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96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李连祥 《水产学报》1980,4(2):179-196
团头鲂血居吸虫病是1965年和1973年先后在湖北省浠水县鱼池发现。1.0—1.5寸大的鱼种往往因患此病而死亡。其病原体是文献中未报导过的两种血居吸虫,并一种命名为鲂血居吸虫新种Sanguinicola megalogramae sp.nov.另一种暂列为血居吸虫未定种Sanguincolasp。 较详细地观察和记述了鲂血居吸虫成虫的形态、生态,以及卵、毛蚴、尾蚴等的形态和发育情况。查清了鲂血居吸虫的中间宿主是一种扁卷螺——白旋螺 Gyraulus albus Muller,还进行了尾蚴对鱼苗的感染试验。 解剖材料表明:鲂血居吸虫在排卵季节(当年7—9月;翌年4-5月),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心脏的动脉球内,其卵可随血液流至身体各部,但主要是到达鳃和肾。 通过组织病理观察,了解到由于大量虫卵充塞鳃小片造成机械损伤,阻碍鱼的气体交换,致使鱼苗或夏花鱼种窒息致死。每当鱼池中有大量尾蚴,在同一时间内有6—8个尾蚴侵入,鱼苗就出现畸形或死亡。 经过防治试验,提出消除中间宿主——白旋螺和杀灭鱼池中的尾蚴等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2.
经济的配合饵料饲养草鱼和团头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和团头鲂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在传统养殖方法中,草鱼常作为主养对象,给以草类饲料,故成本低,饲养问题较易解决。但对于缺乏草类或草源不足的地区,养殖也有困难。团头鲂虽为优良品种,但仅作为养殖的搭配品种,因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淡水渔业》1975,(5):22-22
我场于1974年催情团头鲂30组,人工授精脱粘孵化,产卵155万粒,下塘鱼苗108.5万尾,脱粘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4.
池塘主养“团头鲂浦江一号”高产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由于亲鱼长期近亲交配,优良经济性状减退。“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国家级育种专家李思发先生十几年人工定向选育的优良新品种。该品种以湖北省淤泥湖的团头鲂原种为奠基群体,采用传统的人工定向群体选育。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国家级水产养殖良种推广新品种。2002年4月1日,我场从上海水产大学浦江一号选育基地引进浦江一号鱼种,经过96d养殖,比对照池增产30%,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池塘主养匙吻鲟商品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库坝下0.4hm^2、水深2.5m的池塘中,开展以匙吻鲟为主,配养鲢、草鱼、青鱼、团头鲂的养鱼试验。匙吻鲟饵料系数为2,饵料成本占生产成本48%,匙吻鲟单产超过3000kg/hm^2,投入产出比1:2。  相似文献   
46.
团头鲂成鱼养殖技术陈道印(国营南昌县莲塘水产场330200)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捕、抗病力强,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等优点。目前,市场需要量大,价格稳中有升,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大力推广养殖团头...  相似文献   
47.
淤泥湖团头鲂与梁子湖团头鲂杂交子一代的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在家养条件下连续传代会引起经济性状指标下降。本试验通过原种选优,以优配优的杂交组合,得出淤泥湖团头鲂与梁子湖团头鲂杂交子一代和回交子代。经饲养观察,证明杂交子一代和回交子代都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含肉率和粗蛋白含量相对增高,经济性状较亲本更好。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与亲本存在着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8.
万全 《水利渔业》1991,(1):33-34
皖东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团头鲂售价优于鲤鱼。1989年我区试用网箱养鲂2.1亩共56只箱,采取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精、青结合的技术路线,取得了平均亩毛产20813kg的效果。其中城关村设置在城西水库的6只箱生产成鱼5139.2kg,单产34.3kg/m~2,总投入20056.58元,收入36889.18元,投入产出比1:1839,群体增重6.2倍。  相似文献   
49.
诸城市石门水库属中型山区水库,常年养鱼面积100hm^2,最大水深14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发展网箱养鱼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优势,提高水库渔业养殖的综合效益,我们于2003年在水库中进行了网箱养殖团头鲂试验。  相似文献   
50.
团头鲂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北方地区其养殖周期通常为三年,为缩短养殖周期,将三年上市改为两年上市,必须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即是夏花当年培育成规格12~15cm、体重30克以上的鱼种。要获得团头鲂高产和大规格须掌握其养殖技术。现介绍以团头鲂为主的大规格一龄鱼种高产培育方法。 1.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团头鲂夏花入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