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林业   76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91篇
  112篇
综合类   101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62篇
畜牧兽医   1739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隐孢子虫是可以感染小反刍动物的肠道原生生物,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学问题。隐孢子虫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和肠道疾病,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死亡。被感染的动物可能是人畜共患型隐孢子虫的宿主,可引起公共卫生风险、农场利润减少和动物福利等问题。隐孢子虫病已被报道是新生牛、羊等反刍动物腹泻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是新生羔羊腹泻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轮状病毒。羊隐孢子虫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现就隐孢子虫对羊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常用检测方法,以及我国羊感染的现状进行综述,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在选择修补汽缸体和汽缸盖裂纹的方法时,应根据裂纹的部位大小以及技术能力和设备条件来决定。除发生在内部或强度要求很高的地方需送专业修理厂维修以外,现介绍两种简便  相似文献   
83.
烯醇化酶(enolase,ENO)是糖酵解途径的限速酶,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烯醇化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微孢子虫的能量代谢机制。依据微孢子虫基因组数据库中的家蚕微孢子虫烯醇化酶编码序列设计引物,以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家蚕微孢子虫烯醇化酶基因(Nb ENO)。该基因ORF全长1 242 bp,编码41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46.323 k D,等电点6.13;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28.33%)、延伸片段(22.52%)和无规则卷曲(49.15%)组成,含有25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Nb ENO与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烯醇化酶基因序列(Nc ENO)的亲缘关系较近,序列比对显示二者的一致性为62.10%。将Nb ENO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并转化大肠埃希菌Rosatta(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预期大小约50 k D的重组Nb ENO蛋白,有利于进一步研究Nb ENO的功能及亚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84.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寄生而引起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疫病,深入解析Nb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对病害的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不同感病家蚕个体内的单个Nb孢子的拉曼光谱信息,应用化学计量学分析Nb孢子光谱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结果发现,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内的Nb样本可观察到几种类型的拉曼光谱,成熟Nb孢子中最为显著的拉曼峰主要来自孢内的海藻糖;通过主成分分析,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的拉曼光谱差异主要体现在海藻糖峰和脂类物质峰,而且在部分感病家蚕个体来源的Nb孢子之间,其拉曼光谱中的海藻糖和核酸、蛋白质的峰强度甚至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来自同一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还是来自不同感病家蚕个体的Nb孢子间,都有一定的异质性,利用拉曼光谱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便捷地分析微孢子虫孢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85.
《中国蜂业》2016,(4):20-24
2014年冬,浙江多地意蜂群出现大量死亡。为了探究这一突发事件的原因,我们实地察看了现场、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取样进行了病毒和微孢子虫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排除急性农药中毒和急性污染物中毒的可能性。在病毒感染率上,患病蜂群DW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蜂群,但健康蜂群BQCV的感染率却显著高于患病蜂群。在病毒多重感染水平和病毒滴度上,患病蜂群显著高于健康蜂群;同时,患病蜂群N.ceranae的感染率和感染水平都要显著高于健康蜂群。本研究提示多重病毒感染、DWV和IAPV的高病毒滴度及N.ceranae的感染和这次蜜蜂死亡事件密切相关。鉴于狄斯瓦螨在促进病毒病方面的作用,蜂螨也有可能是蜂群死亡的间接原因之一。此外,本研究同时表明,几乎所有的表面健康蜂群同时感染多种病原,健康情况堪忧。为避免类似死亡事件的发生,一方面需力求降低病原体的感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饲养管理方式促进蜜蜂的健康水平,同时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相似文献   
86.
了解犬、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情况,应用SPA-ELISA和ICT对2008-2011年间收集的北京地区137份流浪猫、186份宠物猫和763份宠物犬及其他部分省市的57份乡村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同时,提取猫及部分犬的血样DNA,分别扩增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显示,流浪猫和宠物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1%(33/137)和13.4%(25/186),宠物犬和乡村犬分别为14.5%(111/763)和24.6%(14/57),不同来源的犬或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流浪猫和宠物猫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10/137)和6.45%(12/186),宠物犬和乡村犬分别为6.06%(8/132)和10.5%(6/57),差异均不显著(P0.05)。宠物猫和流浪猫基因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65%和2.15%,差异不显著(χ2=0.22,P0.05);132份宠物犬和29份乡村犬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2%和6.90%,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虫体特异性基因检出率低于血清抗体检出率。宠物犬和宠物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7.
以一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CAYU-3菌株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的评价方法,研究了该菌株在6种农产品(大豆、大米、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培养基(去渣或留渣)以及PDA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不同农产品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培养基是否留渣,在大豆、花生培养基上,该菌株的菌丝生长紧密,菌丝量多,而在玉米、大米、小麦培养基中菌丝疏松,菌丝量少,整体生长状况较差。在产孢方面,该菌株在不同的农产品培养基上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去渣处理对该菌株产孢量有显著影响。在去渣培养基中,花生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1.79×107个孢子·cm-2);在留渣培养基中,大豆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2.87×107个孢子·cm-2)。由此看来,大豆和花生培养基较适合该菌株的产孢。试验结果还表明,大米培养基对该菌株的产孢不是很有利,无论去渣与否,大米培养基的产孢量均较低(0.24×107~0.32×107个孢子·cm-2)。  相似文献   
88.
通过筛选与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揭示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首先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P900,表达并纯化重组GP900蛋白;然后将重组GP900蛋白与MDBK细胞裂解液孵育,免疫共沉淀获得结合蛋白,质谱法分析与GP900互作的蛋白;最后用酵母双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GEX-4T-GP900表达质粒,并纯化获得大小为43 kDa的重组GP900蛋白;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到2种与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分别为膜联蛋白A2和热休克蛋白5;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GP900与以上2种蛋白均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应用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建立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二维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田间层状土壤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应用不同小区不同灌水处理的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同时对模型做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符合精度要求,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土壤条件下的水分运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30~40 cm粘土层使土壤水分运动具有很大的差异,0~30 cm变化明显,而40 cm以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变化较小. 膜下滴灌应该采取灌水量小,频度大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0.
循环冷却水系统生物粘泥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用涂刷抗菌藻涂料来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生物粘泥的方法。然后针对敞开式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特点,将自行筛选复配的高效抗菌灭藻剂配方FB-1、FB-2添加到所选涂料中进行配比试验,最终得到了抗菌藻涂料配方TUB,静态试验表明TUB效果显著,具有极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