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据说澜沧江是傣名的音译,意思是“百万大象之河”。如今,澜沧江流域的大象仅剩二三百头。人类的乱捕滥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使澜沧江徒有“百万大象”的虚名。资料显示,大规模商业性森林砍伐、基础建设、经济作物的种植、刀耕火种、薪材过度采集以及砍伐建筑用材等,已经引起  相似文献   
72.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水系发达,江河众多,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江河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高原区域江河自然地势落差较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点电源省份之一。近年来青海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建设的加速态势,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现,水生生物及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高原鱼类及渔业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渔业资源生态补偿,确保渔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对维护高原水生生  相似文献   
73.
云南兰坪地处澜沧江中上游,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多年来,兰坪县一直致力于澜沧江沿岸生态环境的改善,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作。文章分析了澜沧江沿岸植被恢复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规划,落实责任,提高科技水平,调整和完善植被恢复、加强管理等措施,旨在为澜沧江沿岸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丝尾鳠(Mystus Wyckioides Chauxet Fang),是澜沧江水系的一种土著鱼类,国内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双版纳内的南腊河、罗梭江、打洛江等支流里,体色鲜艳美观,背部为青色,体侧泛淡蓝色,逐渐转浅,至腹部为白色;各鳍色彩绝丽,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脂鳍外缘略红,尾鳍红  相似文献   
75.
千里川藏线     
1978年后,我的主要工作范围转向了举世瞩目的西藏高原,开始了此后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西藏森林生态和高原生态的探索。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此生会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我援藏的单位西藏农牧学院位于藏东  相似文献   
76.
4月29日,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科技厅和浙江省科技厅共同主持的中国云南澜沧江原生茶饮料产品鉴评会和验收会在云南省云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研究员担任鉴评会和验收会专家组主任,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茶学和食品饮料专家在考察了原料基地和生产车间,听取了产品的技术研究报告和生产情况报告后,对云南澜沧江原生茶饮料产品进行了鉴评,经认真讨论,一致通过鉴评和验收。  相似文献   
77.
在波光潋滟的澜沧江中下游,有6个自然保护区像6块绿宝石镶嵌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这里地处云南省最南端,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少有的一片绿洲,有我国大陆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有109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其中,亚洲象、兀鹫、金钱豹、印支虎等被列为世界性的濒危保护动物。在这看似平静的热带雨林内,不时还会闪动着一些行踪诡秘的人影,他们携带着枪支武器只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偷猎珍稀野生动物。偷猎分子气焰嚣张、手段凶残,犯罪活动空前激烈。武警云南省森林总队西双版纳大队与地方执法人员联手,在雨林中与偷猎分子展开了一场场生死较量。  相似文献   
78.
云南澜沧江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云南澜沧江流域1985年、2000年的景观类型转化及其景观格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高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间的相互转化较频繁;在景观尺度上,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变得较规则、简单,斑块的聚集度、连接性变好,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增加;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有利与不利影响,使各景观要素的结构与格局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高覆盖草地的景观格局与区域景观变化相一致,而疏林地、中覆盖草地、水田、建设用地的景观格局与区域景观变化相反,旱田的景观格局变化较复杂;景观要素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有80%的景观类型分布在海拔1 000~2 500 m之间,海拔2 500 m是澜沧江流域人类活动与该区景观类型的重要分界线,人类活动对澜沧江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中、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79.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山区土地覆盖及其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甘淑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1):126-128
流域整体综合开发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兼顾整体与局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的流域整体综合开发,是流域开发实践与理论演进发展得出的共识。在对国际河流进行整体综合开发研究中,解决共享淡水资源的竞争利用与冲突、控制跨境水污染与保护河道水生态系统、维护水源地的山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保护山区自然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等,成为流域合作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80.
杨劼 《云南林业》2007,28(5):26-26
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这个保护区是199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是以保护澜沧江流域中部的中山湿性常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