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林业   75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91篇
  111篇
综合类   1016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61篇
畜牧兽医   173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5 毫秒
91.
了解犬、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情况,应用SPA-ELISA和ICT对2008-2011年间收集的北京地区137份流浪猫、186份宠物猫和763份宠物犬及其他部分省市的57份乡村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同时,提取猫及部分犬的血样DNA,分别扩增弓形虫和新孢子虫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显示,流浪猫和宠物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1%(33/137)和13.4%(25/186),宠物犬和乡村犬分别为14.5%(111/763)和24.6%(14/57),不同来源的犬或猫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流浪猫和宠物猫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30%(10/137)和6.45%(12/186),宠物犬和乡村犬分别为6.06%(8/132)和10.5%(6/57),差异均不显著(P0.05)。宠物猫和流浪猫基因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65%和2.15%,差异不显著(χ2=0.22,P0.05);132份宠物犬和29份乡村犬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2%和6.90%,差异显著(P0.05)。血液中虫体特异性基因检出率低于血清抗体检出率。宠物犬和宠物猫弓形虫和新孢子虫感染随着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2.
以一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CAYU-3菌株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的评价方法,研究了该菌株在6种农产品(大豆、大米、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培养基(去渣或留渣)以及PDA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不同农产品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培养基是否留渣,在大豆、花生培养基上,该菌株的菌丝生长紧密,菌丝量多,而在玉米、大米、小麦培养基中菌丝疏松,菌丝量少,整体生长状况较差。在产孢方面,该菌株在不同的农产品培养基上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去渣处理对该菌株产孢量有显著影响。在去渣培养基中,花生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1.79×107个孢子·cm-2);在留渣培养基中,大豆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2.87×107个孢子·cm-2)。由此看来,大豆和花生培养基较适合该菌株的产孢。试验结果还表明,大米培养基对该菌株的产孢不是很有利,无论去渣与否,大米培养基的产孢量均较低(0.24×107~0.32×107个孢子·cm-2)。  相似文献   
93.
通过筛选与微小隐孢子虫微线蛋白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为进一步揭示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首先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GP900,表达并纯化重组GP900蛋白;然后将重组GP900蛋白与MDBK细胞裂解液孵育,免疫共沉淀获得结合蛋白,质谱法分析与GP900互作的蛋白;最后用酵母双杂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GEX-4T-GP900表达质粒,并纯化获得大小为43 kDa的重组GP900蛋白;免疫沉淀-质谱法筛选到2种与GP900相互作用的MDBK细胞蛋白,分别为膜联蛋白A2和热休克蛋白5;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GP900与以上2种蛋白均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微小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应用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理论,建立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二维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了田间层状土壤在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应用不同小区不同灌水处理的实测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同时对模型做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符合精度要求,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土壤条件下的水分运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剖面30~40 cm粘土层使土壤水分运动具有很大的差异,0~30 cm变化明显,而40 cm以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变化较小. 膜下滴灌应该采取灌水量小,频度大的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95.
循环冷却水系统生物粘泥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用涂刷抗菌藻涂料来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生物粘泥的方法。然后针对敞开式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特点,将自行筛选复配的高效抗菌灭藻剂配方FB-1、FB-2添加到所选涂料中进行配比试验,最终得到了抗菌藻涂料配方TUB,静态试验表明TUB效果显著,具有极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为了掌握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的感染率及基因型种类的分布情况,探究其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源由,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采集长春地区8个养殖场共计538份梅花鹿粪便样品进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型分析,经PCR鉴定,测序分析、序列拼接比对以及系统进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7.84%(96/538),不同养殖场的感染率为0~47.96%;研究共发现14种基因型(BEB6、EbpC、Ⅰ、JLD-Ⅲ、JLD-Ⅸ、JLD-ⅩⅤ、JLD-ⅩⅥ、JLD-ⅩⅦ、JLD-ⅩⅧ、JLD-ⅩⅨ、JLD-ⅩⅩ、JLD-ⅩⅪ、JLD-ⅩⅫ和JLD-ⅩⅩⅢ),其中BEB6为优势基因型。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选择MS1、MS3、MS4以及MS7位点对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本进行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96份阳性样品中,共有16份阳性分离株在至少2个位点同时扩增成功,形成10个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genotypes,MLGs),相同的基因型之间存在不同亚型,表明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春地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流行病情况及基因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仅为梅花鹿毕氏肠微孢子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防控毕氏微孢子虫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提供基础数据,对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7.
98.
一株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3月,广东省某番鸭场暴发疑似副粘病毒(AP—MV)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并引发产蛋明显下降症状。解剖显著病变主要在肠道,在十二指肠、卵黄蒂附近有枣核状溃疡和出血,盲肠之间的回肠淋巴结有枣核状隆起出血,小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有典型的卵黄性腹膜炎症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偶有出血带,呼吸道气管内粘液增多或者轻微出血,初步诊断为鸭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99.
禽流感(AI)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一、禽流感病毒的分类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类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不出现任何症状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0.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GPM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王永坤等于1997年首次发现本病,并从鹅体内分离到13株鹅副粘病毒。目前,在山东、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亦有此病的发生和流行,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禽1型副粘病毒对水禽的致病力逐渐增强,鹅、鸭、企鹅、鸵鸟等不再是禽1型副粘病毒的宿主和储存库,已成为禽1型副粘病毒的易感禽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