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41.
花生脂肪酸成分中80%以上为油酸和亚油酸,二者均属有益脂肪酸,高油酸含量是花生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借助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可提高高油酸花品种的育种效率。为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从高油酸花生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高油酸性状的遗传机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回交育种系统结合的高油酸化遗传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42.
为快速筛选抗病性强的高油酸油菜品种,本研究以20个高油酸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材料的抗病情况,并通过RT-qPCR测定经miRNA测序筛选得到的与抗病相关基因HSP90和ATG3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其与病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高油酸油菜品系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差异极显著;HSP90基因从苗期至花期表达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角果期有先升高后降低和逐渐升高2种表达模式;ATG3基因从苗期至花期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角果期表达模式与HSP90基因相同。用HSP90基因在花期-叶中表达量≥1.5倍内参时进行抗病材料筛选,有95%的准确率;用ATG3基因在花期-叶中表达量≥1.8倍内参时进行抗病材料筛选,有80%的准确率,此外,也可用HSP90在花期-叶结合ATG3在五~六叶期-叶中表达情况进行预测,有80%的准确率。本研究结果为高油酸油菜抗病材料的早期筛选和油酸油菜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花育963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高含糖量普通油酸含量花生06-I8B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突变体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抗青枯病、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3~2015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比试验,子仁平均产量3 446.80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33平均增产4.31%;油酸含量80.1%,油亚比为25.0。花育963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505029),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 37037〕。  相似文献   
45.
“宁国山核桃1号”是从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抗病性新品种。2020年2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褐色,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5.11 g,壳薄;果实横径3.29 cm,纵径3.38 cm,壳厚0.3 cm;平均鲜出籽率32.2%,干出籽率23.2%,干籽出仁率47.8%;种仁含脂肪65.9%,粗蛋白7.84 mg/g,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73.1%,亚油酸含量18.2%。  相似文献   
46.
采用异辛烷溶剂对随机挑选的15种品牌葵花籽油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处理后的油脂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的葵花籽油呈高油酸趋势,符合新标准范围。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不同发育时间蓖麻种子中各种脂肪酸的动态变化,分析蓖麻油酸与种子中其他脂肪酸成分的关系,采用索氏提取法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发育时间"2129"蓖麻种子中各种成分的绝对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蓖麻种子形成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40 d后趋于稳定;饱和脂肪酸大多在20 d时含量达到最高,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或检测不到,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酸以蓖麻油酸为主要组分。将脂肪酸积累分为积累初期、快速积累期和稳定积累期3个阶段。在授粉后40 d时种子达到物质积累和发育的分界点,60 d时种子成熟,脂肪酸含量稳定。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了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技术:利用高磷化肥做底肥和种子包衣技术,提高高油酸花生种子耐低温能力;开花期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生育后期叶面喷施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钾是高油酸花生耐低温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总结了高油酸花生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注意事项等技术。  相似文献   
49.
50.
镉污染严重着威胁农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抗镉减毒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目前缺乏高效的抗镉药物及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本实验借助Lorke法为基础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析方法,检测了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等不同潜在的抗镉化合物的减毒作用。通过改良后的Lorke法测定不同抗镉药物对小鼠的径口镉LD50的影响。结果显示,与200mg/kg维生素C相比,在灌胃200mg/kg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能够减轻镉的毒性,提高镉的LD50。对照的LD50由140-160mg/kg分别上升至300-320mg/kg(油酸组),280-300mg/kg(化香树果序组)和320-340mg/kg(黄连素组)。以上结果表明,以Lorke法为基础的LD50分析方法,能够评价出油酸、化香树果序、黄连素的减镉毒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同时证明了相同剂量下黄连素效果要优于油酸、优于化香树果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