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8篇
综合类   23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本文首次使用60Co-γ射线对长毛明对虾进行诱变,将性腺成熟的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分为四组进行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采用RAPD技术对诱变子代的无节幼体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遗传相似系数用Nei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遗传距离则用Lynch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从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5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3个,占66.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4~11个,平均7.7个,分子量在100~2500bp之间。计算得到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7995~0.8696之间,相应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则在0.1397~0.2288之间。实验表明:诱变子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诱变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异。  相似文献   
72.
73.
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优良品系的选育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培育出藻体薄且适合在我国南方高水温海区栽培的紫菜新品种,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和高温胁迫处理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野生型品系(PC-WT)的叶状体,分离出优良品系PC-M,随后通过研究2个品系在耐高温性、生长、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单孢子和壳孢子放散量等方面的差异后发现,在18和23°C温度组中,2个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分裂率和假根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27和29°C温度组中,PC-M品系的壳孢子存活率比PC-WT品系分别提高了250.7%和305.4%,分裂率分别提高了42.4%和67.1%,假根发生率分别提高了86.6%和175.3%;将在23°C下培养30 d的叶状体分别置于18、23、27和29°C下培养10 d,在18、23和27°C组中,PC-M品系的叶状体绝对生长率分别是PC-WT品系的5.1、5.3和7.5倍,特定生长率分别是PC-WT品系的1.3、1.3和1.8倍;在27°C下培养15 d或在29°C下培养10 d,PC-WT品系的叶状体均放散了大量的单孢子,藻体流失严重,仅剩下基部,而PC-M品系的叶状体均没有放散单孢子、藻体形态完整、光泽好、生长速率快,培养至30 d后才发生轻微的卷曲。与PC-WT品系相比,常温组(23°C)的PC-M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chl.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以及壳孢子放散量分别提高了39.4%、209.8%、94.8%和36.7%,但藻体的平均厚度反而减少了31.6%。上述结果证实,与PC-WT品系相比,PC-M品系具有藻体薄、色素含量高、生长快、耐高温、壳孢子放散量大、单孢子不放散等优点,有望被培育成适宜栽培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4.
以单片机STC12C5A60S2为核心控制芯片,主要包括电荷放大器、程控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峰值检测电路等通道,并在CCS环境下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和中断程序设计。基于此试验平台,进行了在线射流混药比例控制的试验,在离心泵电机转速变化的情况下,观察吸药流量、混合液流量和混药比的大小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线射流混药比例控制试验平台可根据不同药液的浓度控制混药比,使混药比的可调范围广,提高了实时自动混药精度,证明了该试验平台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给高州油茶种质资源创新及辐射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参考,研究了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条件下高州油茶的光合特性及与其相关的细胞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10~70 Gy辐照处理后的高州油茶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都有增厚的趋势,而以80 Gy辐照处理的叶片各组织结构的厚度均未改变甚至有减小的趋势;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后高州油茶叶片的Pn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剂量在10~80 Gy内的辐照处理均能促进高州油茶的光合作用,其中以20 Gy辐照处理的高州油茶其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以60 Gy处理的油茶其利用强光的能力最强;不同剂量辐照处理下高州油茶的光响应曲线之间存在差异,辐照对其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的影响均显著;不同剂量的辐照处理对高州油茶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利用效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且在不同的季节其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6.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种子进行0、1000、2000、3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对连州1号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1000、2000 rad剂量辐射处理,研究辐射对成年油茶植株树高和冠幅、果产量、果实形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油茶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树高、冠幅间无显著差异,且单株均能正常生长;平均单株果产量随年份呈现明显的大小年变化,岑软2号、岑软3号在2014年辐射组平均单株果产量较CK有明显提高,岑软11号的年平均单株果产量在0~3000 rad剂量范围内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3000 r辐射使岑软11号油茶果实纵横经减小,其他辐射组岑软11号果实纵、横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岑软2号在1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岑软11号在3000 r辐射下果皮变薄而种皮厚度变化不明显,不同辐射组间岑软3号和连州1号果皮及种皮厚度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7.
60Coγ辐射对木槿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0Coγ为辐射源,采用不同剂量率(50~500 Gy/h)辐照木槿休眠种子,对辐照后种子进行播种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低于200 Gy时促进种子发芽,低于100 Gy时能提高幼苗成活率;辐照剂量大于200 Gy时抑制发芽,并导致真叶和侧根难以形成,直至幼苗死亡。剂量率对辐照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得出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目的进行辐照时的剂量以50~100 Gy为宜,以促进变异为目的进行辐照时剂量以100~200 Gy为宜。  相似文献   
78.
以椿树种子为材料,用60Co γ射线进行了0、30、50、75、100、150和200Gy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椿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获得耐盐突变体。结果表明:辐照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成苗率下降,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椿树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50Gy,适宜辐照剂量是50~75Gy。辐照后的植株经0.5% 的海盐筛选,共获得9株耐盐能力提高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79.
在不同辐照剂量、不同辐照氛围下用60Co-γ射线辐照蚕丝纤维,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检测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分析不同辐照条件对蚕丝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0 kGy剂量范围内,随辐照剂量的增加,60Co-γ射线辐照蚕丝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增加,但辐照剂量过大会使蚕丝纤维发生裂解而影响其性能,故辐照剂量应不超过50 kGy;与同剂量空气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相比,在真空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增加,且主要为氨基己酸自由基,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真空和空气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8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HSP60 in the heart, liver, and kidney of acutely heat-stressed broilers at various stressing times. The plasma creatine kinase (CK) and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concentrations statistic increased following heat stress. After 2 h of heat stress, the tissues showed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Hsp60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cytoplasm of parenchyma cells heat stress. The intensity of the cytoplasmic staining varied and exhibited an organ-specific distribution pattern. Hsp60 levels in the hearts of heat-stressed chickens gradually increased at 1 h (p < 0.05) and peaked (p < 0.05) at 5 h; Hsp60 levels in the liver gradually decreased at 3 h (p < 0.05); Hsp60 levels in the kidney had no fluctu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Hsp60 expression is tissue-specific and this may be linked to tissue damage in response to heat stress. The Hsp60 level is distinct in diverse tissues, indicating that Hsp60 may exert its protective effect by a tissue- and time-specific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