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50篇
  免费   2137篇
  国内免费   3093篇
林业   9070篇
农学   3643篇
基础科学   10700篇
  5891篇
综合类   32654篇
农作物   2178篇
水产渔业   3835篇
畜牧兽医   12012篇
园艺   4036篇
植物保护   1861篇
  2024年   530篇
  2023年   1839篇
  2022年   1782篇
  2021年   1963篇
  2020年   1986篇
  2019年   2291篇
  2018年   1087篇
  2017年   2113篇
  2016年   2341篇
  2015年   2702篇
  2014年   4669篇
  2013年   4351篇
  2012年   5418篇
  2011年   5383篇
  2010年   4917篇
  2009年   5053篇
  2008年   5346篇
  2007年   4799篇
  2006年   4204篇
  2005年   3829篇
  2004年   3115篇
  2003年   2801篇
  2002年   2103篇
  2001年   1900篇
  2000年   1427篇
  1999年   1045篇
  1998年   951篇
  1997年   848篇
  1996年   755篇
  1995年   756篇
  1994年   646篇
  1993年   515篇
  1992年   493篇
  1991年   449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369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57年   15篇
  1956年   13篇
  195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态公益林不仅对国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推动经济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广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西林业部门已经全国各地的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2.
以不同栽培代数的木麻黄(第1代FCP、第2代SCP、第3代TCP)根际土壤为试验材料,运用BIOLOG微平板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分析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多代连栽响应。结果表明,不同代数的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连栽后木麻黄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显著下降。在6类碳源中,除胺类外,其他5种碳源均呈现FCP>SCP>TCP。PLFA分析共检测到11种PLFA生物标记,FCP土壤微生物PLFA生物标记总量明显高于SCP和TCP,3个代数土壤中含量最高的PLFA生物标记是i16:0、a15:0和18:1ω9c。土壤中特征微生物含量差异明显,细菌分布量最大,其次是真菌和放线菌。随栽植代数增加,细菌含量减少,真菌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呈现FCP>TCP>SCP,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密切相关。可见木麻黄连栽显著影响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因此根际土壤微生态失衡可能是导致木麻黄连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25.
土壤中全量化学元素既是植物矿质营养的源泉,又是全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含量多少对分析土壤形成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文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PE ICP-OES)分析测定了沙地沙漠固沙林植被下苔藓结皮层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苔藓结皮层SiO_2平均含量为60.77%,其它全量化学元素组成(SiO_2除外)含量均高于流动沙土;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以及苔藓结皮不断积累更多的细颗粒物质,苔藓结皮层SiO_2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而其它全量化学元素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苔藓结皮层硅铁铝率低于对照流动沙土,且随着固沙林时间的增加,硅铁铝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大气降尘中的全量化学元素组成含量以及硅铁铝率均高于苔藓结皮层和流动沙土。风沙环境下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对改善风沙土矿物质元素含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为评价氨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参照国家标准GB/T 31270-2014的要求,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氨唑草酮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水解特性、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挥发特性,以及在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氨唑草酮在25 ℃时,在pH值为4或7的缓冲液中水解半衰期均长于365 d,在pH值为9的缓冲液中水解半衰期为90.0 d,属于难水解至中等水解农药。在20~25 ℃、气体流速500 mL·min-1的条件下,氨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农药。氨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京杭大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08 d和630 d,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8 d和990 d,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难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28.
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7,(11):141-144
应激是动物对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的一切内外环境因素所作出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而应激诱导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能保护机体免受应激原所造成的伤害。随着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其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对提高动物的抗逆性和更好地激发动物潜在的经济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哺乳动物热休克蛋白的研究成果及目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热休克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9.
《畜牧与兽医》2017,(1):61-64
为建立1株猪源2009/H1N1流感病毒A/swine/Heilongjiang/44/2009(HLJ44)的反向遗传系统,利用双向表达质粒p HW2000,分别构建了该病毒株8个基因节段的重组质粒,将其共转染于293T和MDCK混合培养的细胞,拯救出重组病毒R-HLJ44。测序结果表明,R-HLJ44与亲本病毒HLJ44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二者在细胞上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抗原性未发生变化;分别以106TCID50的剂量鼻腔感染BALB/c小鼠,结果显示R-HLJ44与亲本HLJ44在小鼠脏器中的复制滴度也基本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拯救的重组病毒保持了与亲本病毒一致的生物学特性。该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及新型疫苗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摘 要:本文以萘乙酸和“青皮软籽”石榴插穗为试材,按照物质质量比河沙:育苗基质 :壤土=2:1:1配制基质,设置萘乙酸40、80、160、320和640 mg/L 5个有效成分剂量进行扦插育苗试验。通过测定药后30d石榴插穗发芽率和死亡率情况,药后210d新梢长度、鲜重、干重、干鲜比及根数、长度、生根率、须根发达程度,并对石榴插穗成苗率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萘乙酸处理与石榴插穗参数的相关性,以期为石榴扦插育苗中萘乙酸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通过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发现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 mg/L处理,各生物学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比较试验结果及成本等因素,推荐采用萘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80~160 mg/L处理石榴插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