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49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7篇
  64篇
综合类   54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206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泥蚶(Arca granosa)在我国从河北至广东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为我省海水养殖的“四大贝类”之一。为了解泥蚶的繁殖习性,寻找我省泥蚶人工育苗的新途径,促进泥蚶养殖业的发展,我们于1984-1985年重点对闽南沿海泥蚶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泥蚶俗称蚶子、真蚶、属广温、广盐性贝类,盛产于我国江、浙、闽、鲁、两广等沿海各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  相似文献   
73.
《福建水产》1986,(4):68-68
福建省科委、省水产厅于1986年12月11—12日,在云霄县主持召开了泥蚶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关单位专家、代表3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9人。  相似文献   
74.
鱼肉采取机     
《渔业现代化》1977,(4):3-3
鱼肉采取机是加工处理小杂鱼的机具,它能直接制取鱼肉,加工成鱼丸、鱼香肠、鱼饼等食品。它的副产品一鱼骨可作鱼粉原料或作饲料和肥料,以提高小杂鱼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5.
<正> 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体的代谢废物、残剩的饵料和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的混合,使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据研究,每平方百米净产 7500kg鱼的混养池塘,其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cm。而且精养水平越高沉积量越大。实践证明,一定厚度的淤泥对养殖生产是有利的,能够起到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  相似文献   
76.
一、泥蚶习性泥蚶活动能力差,不能潜入较深的泥层里生活,喜欢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低潮线泥涂上,营浅埋生活。活动是依靠斧足的伸缩在涂面上匍匐运动。泥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适温范围为2.5~38.5℃,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5~28℃。泥蚶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能力随个体大小而异,成蚶适应范围1.008~1.022,最适范围为1.010~1.014。低于1.004时会造成死亡。泥蚶是滤食性摄食的,饵料组成有:有机碎屑、浮游硅藻、底栖硅藻、舟形藻、曲舟藻、菱形藻、骨条藻、圆筛藻、重轮藻、海发藻及小型浮游动物(如拟铃虫、薄龄虫…  相似文献   
77.
徐镇  赵青松 《水产科学》2001,20(4):29-29
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人工育苗中幼苗下沉现象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通过选择优良的亲贝,严格单胞藻培养,加强水质控制,切实做好育苗设施的消毒,注意日常管理等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痢疾是牛在秋冬季节最易感染的肠道疾病之一,牛一旦感染了痢疾后,将会严重影响牛对草料的消化吸收,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甚至还会危害牛的健康,严重影响牛的育肥和安全越冬。据分析,牛患痢疾常常是由于牛在秋冬季节饮水不洁,甚至饮用污秽的饮水,采食了被水淹日晒并带有黏泥的饲草以及霉变的草料,湿热相浸,淫邪、湿热伤及胃肠,滞气郁结所致。一般病牛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鼻  相似文献   
79.
金珊  赵青松 《海洋渔业》2002,24(3):139-140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又叫花蚶、真蚶,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经济贝类,盛产于我国沿海各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泥蚶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对苗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沿海省份纷纷开展了泥蚶的人工育苗,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泥蚶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常常出现幼苗大批死亡,导致生产失败。现根据几年来的育苗经验,谈谈泥蚶人工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0.
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泥蚶三倍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5月,用6-DMAP抑制泥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的产生。实验设三个6-DMAP浓度梯度,分别为300μmol/L、450μmol/L、600μmol/L,处理时机为受精卵第一极排放体30%,处理持续时间为10min。结果:三倍体诱导率300μmol/L时为35.5%,450μmol/L时为48.6%,600μmol/L时约为58.5%,另外本实验还就6-DMAP浓度对D形幼虫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以及在染色体制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