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分子量为37千道尔顿的N-糖基化蛋白.它能够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结合使CRH失活,而脑垂体细胞能够在CRH诱导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调节应激反应中产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对CRH-BP基因的研究为CRH在生殖生理、药理学、动物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RHBP基因在小鼠、人类上的研究进展,以便对该基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分别以EIAV辽宁马强毒株(EIAVliao)前病毒DNA和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EIAVDLV)前病毒DNA为模板,从免疫接种后不同时期马血清中利用nested—PCR技术,扩增了约1.4kb的gp90基因。将其克隆后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免疫EIAVDLV后的第1时期至第5时期,与EIAV—liao比较核苷酸序列平均差异率分别为3.2956%、3.1456oA、3.36%、3.1856%和3.6456%。EIAVliao有20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EIAVDLV平均是17.2个,其中有11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是高度保守的。  相似文献   
43.
为阐明我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弱毒疫苗致弱及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作者分析了疫苗株及其亲本强毒株共34个囊膜基因序列。结果发现疫苗株在膜基因gp90V3区的潜在N-连接糖基化位点出现稳定的碱基替换,使该位点消失。为研究囊膜糖基化的作用,以疫苗株全长感染性克隆pLG—FD3—8为亲本,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对该突变位点进行糖基化序列回复操作,构建全基因感染性克隆pLGFDg5。将pLGFDg5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通过逆转录酶活性和RT-PCR方法评价其感染性。结果表明,将pLGFDg5在FDD细胞中盲传3代后,可在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逆转录酶活性,用RT—PCR检测到EIAV保守基因片段,在电镜下可见典型的EIAV粒子。在FDD细胞上的病毒复制动力学分析显示,与其亲本克隆pLGFD3—8的衍生病毒pLGFD3-V相比,回复突变克隆衍生的pLGFDg5-V复制速度较慢,获得较低的病毒载量。体外抗体中和试验表明,与其亲本pLGFD3-V相比,引入潜在的糖基化位点g5降低了衍生病毒对中和抗体的敏感性。这一结果为N-连接糖基化在我国马传贫弱毒疫苗致弱机理的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4.
蓖麻蚕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氧自由(R eactive O xygen Species,R O S)是生物体生命的产物,逆境环境能够透发R O S的产生;R O S能引起生物健康组织的损害、老化,诱发细胞凋亡(apoptosis),甚至导致生物体生理病变直至死亡。R O S是损伤机体、加速衰老的诱因,老年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氏综合症、糖尿病、癌症等都与自由基反应密切相关。自由基氧化(Free radicaloxidation)和非酶糖基化(N onenzy m atic glycosylation)是环境伤害的罪魁祸首,在人体衰老过程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正越来越成为衰老机制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蓖麻蚕(A ttacus …  相似文献   
45.
利用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AcMNPV)Bac-to-Bac表达系统在粉蚊夜蛾(Trichoplusia ni ) TnHi5细胞中表达了GFP与Vip2A(c) 酶活成分区域的融合蛋白(GV2融合蛋白),研究了该蛋白对昆虫细胞和病毒产生的影响。Bac-gfp DNA转染48 h后部分TnHi5细胞已经检测到荧光,48~120 h出现荧光的细胞数目增加,最后70%左右的细胞都有较强的荧光。而Bac-gv2 DNA转染后2~5 d仅有极少TnHi5细胞出现荧光且多呈零散分布,推测这可能是由于杆状病毒极晚期表达的GV2融合蛋白中的Vip2A对细胞骨架成分肌动蛋白进行ADP-核糖基化,从而影响了芽生型病毒粒子(BV)的正常产生或限制了BV在其它细胞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白花曼陀罗细胞悬浮培养对外源氢醌的糖基化。转化细胞来自白花曼陀罗嫩茎在L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白花曼陀罗悬浮培养细胞不能分泌熊果苷,但能糖基化外源氢醌合成熊果苷。当氢醌添加量达240μmol/100mL培养物时,约有93.4%的氢醌转化形成了熊果苷,并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进行了HPLC分析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47.
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是GTP结合蛋白,属于小G蛋白超家族中的ARF亚家族成员,在高尔基体小囊泡形成以及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棉花纤维的发育需要有高尔基体参与,但ARF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利用GHA27作探针,筛选棉花花药的cDNA文库,得到两个序列相同的阳性克隆。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个有18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20.7 kDa的蛋白,与动物、酵母及其他植物的ARF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命名为GhARF1。采用PCR技术获得该基因序列,该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更接近人类的classⅠ类ARF基因,在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保守的GTP结合区域,即P(GLDAAGKT)、G(NKQD)以及G’(DVGGQ)。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GhARF1基因在棉花的纤维、花冠和根中表达量较高,特别是在纤维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花蕾中也有表达,而在真叶、子叶和胚珠中的表达较微弱。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ARF基因在二倍体草棉和四倍体陆地棉基因组中均以多拷贝存在。  相似文献   
48.
49.
对猪肉糜进行3种发色处理,分别添加100 mg·kg-1亚硝酸盐(A组)、添加0.5%甜菜粉和50 mg·kg-1亚硝酸盐(B组)、添加0.1%甜菜粉和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C组),测定肉糜的色泽、肌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亮度值B组>C组>A组;红度值C组>B组>A组;黄度值B组>C组>A组;氧合肌红蛋白含量C组>B组>A组,但B组、C组差异不显著。综合色泽、肌红蛋白总量等指标,添加0.1%甜菜粉和0.06%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的肉糜色泽最好。因此,从发色角度,甜菜粉和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可以替代部分亚硝酸钠添加于肉糜制品中。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改进小片段HRM方法并应用于人类RAGE基因SNP位点检测.方法 将原来一步式闭管操作的小片段HRM方法改成两步式开管操作;改进温度内标使用方法以增加该方法的经济性.利用改进的小片段HRM方法对89例人类RAGE基因内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利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评价改进后HRM小片段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将小片段HRM方法改进为两步式,扩大应用范围的同时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成功对人类RAGE基因的3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Sanger验证改进后的小片段HRM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 改进后的小片段HRM方法可经济、准确地检测SNP位点,是一种适合中、高通量SNP位点检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获得能够准确区分RAGE基因3个SNPs标记的HRM引物,可用于进一步研究RAGE在验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