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7篇
  32篇
综合类   36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19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不同饵料培养基对克氏原螯虾池塘浮游藻类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周鑫  秦伟  柏爱旭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474-1480
【目的】筛选出适合克氏原螯虾养殖的新型饵料培养基,为开展池塘施肥养殖虾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不同饵料培养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鸡粪培养基、鸡粪+猪粪混合培养基)施入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每种培养基设两个重复,试验期间以视野法计数浮游藻类,并测定pH、溶解氧(DO)、氨氮、亚硝酸盐、H2S等相关水质化学指标。【结果】与其他池塘相比,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蓝藻门和裸藻门种类数明显减少,硅藻门种类数极显著增加并成为优势种群(P〈0.01);浮游藻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也均高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浮游藻类生物量方面,施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池塘的硅藻门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1.01 mg/L和44.4%,约是其他两种培养基的两倍;而裸藻门和蓝藻门的生物量及其所占比例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培养基。在水质化学指标方面,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能稳定水体pH,有效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和H2S含量。【结论】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可有效抑制有害蓝藻的繁殖,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并改善水质,在螯虾池塘养殖中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中国湖泊水库的初级生产力及其能量转化效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何志辉 《水产科学》1987,6(1):24-30
初级生产力是水域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由自养生物所合成的有机质总量,是评估水域鱼产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湖泊和水库的初级产量由浮游植物,水草和底生藻类构成,但浮游植物通常是主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深水水域水草和底生藻类微不足道,浮游植物几乎是唯一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53.
高产池塘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典球 《淡水渔业》1987,(1):20-22,44
本文测定了二口高产池塘3-10月份的浮游生物平均生物量及数量,并测出角突臂尾轮虫等4种轮虫和隐藻等4种藻类的逐月消长情况,总结出高产池塘浮游生物种群结构两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浮游藻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44口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中共鉴定藻类7门62属113种,蓝藻26种,绿藻54种,硅藻14种,裸藻11种,隐藻3种,甲藻4种,金藻1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占藻类种类数的47·8%,其次为蓝藻门占23·0%,硅藻占12·4%,裸藻占9·7%。优势种主要为蓝藻,典型优势种有螺旋藻(Spirulinasp.),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sp.),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等,其中螺旋藻的优势度平均达到50%,为主要优势种。常见的绿藻有栅藻(Scenedesmusp.),衣藻(Chlamydomonassp.),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常见的硅藻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啮蚀隐藻(C.erosa)和绿裸藻(Euglenavirdis)在虾池中比较常见。养殖池中浮游藻类的种类数平均为43±9种,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19±0·56,个体数量平均为1·45±0·87×108个/L;藻类的种类、数量及生物量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而多样性表现相反,藻类的组成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赵文 《水产学报》2004,28(2):167-174
研究了流水轮虫培育池(14^#)、静水轮虫培育池(15^#)和轮虫饵料培养池(11^#)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特别是超微藻类对浮游植物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在14^#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3.7%、82.9%和13.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3.6%、66.0%和20.4%。在11^#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5%、16.1%和79.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9.0%、78.9%和12.1%。在15^#池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7%、22.3%和73.0%。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2.4%、60.8%和27.8%。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主要是由微型藻类提供,占总量的60.8%~78.9%,在轮虫培育池生态系统中微型藻类是主要生产者。  相似文献   
56.
(2)轮虫、蒙古裸腹蚤的培养:培养池为常用水泥池,24小时连续充气,充气量以轮虫、蒙古裸腹蚤不因缺氧而浮于水面为宜。每天投喂适量酵母和小球藻液,轮虫培养每天投喂酵母量为0.005克/万个,分4~6次投喂;蒙古裸腹蚤投喂酵母量为1~2毫克/升,分3次投喂;每天换水20%,换水后添加小球  相似文献   
57.
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2005—2006年,在大连旅顺沿海进行了虾夷扇贝海区采苗试验。试验结果为:2005年月亮湾海区采苗密度,第1批为231枚/袋,第2批为423枚/袋;2006年月亮湾海区采苗密度为242枚/袋,董砣子海区为456枚/袋。生殖腺指数等调查结果表明,长海县各海区虾夷扇贝开始产卵时间在3月末4月初。虾夷扇贝浮游幼虫附着高峰期出现在5月底。  相似文献   
58.
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海洋生物技术为我国渔业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本文综述了近期来海洋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点对转基因技术,染色体操作,水产动物性别控制,藻类育种工程,鱼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以及海洋自然产物与药物的开发进行了评述,并对海洋生物技术在不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正近年来,辽宁省根据当地实际,大力倡导"低碳、环保、高效、健康"的养殖理念,综合运用生态与环保技术,积极探索"生态环保型养猪模式",有效地解决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生态循环及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养猪污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化",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特将三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的生态环保型养猪模式推介给大  相似文献   
60.
出生后早期仔猪死亡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测定了在母猪日粮中添加藻类对仔猪存活的影响。根据母猪产次、活重和以前的窝产仔记录,将60头母猪(平均产次4.7)进行3×2因子安排的6种处理,比较妊娠后4周和哺乳期中3种来源于藻类DHA含量水平(0%、0.03%和0.3%DHA)和两种饲养方式(产仔箱和产仔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