选育方法要有创新 ,要和光合生理等性状改良综合起来 ,才是冀东夏玉米育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