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4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766篇
林业   510篇
农学   1208篇
基础科学   254篇
  499篇
综合类   5253篇
农作物   1031篇
水产渔业   739篇
畜牧兽医   1757篇
园艺   645篇
植物保护   21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568篇
  2012年   765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3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961.
以10个热带、温带玉米群体为材料,采用混合线性(AD)模型和MINQUE(1)法,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遗传方差分量比率、群体加性和显性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对籽粒产量的贡献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产量相关性状狭义遗传力为穗粗>百粒重>穗粒重>穗长>籽行数>行粒数>秃尖;加性效应最好的2个群体是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显性效应最强的4个组合为墨白962×豫综5号、新墨1号×WBM-C4、墨黄1号×SUWAN-1和墨白962×EP7;综合来看,豫综5号和墨黄1号是最具利用潜势的群体种质。  相似文献   
962.
东农303 特早熟品种.该品种块茎形成早,出苗至成熟55天~60天.块茎长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中等大小、较整齐.适应性强,高抗花叶病毒病,轻感卷叶病毒病,抗环腐病,植株中感晚疫病,块茎抗晚疫病,耐束顶病,耐涝性强.每667平方米种植4000株~4500株为宜,一般667平方米产量1500公斤~2000公斤.  相似文献   
963.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在氮素吸收、积累、运转与利用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期和开花期不同类型群体间植株含氮率互有高低,成熟期强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高于普通群体,弱筋小麦含氮率优质高产群体低于普通群体。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种间氮素阶段吸收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积累的高峰期均在拔节至开花期。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氮素积累量生育前期低于普通群体,中、后期高于普通群体;中筋小麦优质高产群体与普通群体相比,氮素积累量前期较高,中、后期互有高低;弱筋小麦各生育期优质高产群体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低于普通群体。优质高产群体花后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  相似文献   
964.
天麻仿野生栽培是在天麻适宜生长地区模仿野生环境进行的人工栽培活动.野生天麻适生于年平均气温8~15℃,最高气温低于30℃,空气湿度较大的冷湿环境.仿野生栽培首先要考虑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应选择适宜天麻生长的林地、林间、遮荫地进行仿野生栽培.  相似文献   
965.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选育及其栽培特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两系方法以培矮 6 4S作母本 ,9311作父本 ,培育的籼型杂交稻两优培九 ,作一季中稻栽培 ,在掌握栽培特性和肥水良好的条件下 ,大面积实收产量达 9.5~ 11.0t·ha-1,且不易倒伏。米质达国标优质米级 ,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高产群体指标为每公顷栽插 2 2 .5~ 2 7.0万穴。单株栽插 ,基本苗 75~ 12 0万个·ha-1,最高茎蘖数345 .0~ 375 .0万个·ha-1,有效穗 2 2 5 .0~ 2 5 5 .0万穗·ha-1,每穗总颖花 2 0 0个左右 ,结实率 83%~ 88% ,千粒重 2 6~2 7g。栽培技术为适时早播 ,早施分蘖肥 ,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基面肥、分蘖肥与后期施氮量各占总施氮量的70 %和 30 % ,每公顷总用纯氮量 2 2 5~ 2 5 5kg。宜重视磷钾肥的施用 ,后期切忌早断水 ,应切实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966.
地被菊幼嫩花瓣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地被菊幼嫩花瓣为试材,进行了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被菊幼嫩花瓣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材料。当培养基中2.4-D和NAA浓度为0.5~2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87.2%以上,并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分割。在分化培养基MS+KT2mg·L-1+IAA0.5mg·L-1上,芽分化率可达92.5%。不同接种方向对地被菊花瓣不定芽形成无显著影响。地被菊花瓣培养芽的分化率以基部组织为最高(94%),中部和上部组织分化率则逐渐变低。经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与原品种相比在形态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967.
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与穗肥施氮叶龄设置 1 5种施氮模式 ,研究其对优质水稻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及其动态无显著差异 ,但群体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生叶和节间配置均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氮 2 2 5 kg· hm- 2和大苗栽培条件下 ,采用穗重法并辅以倒 4、1叶 2次穗肥施氮 ,可优化优质水稻群体茎、叶、蘖及节间等生长动态 ,促进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与优质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968.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鸭绿江、长江、钱塘江、闽江、西江5个群体36尾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mtDNA控制区的基因序列。在长度818bp片断序列中共检测到112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具有20种单倍型,不同地理群体的单倍型表型不同,鸭绿江、钱塘江群体中含有多个特异性的核苷酸位点。用MEGA3.0构建了NJ分子树,鸭绿江、长江、钱塘江、西江群体内的个体均能单独聚成群,而闽江群体未能单独成群,个体分别与长江、西江群体聚在一起。这些表明我国斑鳜不同群体间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69.
我国4种红鲤群体的生化遗传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分析了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瓯江彩鲤的8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结果发现,荷包红鲤的多态位点比例最高(21.05%),瓯江彩鲤和玻璃红鲤相等(15.79%),兴国红鲤最低(10.53%);群体平均杂合度期望值为0.0458~O0742,平均杂合度观察值为0.0440~0.0748;聚类分析表明,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和瓯江彩鲤为同一分支,荷包红鲤为另一分支。  相似文献   
970.
河南省几个玉米群体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11个玉米群体进行了产量等性状的综合分析,建议许白群和洛孟综、525群和二南24群作为相互群体继续改良,同时可作为综合种利用。结果表明群体出籽率、千粒重、穗粗等与产量间、GCA 间及其SCA 间均相关显著;群体穗长、穗粗,穗行数、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等亲子相关显著。同时对与群体改良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扼要介绍了多点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