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原代培养肝细胞为模型,测定了油酸对鹅肝细胞活性、三酰甘油(TG)含量、脂滴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油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PARα)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0.5 mmol/L的油酸能增强肝细胞活性,而1.5 mmol/L油酸对肝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添加不同浓度油酸都能诱导鹅肝细胞TG含量和脂滴增多,其中1.0 mmol/L的油酸作用最明显.0.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油酸都能提高PPARα mRNA水平;而0.5 mmol/L和1.0 mmol/L油酸均能提高TNFα基因表达,但1.5 mmol/L油酸对TNFα mRNA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表明PPARα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对维持鹅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FAD2为参考序列,通过BLAST进行同源序列比对,获得FAD2基因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白菜(Brassica rapa)和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中的同源拷贝。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的组成、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水性和疏水性、蛋白质二三级结构、保守结构域,并对FAD2基因编辑靶点进行预测及sgRNA设计。在白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获得2条FAD2基因同源蛋白质序列;亚细胞定位显示这些AtFAD2同源蛋白质均位于内质网,肽链表现为疏水性、比较稳定;蛋白质序列二三级结构预测表明,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组成成分;蛋白质序列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FAD2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属于Membrane-FADS-like超家族,且含PLN02505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显示,甘蓝型油菜和白菜、甘蓝以及芥菜型油菜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点分析发现,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中存在10段高度保守性序列可作为候选靶点,并设计出相应的sgRNA。  相似文献   
23.
24.
营养液条件下油酸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油酸水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直接影响。与对照相比,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等表明,油酸10μL/L水平对黄瓜生长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而油酸水平为100,500,1000μL/L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其中,1000μL/L水平中黄瓜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试验还表明,油酸对黄瓜幼苗没有表现出直接的生长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25.
26.
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材料的正反交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个高油酸品系和4个常规(低含量型)油酸品系为亲本材料,通过正反交试验,用FOSS近红外分析仪测定油酸含量,初步分析了甘蓝型油菜中突变产生的高油酸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稳定;高油酸含量在正交组合F1代种子中表现,且其高油酸含量介于常规亲本油酸含量与高油酸亲本油酸含量均值之间;甘蓝型油菜的高油酸特性由显性多基因控制,并具有累加作用,不受母性遗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川红一号、简阳红花以及来自32个国家的共48份红花材料种子含油率及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籽油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法国的PI253529的种子含油率最高,分别达32.68%和31.60%。来自加拿大的PI559909和奥地利的PI253518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3.79%和81.67%。孟加拉国的PI401479油酸含量最高,达53.10%。综合单株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和亚油酸油酸含量等几个重要指标,发现以加拿大PI559909和匈牙利的PI312275表现较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种子含油率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与花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偏相关。油酸的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和负偏相关。亚油酸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亚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棕榈酸含量分别与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油酸含量则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偏相关。  相似文献   
28.
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多基因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8087 × 8108的P1、P2、F1、B1、B2和F2 等6个世代种子油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组合油酸含量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遗传;(2)该杂交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油酸含量主基因遗传力为43.83 %~94.71%,多基因遗传力为0.65 %~30.85 %,表明该组合油酸含量是由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3)油酸含量以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比较小.  相似文献   
29.
棉花FAD 2-1基因的克隆及其ihpRNA和ami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棉花△-12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GhFAD2-1)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含有1158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棉花FAD2-1是种子中编码催化油酸形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关键酶的基因,选取GhFAD2-1基因中的一段特异的515 bp片段,构建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调控的ihpRNA干扰表达载体pFGC1008-NAPIN-FAD2-1,同时构建了针对GhFAD2-1基因的人工miRNA表达载体pCAMBIA1302- amiRNA-FAD2-1。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评价日粮中添加含有不同脂肪酸成分的未保护的植物油或植物油商业抗氧化剂( Agrado)的混合物对奶牛的生产性能、乳脂脂肪酸成分及乳脂降低的影响.24头经产荷斯坦奶牛通过产奶量高低分为Agrado添加组、Agrado不添加组,抗氧化剂处理作为试验的主区.每个固定效应的处理组(高产奶量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添加抗氧化剂、低产奶量组奶牛日粮中添加及不加抗氧化剂)中的6头奶牛作为拉丁方设计中21 d的裂区设计.试验拉丁方设计中裂区的日粮处理组的6头奶牛饲喂无油类添加的日粮作为对照组(control),日粮中添加5% DM的棕榈油(PO)或含高油酸的红花油(OSAF)或含高亚油酸的红花油(LSAF)或亚麻籽(LNSD)或玉米(CO).添加的油类替换全混合日粮中的玉米淀粉;所有处理组的日粮各营养成分如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当,日粮中含有41.2%的苜蓿、18.3%玉米青贮、和40.5%精料混合物(均以干物质含量为基础).饲喂抗氧化剂Agrado不会影响乳产量、乳脂和乳蛋白产量及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添加植物油较对照组而言,动物的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差异.但PO组的乳脂含量及乳脂中中短链脂肪酸(C<16)的比例及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喂棕榈油能有效的维持乳脂产量(1.18 kg/d)及含量(3.44%).然而,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组(CO和LSA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乳脂产量(0.98、0.86和1.14 kg/d)和乳脂浓度(3.05%、2.83%和3.41%).OSAF和LNSD组的奶牛的生产性能相似说明油酸和亚油酸对乳脂降低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